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天魁 永不絕望的信念
    “小友找老道有何事?”    坦然就座,張角開門見山。    楚江并沒有急著回答。    車夫小言子已經將馬車中的酒具拿了出來。    接過小言子手中的酒具,楚江倒了兩杯酒,一杯遞給張角,一杯留給自己。    接過楚江手中的那盞酒,張角眼中閃過一絲贊嘆。別的不說,眼前少年的心性便足以讓人驚訝。    這般耐得住性子的少年,他上一次見的時候,是多久之前了?    看到張角接過了酒,楚江把酒壺又遞給了一邊的小言子,這才開口道:“江只是想見道長一面?!闭f完,似乎是覺得有些突兀,楚江又解釋道:“接下來江恐怕不會輕易離開洛陽了,因此見道長的機會,恐怕就只有這一次了。像道長這般人物,如果未曾見過一面的話,未免有些可惜,因此,江特意來見一見道長?!?/br>    楚江并沒有說謊,他的確只是想見一見張角。    正如他所說,對于這位太平道的領袖,黃巾起義的領導者,如果穿越三國一趟卻沒有親眼見過,未免會有些遺憾。    “哦?”張角微微訝然。    不過,他并沒有問楚江如何知道自己身份的這種愚蠢的問題,他只是反問道:“小友為何這般篤定日后就沒有見到老道的機會了呢?說不定不久之后,老道就會再次來到洛陽呢?!?/br>    楚江自然是明白張角的意思,他相信張角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張角所說的再次來到洛陽,自然不會是像今日這般獨身一人。他所說的,乃是在他計劃中的,起事之后,領軍直插洛陽,然后里應外合,直接拿下這座大漢的帝都,之后再以洛陽為中心,扛過大漢和天下世家的反撲,最終平定天下。    而楚江的意思,顯然是并不看好張角的起義能夠成功。    不過楚江也并沒有和張角辯論的意思,他只是輕嘆道:“這天下,現在終究還是漢室的天下?!?/br>    然而,聽到楚江這么說,張角卻是正色道:“小友此言老道卻是無法茍同。這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br>    楚江看著張角,眼中閃過一絲可惜。    然后,沒等張角想明白楚江眼中的意味,楚江便開口道:“這倒也沒錯?!?/br>    張角不禁訝然,他沒有想到居然會有人認同自己的觀點,然而沒等張角說什么,楚江便繼續道。    “然而......”    “然而什么?”    “道長口中的天下人,在漢室和世家面前,現在還是太過弱小了?!?/br>    張角沉默了。    楚江說的并沒有錯。    和綿延千年的世家,以及延續四百載的漢室相比,天下百姓的力量,還是太弱了,弱到迄今為止真正為百姓著想的賢才,根本沒有幾個是出自這天下百姓之中。    就連他張角自己,也并非出身平民。    百姓之中,可以說根本沒有足以讓賢才成長的土壤。    “然而總是要搏一搏的?!睆埥堑?。    “即使希望再渺茫,總歸要搏一搏。爭了,還有一絲機會,如果不爭,那就真的連一絲機會都沒有了?!?/br>    “況且,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有機會的一次了?!?/br>    “雖然說,這所謂的機會,只是天下世家和漢室的博弈,但是,總好過一絲機會都沒有,不是嗎?”    楚江看著張角,此刻張角身上的光芒,是如此的耀眼。    楚江沒有再說什么,他拿過小言子手中的酒壺,給自己倒了一杯,又給張角倒了一杯。    “江敬道長?!?/br>    喝罷杯中的酒,張角站了起來。    “好了,雖然不知小友是誰,但是老道和小友倒也算是相談甚歡。不過,老道該走了?!?/br>    楚江也站了起來。    “若是道長失敗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江會給他們一條生路?!?/br>    聞言,正要轉身離開的張角微微一頓,不過隨即便笑道:“那就先謝過小友了。不過,老道卻是覺得,你我還會在洛陽再見的。屆時小友若是愿意,老道隨時給小友留一個位子?!?/br>    楚江搖了搖頭:“如果真能在洛陽見到道長的話,為道長效力又有何妨?”    無論是楚江自己的判斷,還是平行世界的那一段歷史,楚江都看不到黃巾成功的希望。    張角沒有再說什么。    他甚至沒有把楚江的話放在心上。    因為楚江所說的一切他都清楚,他很明白自己成功的機會機會沒有。    但是,即使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他都是會去搏一搏的。    就像他之前說的,爭一爭,還有一線希望,如果不爭,那就是一線希望都沒有。    楚江看著張角遠去的背影,在他的視野中,張角身后的星斗宛如皓月般耀眼。    那是象征著永不絕望的信念的天魁星。    身負天下萬民信念的張角,其天命的力量在萬民信念的加持下已經達到了一個難以想象的高度,甚至于,就算是楚江前世最巔峰的時刻都不敢輕言能勝現在的張角。    只是,張角雖強,但是黃巾之中卻沒有足以映襯其光輝的群星。    張角走上的注定是一條獨戰天下的道路。    只是,一人獨戰天下,縱然能占得一時上風......    輕輕搖了搖頭,縱然楚江心中有著自己的謀算,但是看到此刻的張角,也不得不說一句可惜了。    轉身上了馬車,楚江對著車夫小言子淡淡道:“回去吧?!?/br>    他只是來見張角一面,見識一下這位身負天下萬民信念的大賢良師究竟是什么樣的一個人。    現在,見也見過了,也該回去了。    不過,雖然只是想來見見張角,但是楚江也是順手埋下了一個伏筆。    日后收降黃巾的伏筆。    黃巾起義雖然以張角身死,起義失敗而告終,但是,在張角死后,天下黃巾卻依舊殘余著極為可觀的力量。歷史上曹cao就是靠接收青州黃巾的菁華才徹底發家的。    可以說,對于漢室之外的任何一方勢力來說,無論是誰,黃巾殘余的力量如果能夠收攏都是一股極大地助力。因此,楚江才會對張角說出那番如果張角失敗,他會在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黃巾留一條活路的話來。    屆時只要張角提及過此事,日后楚江如果有機會收攏黃巾的話,這都會成為一股極大地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