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巖邑也!
第二天,未及午時,大軍前鋒便抵達制邑。 提起制邑,或許知曉的人不多,但是說起他的另一個名字,想必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那就是虎牢關。 中,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皆是發生在虎牢關。 秦王李世民生擒竇建德也是發生在虎牢關。 據記載“虎牢為東西之綰轂,玉門為南北之咽喉。兩崖壁立,一線羊腸,俯侵大河,仰逼重險,有一夫當關,萬夫莫近之勢,所謂一舉足而關天下之輕重,為自古有天下者所必爭”。 虎牢關之得名,源于周穆王曾經在此地牢虎。 歷史上的虎牢城曾七易其址,制邑應該算是最早的一處。 制邑原本屬于東虢國,東虢國滅,地入于鄭,從此成為鄭國一個極為險要的關隘。 鄭莊公剛繼位時,武姜就曾請求將制邑分封給共叔段,被鄭莊公給拒絕了。 鄭莊公寧愿將大于新鄭,且是自己原來封地的京城封給共叔段,也不愿將制邑分封,由此可見制邑對于鄭國的重要性。 看著眼前依山而建,扼據要沖的制邑,鄭忽不由自主的感嘆一句“真天下雄關也!” 暇叔盈也道“世子之言是也,此雄關,真我鄭之寶也!” 祭仲聞言,卻道“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商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br> “且制邑,虢公之故土也,虢公不修仁義,其民不附,是以鄭有之,今世子若不修德而恃險,鄭其步虢之后乎!” 鄭忽面色一肅,稍整衣冠,十分鄭重的對祭仲行禮道“謹受教!” 暇叔盈亦言受教。 祭仲很滿意的輕捋胡須,一副孺子可教的欣慰模樣。 其實,原本鄭忽只是單純的感嘆一句,并沒有什么恃險的想法。 但奈何此時的大臣,尤其像祭仲這種大臣,只要國君或者世子有一點不對的想法冒頭,他們就免不了要勸諫一番,力圖將任何可能危害到國家的念頭扼殺在萌芽里。 在這種情況下,鄭忽也不能強辯,痛痛快快的認栽,是最明智的選擇。 “入城!” 隨著鄭忽一聲令下,大軍緩緩開進城中。 兩天的急行,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不過,這卻并非是結束,反而只是剛剛開始。 入城后,鄭忽下達的第一個命令就是,士卒扎營后即刻安歇,不至天黑不得出營半步,敢有違令者斬! 同時又讓制守多備熱湯,送往各營中。 之后,鄭忽又與祭仲一道親往各營里巡查,安撫士卒情緒,查其有無傷病者,令人醫治。 巡查了大半天的時間,鄭忽這才和祭仲一起回到中軍大營。 此時,暇叔盈和祝聃等人已經在中軍大營中等候。 “見過世子,見過祭大夫!”二人同時行禮道。 鄭忽和祭仲回禮。 接下來,他們要討論晚上的出兵問題。 八千人的大軍不可能一次全部渡河,雖說是夜晚,但是動靜太大,也容易引人注意。 且溫邑距離黃河也還有一段距離,八千大軍渡河行軍,達不到奇襲的效果。 鄭忽命人奉上堪輿,鋪在地上,解開腰間的佩劍,以劍指著溫邑道“溫地有車百五十乘,甲士三千余,蘇子國十二邑以溫為最強,制距溫尚有一段路途,若全軍渡河,行途遷延,聲動太大,且天寒,實不利于我!” “世子之言是也!”祭仲附和道。 “不若先遣前鋒之精銳襲之,大軍后至,可建大功!” 鄭忽聞言點點頭,表示同意,這正是他想說的。 暇叔盈和祝聃對此也表示贊同。 計劃已定,下面就是討論由誰帶領前鋒去偷襲溫邑的問題。 鄭忽身為鄭國世子,如此行險的事,祭仲等人自然不可能讓他前去。 祭仲作為正卿,鄭莊公所倚重謀士重臣,自然也不可能入選。 剩下的,只有祝聃和暇叔盈二人。 “世子,臣請命帥師襲溫!”暇叔盈道。 “世子,臣亦請命前往!”祝聃亦道。 鄭忽有些犯難,這兩位可都是猛將。 祝聃就不用說了,歷史上射中周桓王的猛人。 暇叔盈雖然在歷史上沒祝聃這么有名,但也是妥妥的猛將一枚。 他原先是潁考叔的手下,鄭莊公攻許時,潁考叔持“蝥弧”大旗登城被暗算,是暇叔盈接過潁考叔的大旗首先登城。 一句“君登矣!”不但極大的鼓舞了鄭軍士氣,而且也瓦解了許軍抵抗的信心。 生的一副黑面虬須,濃眉大眼的模樣,一看就知道是個標準的猛將。 鄭忽扭頭看了祭仲一眼“祭大夫以為?” 二人同時看向祭仲。 “世子不若讓二人同去,以暇大夫攻東門,以祝大夫取北門,祝大夫先攻,既入城,祝大夫于北門處燃火,以壯大聲威,溫人以為患在北門,必引兵至,而后暇大夫以火光為號,帥師輕取東門,并派人接引大軍入城!” “好一個聲東擊西!”鄭忽心中感嘆道。 果然,老狐貍就是老狐貍。 “既如此,那便依祭大夫之言,二位大夫各領步卒千五百人同去罷!” “唯!”二人同時應道。 討論完領兵的問題,出兵的時辰自然也不能忽略。 “祭大夫以為幾時動身為宜?” “不若酉時二刻造飯,戌時拔營!” 鄭忽想想也沒啥問題,畢竟冬天五點半的時候,天已經開始黑了。 “那便依大夫之言!”鄭忽一錘定音。 “事已定,二位大夫便先行回營歇息,待攻滅蘇子國,忽必在君前為二位大夫請功!”鄭忽對暇叔盈和祝聃道。 “唯!” 看著暇叔盈和祝聃離去,鄭忽又轉身對祭仲道“大夫亦先行安歇罷,這兩日疾行,想必大夫已是身勞體乏,公事雖重,卻也應持之有度,切莫因此而傷及自身,不然,小子真是罪莫大焉!” 私下里,鄭忽自然要多關心一下祭仲這老狐貍,好歹他也算是祭仲未來的女婿。 “世子體恤之意,臣知之矣,謹受命!” 祭仲也沒跟鄭忽客氣,這兩天的疾行確實讓他感覺有點疲乏,上了年紀的人了,哪還能和年輕人比。 鄭忽親自將祭仲送出大營后,同樣也去補覺,畢竟,今晚偷襲溫邑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