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揮霍艦隊積分
定遠,鎮遠兩艦的噸位就在七千噸以上,就算和國的一些戰艦也有四千噸以上。 因而必須需要建造噸位更大,擁有更厚實裝甲以及口徑更大火炮的戰艦! 確定這一點之后,李小象又開始在兌換系統里尋找了起來。 想要挑選出一款價廉物美的戰艦來,的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嗯,準確來說,從前無畏艦開始,兌換系統里的價格就沒有便宜過。 但即便是如此,在耗費了十多分鐘后,李小象還是確定了一款戰艦的三d圖紙。 德意志號微縮版本3d圖紙! 需要說明一點的就是,這德意志號為二戰前腸國為突破凡爾賽和約限制而建造,被稱為袖珍戰列艦。 其原有的參數為長186米,寬21米,標準噸位11700噸,滿載15900噸,航速28節,艦員編制619人,主舷側裝甲140毫米,8臺an柴油機,功率5400055400馬力,兩座三聯裝炮塔,主炮口徑為2792毫米,另配有8門單管150毫米低仰角副炮,8門88毫米高炮和6門105毫米(3座雙聯裝)高炮。此外,該級艦還配有8座雙聯裝37毫米和20毫米近程高炮;在艦艉甲板上還裝有兩座4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從其參數就可以看出,雖說該艦不管是主炮口徑還是噸位都沒能達到無畏級戰列艦的水準,但也算勉強武裝到了牙齒,在前無畏級戰艦里也算得上是強大了。 最關鍵是其擁有當時絕無僅有的八臺柴油機驅動,使得其速度在當時達到了極致! 而這德意志號微縮版本就有些不一樣了。 其長度縮短到了八十米,寬十三米,標準噸位三千噸,艦員編制一百三十人,但其裝甲卻并未因此削弱太多,主舷側裝甲120毫米,由于其擁有六臺柴油機驅動,加之噸位降低,使得其標準航速達到了36節! 36節是什么概念?放在陸地上就是65公里每小時的時速! 其配置了三座雙聯裝炮臺,主炮口徑為280毫米,但也正是如此,使得其火力分布較之原版更加均勻。 除此之外,其還有4門150毫米副炮,12門88毫米高炮,2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從以上參數就可以看出,這版本微縮了,可火力沒怎么微縮。 加上此艦的造型不錯,比較威武霸氣,讓李小象頗為喜歡。 唯一的問題就是,其圖紙兌換價格高達28萬艦隊積分! 同時其武器系統這部分的圖紙價格并不包含在德意志號微縮版本里,每一種龍武器都需要兌換單獨的圖紙! 譬如雙聯裝炮臺,圖紙每張兌換價格為兩萬艦隊積分。 150毫米副紙每張兌換價格為兩千五艦隊積分。88毫米高紙每張兌換價格為1000艦隊積分,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圖紙每張兌換價格1200艦隊積分。 也就是說,如果將武器圖紙盡數兌換的話,還需要40000 10000 12000 240064400艦隊積分,同時,如果還要兌換滿倉庫的炮彈,魚雷,至少還得加上兩萬艦隊積分! 李小象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果斷的選擇了兌換。 轉瞬之后,他手里就多出了一個半透明的戰艦模型。 毫無疑問,這高級戰艦的圖紙與艨艟那種古老版本是不同的。 等李小象到了船塢那里,問題又出來了,之前兌換的千噸級船塢是不夠用了,需要升級! 升級價格為3000艦隊積分。 好吧,這幾乎等同于又兌換一座千噸級船塢了。 一想到這里,李小象的心就有些滴血。 但不管怎么心痛,該消耗的艦隊積分還是要消耗的。 隨著地面震動,千噸級船塢迅速擴大,變成了三千噸級的船塢。 到了這時,李小象方才將那半透明的戰船模型朝著船塢一丟。 轉瞬之后,在那船塢里就出現了一艘半透明的戰艦。 德意志號微縮版本! 接下來,李小象他們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將各種零件,板材,器械加工好,投入這個三d圖紙之中,系統的力量將會把這些零件,板材,器械一一安裝到位。 此時張嘯天等人已經在礦山處忙碌了起來,新人們都在兌換完技能之后第一時間離開了港口小島。 當然,他們也得到了張嘯天的叮囑,讓他們盡可能早的返回。 至于張嘯天這些老人,基本上準備著這一周都駐扎在這里了。 礦山內的自動挖礦機械不時傳出轟鳴聲,將一塊塊礦石挖出,自動傳輸帶則會將這些礦石直接輸送到粉碎機處,而經過粉碎之后的礦石粉末則會被送入水沉機進行第一次精選,再送入篩選機進行第二次精選。 而從篩選機出來的精礦粉,差不多也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元素含量,再加入各種添加劑形成生料球后送入一系列的電熔爐冶煉,其出料可一次性達到設定標準,鑄造成件! 可以這么說,光這套自動化采礦粉碎篩選設備,加上四位一體的特殊鋼短流程自動化生產線,讓張嘯天他們減少了九成的工作量! 價格高昂自然有其好處所在,尤其是德意志號微縮版本的3d圖紙里可以直接提取出各種零件的參數,而這些參數輸入四位一體的特殊鋼短流程自動化生產線之后,產出的零件,直接就可以送往船塢安裝。 李小象站在四位一體的特殊鋼短流程自動化生產線的終端,此時一條巨大的鋼鐵龍骨正緩緩從終端那巨大的出口處吐出。 幾臺巨大的運載車并成一行,將吐出的龍骨緩緩承接下來。 德意志號微縮版本一共有三條貫穿全艦七十八米長的主龍骨,四條六十四米長的副龍骨。 這些長達數十米的龍骨,可不是那么容易鑄造的。 在第一次鑄造成型的時候,就因為運載車的問題,使得龍骨扭曲報廢。 為此,幾個負責運送龍骨的水手不得不兌換了駕駛技能,以防止再度出現這樣的問題。 一條條龍骨生產成功之后,隨即便被這幾臺巨型運載車送往了船塢,投入3d圖紙中。 即便擁有自動化生產線等等強力機械,李小象他們的時間依然很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