分段閱讀_第 484 章
容扭曲了幾秒,咬牙道:“去!” 張思毅一聲感嘆,大麻煩被大妖孽收了,他的世界真正清靜了。 僅剩二十天申請時間,白天的工作不能松懈,晚上加完班到八點后才能回家,還要準備申請資料,張思毅陷入了一段前所未有的磨難期。 寫申請信,準備個人作品集,還要在pedr*補齊一年半的工作經驗,張思毅每天的睡眠時間被壓縮到了四個小時,比當年高考、考雅思出國、本科畢設期的任何階段壓力都大。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顧逍在他身邊,不僅身為上司、男朋友,顧逍還是一個持有執照的獨立建筑師,給張思毅記錄pedr的過程一路開綠燈,連推薦信都輕輕松松就可獲得。 這個過程中,張思毅仿佛體會到了虞蕊靠找男朋友一步步往上爬的快感。(=_=) 當然,他們是不一樣的,至少顧逍在pedr上對張思毅的點評以及為他寫的推薦信完全從他本人能力出發,實事求是,除了必要的修飾詞和推薦詞,絕無夸張。 因為夸大并沒有什么好處,英國大學寬進嚴出,尤其是張思毅所選的part2院校,就算進去了,靠渾水摸魚和名不副實的能力也會被立即刷掉,和那種賣一年制學位純賺學費的專業截然不同。 而張思毅也的確在這一年半內靠自己的努力提升了許多,只要按部就班地備齊申請資料,不出岔子,abc三所大學中至少有一所是囊中之物。 至于他想碰碰運氣的a大,如果準備充分了仍然沒能申請上,就說明院方不認為以他目前的能力能夠跟得上學業進度,那就算硬擠進去了也只是白耗學費罷了,對這方面張思毅的心態擺得很好。 不過,在制作申請用的作品集時,張思毅又遇到了問題——他所選的三所大學尤其是a大卻格外注重設計者在設計時的推敲和思考過程,然而工作以來,張思毅雖然實打實地參與了不少項目,但項目風格大多是國內偏經濟型的,投資少、周期短、樣子還不怎么好看,最致命的就是沒有什么深刻的過程。 張思毅翻了半天,都沒翻出幾個能代表自己目前思想深度的作品,但他又沒那個時間去專門做一個新的作品。 和顧逍討論后,顧逍建議他除了準備作品集,索xing寫一篇詳細的個人陳述,實事求是地闡述一番自己在這一年工作中對建筑設計本身的反思。 寫文章是張思毅的弱項,他現在設計能力不錯,也在顧逍的指引下陸陸續續讀了不少書,但動筆寫作仍然是最頭疼的事,先前念本科時,一些涉及寫論文的課程都是拖他后腿的。 苦惱之下,張思毅靈光一現想到了蘇源,蘇源寫這種文章可是老手,不如向她討教討教? 之前蘇源說想請他和顧逍吃飯,可張思毅很快出了差,回來后也忙得抽不開身,對方幾次發來微信,張思毅一直沒時間,現在是不得已求助,總算有了見面的機會。 打了電話,張思毅約蘇源第二天晚上在市中心見面,順便提到了自己的請求,問她有沒有空幫忙。 蘇源道:“你還跟我這么客氣?一句話的事!” 次日下班后,張思毅帶著顧逍前往赴約,再次見到蘇源,只見對方臉上化了淡妝,剪了新的頭發,看上去神采奕奕、干練又知xing,和兩個月前已大不一樣。 蘇源落落大方地跟顧逍握了手,道了謝,落座后將這兩個月發生的事娓娓道來。 原來顧逍將她推薦給梁學英后,梁學英也在第一時間給蘇源打了電話,熱情地邀請她去他們公司。 蘇源在國內建筑行業碰了一年半的壁,一直掙扎在底層,只覺得外面的世界也和她所處的環境差不多,連跳槽都沒有勇氣,何曾有過同行公司老總親自打電話遞橄欖枝的待遇? 她感動不已,二話不說向原公司遞了辭呈,休整了一星期,搬家到新公司附近,開始了新的工作。 和張思毅當初在電話里承諾的一樣,梁學英的事務所不但不需要無止境地加班,因為規模小,同事之間和諧友愛,老板下屬打成一片,和蘇源先前的環境簡直天差地別。 之后,她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