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79 章
么在這兒?發生了什么事?” “我一直都在這里,等待著你?!毙l恒柔聲道。 “我們剛才不是還在湖邊嗎?我昏過去了?”只不過跑了幾步,俞少清便氣喘吁吁。 “想起你是誰了嗎?” “這還用得著問?我又沒失憶!我是俞少清啊……” 他伸手去抓衛恒,手臂卻徑直穿過了衛恒的身體,沒有受到任何阻礙,輕松得仿佛穿過一團空氣! 衛恒的身體變成半透明狀,透過他,俞少清能看到自己的手臂。 這個衛恒居然是個全息影像?這是什么luo眼3d黑科技? 霎時間,大腦中的閥門打開了,無數記憶的碎片如決堤洪水般涌進來,沖擊著他的意識。 起航的方舟。爭吵。不可調和的矛盾。集會。叛變。戰斗。尸體。孤獨的科學家。陷入瓶頸的研究。冰冷的絕望。 俞少清覺得自己像做了一場漫長的夢,夢醒后分不清自己身在何方。就像古代的莊子,是蝴蝶夢見了莊生,還是莊生夢見了蝴蝶? 在這比海嘯更強烈的沖擊之下,兩種人生轟然并立。 一邊是活在21世紀初葉的他,經歷過人工智能天樞的叛變,在朋友與戀人的幫助下,總算擊敗了那個妄圖統治人類的瘋狂ai。他回顧這段人生的記憶,追根溯源,發現一切都起始于那個白雪紛飛的平安夜,他擦去窗上的霧氣,望見外面簌簌落雪。 另一邊則是…… 俞少清發出痛苦的哀嚎,抱著腦袋跪倒在衛恒腳下。 “我是……我是……” 衛恒憐憫地望著他,卻沒有任何動作。他也無法做出任何實質xing的動作,因為他只是一個無形無質的全息影像。 “想起來了嗎?” “我是……俞少清!我是‘方舟1097’的隨行科學家!但是……但是……” 俞少清遍體生寒,淚水卻止不住地流了出來。 “……我不是應該已經死了嗎?” (本章內容和序章接軌,揭秘篇開始,按時間順序敘述) 第35章 方舟 公元2050年,如果你站在月球軌道電梯的盡頭觀賞地球,將會看到人類歷史上無與lun比的壯觀景象:近地軌道太空港的外殼不斷開合,兩千艘殖民星艦陸續起飛。它們承載著延續人類種族與文明的重大責任,如同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散,將把人類的火種帶到茫茫宇宙的每個角落。 “方舟計劃”,時人是如此稱呼這個偉大之舉的。這個名字取自人類的一支古老神話。但是在今人看來,這更像是生物的本能舉動。地球上許多植物在感到危機時會努力將自己的種子散播出去,以最大限度延續自己的基因?!胺街塾媱潯钡哪康囊舱侨绱?。 在地球已然不適宜居住的今天,人類窮盡最后的資源建造了兩千艘“方舟”,載著超過五萬人,和包括人類基因在內的龐大生物基因庫,各類農業和輕重工業機械,以及以百科全書形式保存的人類智慧精華,航向地球周圍的兩千顆恒星,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新家園。 最近的恒星是距離地球約4光年的半人馬座α子星——比鄰星。最遠的則是距離地球約124光年的大熊座α——天樞星。 “方舟1097”是最后一批起飛的殖民星艦,配備了最為先進的系統,既掌管整艘飛船的超級人工智能。 俞少清作為該人工智能的設計者登上了方舟1097,身份是隨行科學家,在星艦上的任務除了隨時監控和調整人工智能外,還要與其他科學家配合進行科學研究,畢竟待在旅程中的時間不能白白浪費,在這種沒有外物干擾的環境里做科研最為合適不過了。 俞少清給他的人工智能起名“衛恒”。他的國家一直存在著用星星為超級計算機命名的習慣,比如“銀河”、“天河”、“星河”。輪到人工智能時也延續了這項優良傳統。俞少清取“恒星與衛星”的意思,將他的人工智能命名為“衛恒”。這個名字在他的母語中聽起來更像人名。 在其他隨行科學家眼里,俞少清是個十足的怪人。他和他的人工智能太過親密,到了宣稱愛慕彼此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