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憂慮
可以說,這一次,像何銘這樣的高手,鐵定是賺翻了。 至于為什么?道理很簡單,何銘只是一個斗技場老板,并不歸屬于官方。 ‘付出就要有所收獲’,如今對方自覺的賣力了,官方難道還能眼睜睜的干看著,不給點好處? 一旦官方對此無動于衷,那么再有下一次,看看還會不會有人出手。 人都是自私,更何況這種輕則送命的活計。 總不能人家冒險出力了,最后一點好處都不給吧?又不是人人都是活**,真當別人傻不要命??? 先前何銘直接將巨蟒晶石扔給他,不就是因為官方有明文規定,除卻官方人員,其他人所有繳獲都歸私人所有。 哪兩條血冠蝮蛇和巨蟒,別說晶石是何銘兩人的,就連哪尸體同樣也是。 等接下來有人出來收拾了,哪兩條蛇最后如何處理,還得看林葉和何銘兩人。 前前后后,就這么幾下功夫,所獲得的,可以用血賺來形容都不為過。 至于普通老百姓,哪就只能自認倒霉了,什么叫禍從天降,什么叫無妄之災。 這就是。 幸運一點,人及時躲進地下室,房子沒了,但命保住了。運氣差點的,人財兩失,啥也沒有了。 三四級妖獸,在現如今妖獸群體中,處于絕對的精英一類。也只有強大如斯,才能輕易突破軍隊的防御,硬闖進來。 當然,這僅僅只是現在,再過幾年隨著時間延長,妖獸海怪整體實力提升。 到那時,三四級妖獸海怪越來越多,人類面臨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除了加快自身實力增長,人類沒有任何抑制妖獸海怪成長的手段,反而還要無時無刻防備著它們的侵襲。 想到這,林葉不禁開始擔憂起來,甚至想要將自己的計劃提前。 如今華南大部分藥劑師已經集中到了臨海城,只要他愿意,他便能在短時間內,掀起一陣藥劑風暴,幫助整個華國在藥劑上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特別是強化藥劑,只要能夠將強化藥劑的利用率提升上去,強化藥劑的成本就會隨之下降。 價格下降了,能夠買的起的人自然也就更多了。 只要將強化藥劑的成本,控制到連普通人都能接受的地步,那么華國整體實力便能在短時間內飛速提升。 妖獸海怪為什么能夠屢屢在人類面前討得便宜?還不是因為它們天生體質強大人類太多。 力量上的懸殊,讓普通人類根本沒有與之抗衡的本錢。 即便十個打一個,打贏了,最后還是輸。 至于為什么?道理其實很簡單。 因為妖獸和海怪的數量,要遠遠多于人類,哪怕一比一,人類也動搖不了妖獸海怪的根基。 而強化藥劑,能夠全面提升人類體質。 不是所有人都有成為武者的機會,但是讓自身力量增長,成為一名普通武徒還是可以的。 從始至終,人類抵御妖獸海怪的主力,一直是軍隊,一直是那些實力僅在武徒境界的軍隊。 而武盟則是配合軍隊,抵御那些實力強大的妖獸海怪。 軍隊力量的提升,需要什么? 不是晶石,也不是功法,而是最直接有效的強化藥劑。 為什么林葉能夠受到各方勢力的關注?還不是因為他提升了強化藥劑的利用率,讓強化藥劑的成本足足下降了幾成。 就是因為這一點,才讓整個華南官方不遺余力的站在他這一邊,警告那些對他心懷叵測之人。 雖然他從中得到了巨大的好處,但是相較于官方,他那點連九牛一毛都不算。 想到了三年后臨海陷落,林葉內心十分糾結,這可是每天掉金元寶的搖錢樹啊。 一旦失去了,他就得重新找出路,否則后面一系列計劃都得泡湯。 然而,相較于個人,林葉實在狠不下心來,眼睜睜的看著臨海數百萬老百姓落入海怪之手。 哪可不是幾十人,幾百人,幾千人,而是整整幾百萬人的身價性命。 與這些相比,自家這點損失,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哪怕他自認為自己不是什么大善人,可也不能容忍那樣的事情發生。 要是能夠避免即將到來的災難,哪怕失去一些歷史優勢,舍棄一些自身利益,也是值得的。 可要是僅限于此,也最多只是推遲海怪入侵的時間罷了,沒有絕對的實力,最后的結局顯而易見。 如今妖獸海怪的整體實力,比人類強上太多太多,一旦兩邊全力入侵,即便華國整體實力得到小幅度提升,終究起不了太大作用。 相反,要是讓它們看到華國整體實力加速變強,反而會傾力來攻。 幾年后,海怪入侵華南,妖獸攻擊長城天塹,這些不都是因為它們害怕天地靈氣第二次復蘇,使華國變得更加強大。從而威脅到它們,進而有計劃的消減華國的整體實力。 雖然妖獸海怪前期實力增長速度很快,但是人類同樣在不懈努力的追趕,而且在這追趕得過程中,底蘊也在不斷累計,逐漸縮短了兩者之間的差距。 妖獸和海怪前期之所以強于人類,完全得益于它們體質上的先天優勢。 動物世界里,講究的是叢林法則,物競天擇,不適者淘汰,沒有任何憐憫可言。 不是每一種動物都叫大熊貓,國家管吃管住,還將它們養的白白胖胖的。 而人類,因為科技的飛速發展,大部分人或者說的更具體一點,九成九的人,幾乎都處于亞健康狀態。 而動物,為了適應越來越惡劣的環境,只能不斷適應,不斷變強。 兩者之間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拉開的,而是常年累月造成的。 大黑暗過后,有了妖獸海怪的威脅,人類開始奮發圖強,可差距已經拉開了,想要重新掰回來,顯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況且,強者恒強,弱者恒弱。這句話可不是說說的,而是血淋淋的事實。 落后就要挨打,這是開創華國的老一輩人,用血的事實,總結出來的經驗。 如今這句話同樣適用于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