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短兵接
杜荷和趙節兩個人來到東宮嘉福門外,看見外頭鬧轟轟的有一兩百人,盧布站在最前面和孔穎達正說著什么??匆娝麄兂鰜?,提高了聲音喊道“快請太子殿下出來,給眾百姓一個解釋,別以天下沒有公理了” 兩個人冷著臉走出來,兩雙噴火的眼睛看向東宮門前侍衛。 “你們都是死人嗎讓這些人在東宮門前胡鬧,還不用鞭子給我抽出去!”趙節怒不可遏地吼道。 “胡鬧!伸冤的百姓如何可以打”一聲大喝立即壓過趙節,是須發皆白的孔穎達正怒發沖冠地看過來。 趙節大怒就要跟孔穎達理論,卻被杜荷攔住,他看向有些躊躇的侍衛,大喝道“你們是聽著孔夫子的,還是聽太子殿下的?回頭對跟來的小監道“還不把孔夫子請進去,在外面凍著了?!?/br> 小太監聞言,忙上去一左一右架住孔穎達往里走。 杜荷只冷冷地看著東宮門前的侍衛,眾侍衛這才抽出鞭子緩緩上前。 盧布眼看要挨打了,歇斯底里大吼大叫“身為儲君不講仁義,欺壓百姓,如何繼承……”趙節不待他說完,抽出鞭子上前‘啪啪啪’一陣猛抽,眾侍衛緊跟著向一眾告狀人抽去,一時東宮門前鬼哭狼嚎。 好在杜荷記著李承乾的吩咐,攔住了趙節沒有下死手,盧布帶著一眾傷患往大理寺跑去。 一邊跑還一邊喊著什么。 杜荷和趙節回去路上,走過左春坊大門時聽見里面孔穎達還在大聲罵李承乾,于志寧勸了幾句,見勸不住也就不作聲了。 李承乾聽了杜荷和趙節報告,心里大驚,之前在史書上都是看見李承乾派刺客刺殺張玄素,刺殺李泰,后來更是準備造反,覺得他就算文治不如何但起碼要有些兵力,怎么門前的侍衛都不聽令 也難怪他造反和刺殺都失敗了,這連門前侍衛都不聽招呼如何能不敗。 不過這也正好給他一個由頭,可以把這件事情鬧大。 “老鬼你去,把左春坊里的奴才每人賞二十板子,讓他們伺候好三位師傅,再有師傅亂跑,通通亂棍打死。 另外,去各處傳令把候君集、劉洎、楊師道、高仕廉、孫伏伽叫來嘉德殿見孤王,還有把東宮左右監門率府的左右監門率也叫來。 讓他們把監門率所有東宮的侍衛叫到嘉德殿前的大廣場上?!?/br> 左右監門率府就是東宮的門衛局,左右監門率就是兩個局長,對應太極宮的左右監門衛。 “太子殿下您要做什么”許敬宗一臉擔驚受怕的。 而杜荷和趙節聽了,則一臉興奮,兩眼放光地看著李承乾。 “不做什么,跟他們講講道理?!崩畛星o靜地道“稍后你也去聽聽?!?/br> 然后李承乾又回頭看一眼,興奮的趙節道“有個苦差事交給你,你可愿意?!?/br> “愿為殿下效死!”趙節臉色一正抱拳道。 “好,你現在準備五百兩銀子和幾匹快馬,拿著孤王令諭,立即動身去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去找一個叫薛禮字仁貴的人。你告訴他朝廷要東征高句麗缺少先鋒大將,本宮夜夢神人提醒,知他弓馬嫻熟,武藝高強,當是東征高句麗他是先鋒大將。但因為他兵法不精,本宮現在召他來京,要引薦他拜李衛公為師學習兵法,不得耽誤,后日一早我要見到他。路上你要好聲看待他,不得對他無禮,五百銀子是給他安家的?!?/br> 看李承乾鄭重吩咐,趙節忙鄭重應下出去準備。李承乾要來紙筆,親筆寫了給薛仁貴的令諭,讓人送去給趙節。 “太子殿下你說的都是真的,那個薛仁貴真的能做征東先鋒大將”杜苛一臉好奇地問道。 “神人示諭的?!崩畛星獪y高深地道。 大理寺和東宮門前的事,飛一樣傳往京城各個衙門和府邸,大部分人聽了都豎起大拇指稱贊盧布是大唐的強項令,然后批評太子李承乾囂張跋扈,有的甚至,連彈劾皇太子的奏疏都寫好了只等著明日遞交。 也有一小部分人,覺得盧布帶人強闖東宮,是違禮越制的事情,有邀名買直的嫌疑,當然這部分人是不敢把聲音發出來的。 京城只有兩處府邸表現有些異常,一處是長孫無忌的府上,下午長孫無忌聽說發生在東宮門口的事,馬上命家人給他準備行禮,他要去城外道觀煉丹。 同時把幾個兒子都叫到面前,囑咐他們好好當差,不要亂說話,下值就回家閉門謝客。 長孫無忌差不多是和趙節一起出的城。 另一處是李靖的府上,前些年李靖因為擔心李世民猜忌,把府里的影門墻拆掉,每日住在大廳里,敞著大門任人觀看,以示無私。這幾年隨著李靖越來越老,而且也遠離了權力中心,李世民對他的猜忌已經放漸漸放下,所以李靖家的大門又閉上了。 今天下午的時候,李靖聽見發生在東宮的事,第一時間就是命令家人打開大門,不可關閉。 到了快吃晚飯的時候候君集、劉洎、楊師道、高仕廉和孫伏伽來到嘉德殿。 其中候君集、劉洎、楊師道、高仕廉都是留京的宰相,孫伏伽是大理寺卿盧布的頂頭上司。 東宮門前的事諸位宰相和孫伏伽都已經聽說了,幾位宰相被叫來,以為是李承乾找他們擦屁股的,所以心里很輕松。就算是孫伏伽他的下屬帶人闖到東宮來了,但他自恃自己是朝廷大臣,自己又請了病假,也牽連不到他身上,所以有恃無恐。 李承乾在后殿悄悄觀察這些大臣,見他們一個個神態輕松,全不將自己放在心上,氣的暗暗咬牙。 候君集現在是想上李承乾的船,但真正的目的是要李承乾做漢獻帝,候君集要做曹cao。 高仕廉是長孫皇后的親舅舅,算起來是他的舅姥爺,但是高仕廉一直以長孫無忌馬首是瞻,不會偏幫李承乾。 楊師道倒是心在這里,但他膽小怕事,能力一般,沒什么大用。 劉洎是李泰的死黨,嘴炮工夫還很強,一定會反對自己的一切命令。 分析完這幾個人情況,李承乾得出一個結論,這里一切都得靠自己。 李承乾柱著特制的鐵手杖,一步一步走進大殿,眾臣忙起身行禮,李承乾滿面寒霜理也不理,徑直走上主位坐下。 等了有一會,才淡淡道“都平身吧?!?/br> 眾人腰彎的有些久,抬起頭不免細細打量李承乾。 李承乾已經很久沒有處理公事了,跟大臣們也很少接觸,一時這些大臣對他都有一種陌生感。 李承乾靜靜地等著他們說話,卻沒有一個人愿意開口。 看著老狐貍們都不說話,李承乾心里暗暗咬牙,還是冰冷地道“傳東宮左右監門率?!?/br> 一時,兩個青年將領走進大殿并向李承乾行禮。 李承乾看著這個年青的不像的話將領,知道他們不是功勛之后,就是大家族的子弟,靠家勢進入東宮混資歷的,不是現在的自己能拉攏的,也就沒有客氣。 “把今天下午東宮門前的事跟孤王說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