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證據(二合一)
偉人說“宣傳的思想高地,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占領?!?/br> 所以,為了不讓敵人占領,鄭忽只能埋頭寫一篇告示,一來是以成文的形式將免稅的政策定下來,可以為以后的改革以成文的形式下達政策和法律條文做鋪墊,防止有人曲解其中的意思。二來就是為了宣傳自己的英明領導,打鐵要趁熱嘛! 不過,這種宣傳也是要講究技巧的,本來識字的人就不多,鄭忽要是再寫一大段文縐縐的話,那么宣傳的難度就會以指數級上升。 想了想,鄭忽又抽出一卷竹簡,展開之后,提筆寫上口號二字。沒錯,鄭忽決定學習我天朝“計劃生育好,國家來養老”的這種宣傳模式。 “免稅政策好,國人吃到飽” 看著自己的作品,鄭忽滿意的點點頭,可以預見,這句口號未來一定會傳遍長葛的每一個角落,說不定三歲小兒都能張口來一句,鄭忽美滋滋的想道…… 這種洗腦的營銷方式,鄭忽并不陌生,想想前世某高“充電五分鐘,通話x小時”在大街小巷的狂轟濫炸,鄭忽的雞皮疙瘩都掉了一地。 將仇招來,鄭忽吩咐他找人將告示謄抄好送到各鄉張貼,至于口號,鄭忽則命他暗中找人傳播,這就是赤裸裸的找水軍了。 仇撓撓頭,第一件事還好,第二件事讓他感覺有點犯難,顯然這種先進的營銷方式讓他一時轉不過彎來,加上他又并非長葛人,實在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 見狀,鄭忽只能將這個任務交給季,季倒是沒有推脫,只不過提了個條件,需要三金。鄭忽沒有猶豫,直接將三金交到他手里。 于是,季領命而去,一邊笑逐顏開的拉著仇,一邊斥罵他傻缺,這么悠閑的差事竟然需要自己親自出馬,給他個表現的機會都抓不住。 季的無恥刷新了鄭忽的三觀,鄭忽才發現原來他的隊伍中也存在“害群之馬”,不過也挺可樂。 就在此時,鄧方匆匆而來,和離去的季和仇擦身而過,顧不上二人的行禮就直趨到鄭忽身前。 略作寒暄,鄧方有些訕訕又有些慚愧,開口道“主上,事情已經有眉目了” 鄭忽聞言稍露喜色“哦?說說看!” 于是,鄧方將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原來在長葛西南的一處大澤中聚集了不少盜匪,其中不但有鄭國人還有柏國人、應國人、蔡國人等。 在其中的鄭國盜匪中有一名叫陳二的正是出自陳鄉,陳二未流竄至大澤前,在陳鄉周圍三鄉五里也算是個名人,別管誰提到陳二,周圍的良善人家沒有不噓的。 陳二此人說白了就是靠偷雞摸狗維持生計,只不過是手段高明,沒人能當面抓住他就是了。 但是,有句老話說的好,終日打鷹,總有被鷹啄的時候。陳二就被啄了。 那日入夜之后,他像以往一樣翻墻入戶,走路沒聲,輕拿輕放,盡量不引起主人家的注意,但是他沒想到的是,這家的嬰兒半夜啼哭叫醒了大人,如果是這樣,他找個地方隱藏說不定也能躲的過去,但是無奈的是嬰兒一直哭,這惹的家中的男主人有些焦躁,想出來透口氣,不料卻因為黑燈瞎火的而導致男主人絆倒了,好巧不巧的正好抓住了陳二的腿。 這讓男主人意識到家里面可能進盜賊了,于是大聲呼喊,這驚動了臨近的其余四家人,四家趕緊跑過來一起將陳二捆了個結實,就等天亮將其扭送到官寺之中。 但是,若是陳二只有這么點能耐又怎么能縱橫鄉里這么多年? 他是天生的身體各個部分都比正常人都要軟,手指甚至可以拗到手背。 這要在后世稍加練習就是一合格的瑜伽教練。月入上萬都不是問題,但是在此時,他的技能只能用來干偷盜的勾當。 他趁著別人入睡的功夫利用自己的先天優勢,解開了綁住他的繩索,偷偷的逃走了。 家都沒敢回,連夜跑到大澤,落草為寇。 靠著他的一股機靈勁和偷盜的能耐,陳二很快在大澤之中混出了個位置,與此同時他還不斷地吹噓陳鄉的富裕,這讓大澤的盜匪們心癢難耐。 鄧方上任的前一天晚上,正巧趕上陳二帶著一票盜匪前來為盜,由陳二帶著幾人先去踩點,等陳二走到那五家的時候,咬牙切齒的舉動,引起了另外幾人的注意,幾人一合計決定先將這五家偷個底朝天,報了陳二的仇再說。 都是大澤里出來的亡命之徒,有幾個能和陳二的手藝相比,叮叮當當的動靜又怎么可能不引起主人的注意,于是,惡向膽邊生,索性將這五家全部都殺了。 第二天,當人們發現五家被殺的時候已經是日上三竿,見到如此慘狀年輕人是個個同仇敵愾,而年長一看便知這不是一起普通的兇殺,死者皆是一刀斃命,非常年殺人者不能做到如此精準。 于是,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大澤,而陳二因偷盜逃跑之事又被重新提起,很快這就演變成了一起仇殺。 此時不僅是民風淳樸,而且游俠使氣之風充斥著每一片土地,稍微組織一下,便有二三百青壯愿意自帶干糧去大澤殺賊。 于是,在陳奚的兄弟陳戎帶領下,將近三百青壯浩浩蕩蕩殺向大澤,陳奚知道這件事時已經為時已晚。 而由于此時鄧方剛上任,新官上任三把火,作為官油子的陳奚知道家里出了這么大的事,如果捅出來,斥責一頓都是小的,光是無允許聚眾成兵就夠他全家喝一壺的了。 無奈他只能一方面盡量隱瞞此事,一方面祈求漫天神佛的保佑,希望他弟弟能夠平安將人帶回來。 而陳鄉青壯的大量失蹤也引起了其他鄉邑不明所以的人的恐慌,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在鄉邑中流傳出長葛令要處罰曾經參與過私斗者的謠言,這也是鄧方之前所遇到的情形。 鄭忽聽完,沒有理會鄧方的尷尬,直截了當的開口問道“此事可確定屬實?” 鄧方不敢怠慢,忙回道“陳鄉眾人已經回返,皆可以作證?!?/br> 或許感到了鄧方的羞愧,鄭忽道“汝不必如此,不單汝犯了臆斷的毛病,險些冤枉了好人,吾也是如此!不過,吾還有一個問題?!?/br> 鄭忽的話,讓鄧方心懷感激,還好自家公子沒有因此事責怪自己,以后行事應該更加小心,切勿再犯此錯。 “主上請講”收起心緒,鄧方回道。 “第一,我青壯戰死幾人?第二,前去剿匪,為何用了這么長的時間?第三,匪寇傷亡如何?” “此事就由我這個不肖的兄弟來回答吧!” 鄭忽話音剛落,只見陳奚像提拉一只小雞一樣提拉著一個其貌不揚,嬉皮笑臉卻又不停地向陳奚陪著笑臉的人走了進來。 鄭忽知道這應該是陳奚的弟弟陳戎了。 “見過主上” “見過世子” 鄭忽趕忙上前想將二人扶起,畢竟冤枉了人家,心里有愧,誰知陳奚怎么都不愿起來,口稱“家門不幸,擾亂國法,奚身為世子家臣卻不能節制家人,請世子降罪!” 鄭忽一聽,知道這老官油子跟自己耍心眼呢,自己剛到長葛的時候他怎么不過來匯報,現在領著他弟弟過來,無非是要爭取寬大處理,想將他的官位扔了保住他弟弟和他家人。 鄭忽沒有點破,微微一笑道“汝父,長者也,吾素敬之,豈可因小兒輩胡鬧而加罪于汝?” 這意思就很明顯了,要不是看在你老爹為國征戰的面子上,你和你弟弟不死也得褪層皮,今天把這件事定性為小兒輩的胡鬧,罰酒三杯,下不為例。 陳奚自然聽出了鄭忽隱含的意思,一邊暗呼僥幸,一邊拉著他弟弟再次向鄭忽叩拜。 這次也沒讓鄭忽扶,叩拜以后便起身站在鄧方旁邊禁閉嘴巴,一言不發。 這很好解釋,若是鄭忽沒能看出的小心機,他或許面上依然會很恭敬,但是,心里就未必了。 現在鄭忽不但看出了他的小心機,并且作出了回應,這就讓他有些惶恐,覺得自己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鄭忽的雙眼。 聰明人都是這樣,總覺得自己智計無雙,一旦被人戳破,就會陷入到深深的自我否定之中,總覺得有一雙眼睛時刻在盯著自己。 所以說,聰明人是最好馴服的,也是最難馴服的,只要你比他更聰明,你就能夠反客為主。 鄭忽自然感受到了陳奚的不安,不過,鄭忽沒有理會,這種不搭理是馴服這種人的必備過程。 韓非子曾講到“虛靜無事,以暗見疵。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br> 看著下面依舊跪在地上的陳戎,鄭忽覺得此人應該是游俠的中二病患者,為了幫人報仇,振臂一呼,完全不經過大腦,不過此人應該還算良善,要不然不會有那么多人自帶干糧緊隨其后。 于是,鄭忽開口道“汝雖年幼,卻有乃父之風??!” 其實鄭忽也沒比他大多少,不過上位者有上位者的特權,居高臨下的詢問從來都是上位者的法寶。 聽著鄭忽夸贊的話,陳戎樂呵呵的嘴一咧,覺得鄭忽這個人還不錯,比他以前見到的那些rou食者顯得親切多了。 沒辦法,在這個時期夸一個人最恰當的方式就是夸這個人像他老爹,這是對一個人最大的褒獎,鄭忽不就是因為他老爹覺得他不類己而被趕到長葛來的么? 想想后世夸一個人像他老爹竟然成為了一個段子,估計這是此時的人怎么想不到的,要不然,估計再也不會有人這么夸人。 “世子真是這么以為的?”陳戎急呼呼的道。 要是老郭在這,肯定得來一句“嚯,臭不要臉!” “閉上你的臭嘴”陳奚低聲朝陳戎呵道。 鄭忽呵呵一笑“陳戎生性跳脫,不過一句笑語,令丞何必如此?” 陳奚見鄭忽沒有生氣也不再多言,低著頭瞪著陳戎,生怕他再說出一句混話。 或許是感受到了大兄嚴厲的目光,陳戎雖然嘴上仍有些嘟嘟囔囔,讓人不知道他在說什么,卻也不敢再放肆。 見此情形,鄭忽接著道“吾聽說,汝率領陳鄉三百義士前去報仇,此事能與吾說說么?” 陳戎瞄了陳奚一眼,見陳奚頷首示意他說下去,這才開口將整件事的經過講了一遍。 鄭忽聽完,擊節嘆道“汝真義士也,吾尚缺親衛一人,汝可愿充之?” 陳奚面露喜色,示意陳戎趕快答應下來,陳戎卻有些不大情愿,礙著自家大兄的面子,不好提出異議。 道“固所愿爾!” “善!” 鄭忽說完,將心放回了肚子,像這樣一開口就能招來上百人的游俠,不收編了,那絕對就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 本來各家因爭地爭水就存在矛盾,而這貨卻能讓各家摒棄仇怨團結到自己的大旗下面來,治下有個這樣的人物,不抓到自己手里面,鄭忽能睡著覺那就奇怪了。 更別說,這貨帶兵還算是挺有一套的,將近三百人跟他去尋仇,在大澤周圍盤桓了好幾個月竟然無一人中途退出,這就讓鄭忽好奇的問他。 他昂著頭傲嬌的答了一句“無他!尋仇而來,空手而歸,人必笑我無能,我何面目立于鄉中,見父老?” 別說,還挺要面,不過一群人還真吃他這一套,寧可大澤周圍吃蚊子,也不愿回家,這也讓鄭忽對此時的游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耙恢Z千金”在此時絕對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游俠們的精神信仰。 至于這貨在防守嚴密的大澤外圍蟄伏幾個月就只為能夠抓住將陳二擊殺的機會,一擊之后立刻折返,親自帶人斷后,毫不拖泥帶水,最后竟將人全部帶出,無一人折損,由此可見此人不但有恒心有毅力,而且果斷勇敢,是個能帶兵的好苗子。 故此,鄭忽不僅是為了控制住他,更是起了愛才之心。誰讓鄭忽現在人才缺乏的厲害。 遇到一個好坯子,鄭忽自然是不愿意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