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九章
女帝放在了一邊,拿起了國書。 國書上,是魏國皇帝,還有那些小王朝的人們,對女帝的問候,還有希望進行貿易的請求。 女帝對那些小王朝不怎么感興趣,畢竟各個統治地盤不比大夏的一方郡守大多少,很難入女帝的法眼,但魏國皇帝卻引起了女帝的濃厚興趣。 “魏國?這么大?”女帝看到了國書上,魏國皇帝不無自豪介紹,魏國統治人口億萬、面積足有數百萬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大夏半壁江山還多。 這種級數的對手,才配讓女帝矚目。 “正是!”司禮監掌印宮女自從跟在女帝身邊,也認真調查過一些周邊王朝的事情,躬身道“據奴婢所知,這魏國也受到我大夏工業基地思潮影響,不甘寂寞,也妄想摻和。魏國皇帝,統治這魏國二十多多年,開疆拓土,帝位穩固,他滅掉了不少小王朝,給他挖掘人才,意圖將整個世界,變成魏國的領土。甚至對我大夏也有野心?!?/br> “哼!”女帝最是爭強好勝,聽說這魏國皇帝,居然也想統治世界,不由起了爭勝之心,淡淡道 “那朕就和他比一比,看看誰的國家,更厲害!” 她打開了柳川密折,看完了柳川對此次外交事件始末的分析,特別是看到柳川以“軍火出口那些小王朝,明面上扶持實則暗中打壓那些小王朝,賺取巨額銀兩”的提議,兩眼放光,站了起來。 女帝站在世界地圖前,深深看著那些小王朝所在的位置,許久才幽幽道。 “墻頭草,一直是我大夏的心腹之患?!?/br> “朕,始終以不能統一世界,為大夏的奇恥大辱!” “如今,果真如同柳愛卿之前所言,工業基地有利于滅掉那些小王朝” “柳愛卿貿易利益,威逼利誘那些小王朝,自相殘殺!” “柳愛卿,好!好!好??!” 女帝卻越來越激動,走得越來越快。 “如今,滅掉一些墻頭草的機會,就擺在了朕的面前!” 女帝忍不住笑了起來,特別開心。 自從前期開始,小王朝始終舉棋不定出現一直到女帝一朝,更是誰給錢多就認誰當爸爸,愈演愈烈,幾乎成為了大夏心腹之患。 女帝作為一代雄主,一直都想滅掉那些小王朝,但苦于大夏國庫沒錢,軍營發展不起來,路上軍備廢弛,只能被動挨打,讓他憋屈不已。 如今,柳川的工業基地提議,終于如柳川預測,給大夏根本上滅掉小王朝之禍,了一線光明! “命!所有各國的人和魏國的吳德龍,入京!朕要親自見見他們?!迸鄣淖旖俏⑽⒙N起“柳愛卿密折上,建議朕以分化瓦解的辦法,對付小王朝的人,朕正要血坑他們一把,讓他們為過去的墻頭草行為,付出代價!” 女帝以前不會這么坑人的。 但是現在,已經被柳川給帶壞了,面對那些有奶便是娘的小王朝,女帝已經開始越來越壞了。 這是一個魔改版的女帝。 …… …… 此時,一個規模龐大的商隊正在草原上集結,蓄勢待發。 這只商隊足有上千輛馬車,帶領著上萬頭牛羊和戰馬,更有數千草原突厥國漢子為之護衛,躍躍欲試,向大夏邊界進發。 為何這只隊伍,如此龐大? 因為這是草原突厥國可汗親自敲定的。 草原突厥國此時可以說是一窮二白,最直接的體現是連鐵鍋菜刀都沒有,切個羊rou都用缺口破刀切半天。 加上與大夏連年激戰,大夏軍營鎮守邊疆,且嚴禁突厥國人進入大夏境內,草原突厥國人窮得叮當響,對基本生活器具的渴望,已經突破天際。 終于,大夏以工業基地的方式,默許草原突厥國可以做點生意,這如何不讓草原突厥國人欣喜若狂? 可汗派人反復核實了這個消息,才終于下定決心,親自組織商隊派去工業基地 工業基地那邊做生意的少數草原突厥國部落,已經成功一來一回,將草原突厥國急需的大夏的布匹,兵器等貨物,運回了部落。那些成功貿易的邊境部落,頓時老老少少都內牛滿面——以后終于不用吃羊皮煮的白水羊rou了,那濃烈的膻味讓人想死,沒有酥油茶解除油膩,又能活生生把人膩死,加上過去沒有鹽,只能白水煮rou,吃了讓人非但不會有力氣,反而更加萎靡,騎上馬的力氣都沒有。 草原突厥國人,就窮到了這個山窮水盡的地步。 大夏雖然在戰場上沒法擊敗草原突厥國,但很有氣節和辦法——老子打不過你,老子制裁你! 大夏軍隊守住邊疆,草原突厥國不管怎么威逼利誘,都沒法得到一點布匹,食鹽,只能干瞪眼。 可汗得到工業基地的情報之后,立即激動起來,組織這只大商隊。 大夏對草原突厥國的動靜,監控力度極大,這只龐大的商隊剛出國土,進入大夏軍營防線一帶,就驚動了大夏的女將軍姜麗。 姜麗聽說可汗出動了幾千人、上萬戰馬,也不敢怠慢,調兵遣將,從各路調集來了數萬大軍,全力以赴戒備,生怕給敵人可乘之機,進入京城。 可當這支浩浩蕩蕩的“大軍”,來到防線不遠處之后,姜麗的軍隊一看傻眼了。 怎么草原突厥國人帶來這么多戰馬? 帶著戰馬來搶劫我大夏? 這到底是來干嘛來了?搶劫還是送禮? 無數將士滿臉懵逼。 可汗的使者,名叫特穆爾托,也是一位文武雙全之人。 見狀急忙打馬上前,走到了邊防陣線前,大叫道“請將軍不要誤會,我們不是來進攻大夏的,而是去工業基地貿易的。交換!做買賣?請相信我們” 姜麗守將,一臉狐疑,看著草原突厥國人。 不是她不明白,實在是草原突厥國人為了進攻大夏,可謂無所不用其極,驅趕平民、偽裝商隊、偷襲賺城,什么辦法都用了。 姜麗對草原突厥國人的套路,實在了如指掌,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于是在城墻上喊道“你們退出兩百米遠,我們不出兵,否則別怪我們不客氣,但是戰馬,我們大夏收了!” 草原突厥國人一聽炸了鍋。 我們不是來打仗的,去工業基地做生意,你不讓過?家里老婆孩子沒衣服穿,還在挨凍??! 草原突厥國人義憤填膺,紛紛要打。 大夏守軍嚴陣以待,更不肯放他們過去了。 特穆爾托一看這樣不行,想到了個方法,上前道“我們愿意將所有的戰馬,都留給大夏,作為抵押,并放下所有武器!而且貴國可派遣將士跟隨,步行走到工業基地,這總可以吧?” 姜麗一聽,這才放下心來。 草原突厥國人最厲害是騎射之力,在馬上一個草原突厥國騎士,能頂三四個大夏騎兵。但沒了戰馬,下馬步行,只剩下幾千個草原突厥國男人,深入大夏腹地,大夏根本不怕。 她回到軍營,寫上書信,命人快馬加鞭送往京城,詢問柳川的意見。 柳川的態度,當然是允許。 事實上,自從工業基地工業基地,允許自由貿易,草原突厥國商隊就絡繹不絕,來做生意。此事杜絕可汗沒有任何意義,他大不了可以通過附屬部落,幫助他購買貨物,大夏沒法一一核查。 柳川派人請司禮監掌印宮女過來,讓她給女帝耳邊吹吹風,結果對方為難道“女帝最近心情不大好,對草原突厥國怨念很深,只怕不會答應?!?/br> 柳川拿出了一個密折,讓司禮監掌印宮女帶回京城,說如果女帝不答應,就拿此物給女帝看。 司禮監掌印宮女拿到了柳川的密折,半信半疑,女帝最近被朝堂上的事情折騰的很累,就憑你一個密折,能說得動女帝? 她擦了一把冷汗,回宮請示女帝,是否允許草原突厥國的商隊,進入大夏? 果不其然,女帝沉默了一會,對草原突厥國怨念極深,準備斷然拒絕,眉頭也越皺越深。 司禮監掌印宮女見勢不妙,立即獻上柳川的密折。 女帝打開了柳川密折之后,卻轉怒為喜,沉吟片刻,居然點頭答應了讓草原突厥國人交出戰馬和武器,兩腿步行去工業基地。 司禮監掌印宮女驚得下巴都快掉在地上。 她實在好奇萬分,柳川到底給女帝說了些什么?怎么女帝態度如此突然轉變? 早知道前任皇帝執政期間,大夏的邊境沒少受到草原突厥國的入侵。為此女帝登基后,特意頒布圣旨,誰敢與草原突厥國人做生意,朕就砍誰的頭。 在女帝的高壓政策之下,大夏與草原突厥國基本屬于老死不相往來。 如今,柳川卻用了一個密折,區區幾句話,說服了女帝? 然而,她卻不知道,女帝早就是柳川柳首輔的人了! 對待自家男人,當然是鼎力支持啦。 這倒也不怪司禮監掌印宮女不知道兩人的事情,實在是女帝和柳川捂的太嚴了! 司禮監掌印宮女很快將消息傳達給柳川。 柳川也不遲疑,當即寫信讓姜麗放行,并派騎兵監督這些草原突厥國人。 其實,柳川也沒多做什么,只是在信上給女帝舉了一個例子。 前朝與當時敵國邊貿,前朝借以漸漸掌握了當時敵國的經濟命脈,并一直作為武器,嚴重擾亂當時敵國的經濟秩序,讓當時敵國無力入侵。后來,對于周邊的王朝,也采取了大致的策略,甚至發展到了周邊王朝的鈔票,居然是前朝朝廷發行的地步。 從武力上,當時敵國、周邊王朝優于前朝,但在經濟上,前朝是絕對的經濟巨人,控制諸國經濟命脈,要讓他們經濟崩潰,只是分分鐘的事。 如今,草原突厥國因為太遠太荒涼了,很難從武力上征服,那么改變一個思路,利用貿易,從經濟命脈上掌控瓦解,更加讓草原突厥國人防不勝防,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女帝對柳川的腹黑一向信任有加,也十分好奇柳川到底打算怎么利用貿易,掌握草原突厥國人的經濟命脈,才決定放行,給柳川一個機會。 同時,女帝也命姜麗,去工業基地觀摩一下。 姜麗想破了腦袋,也不明白柳川的套路,帶人護送著草原突厥國的商隊,前往工業基地。 草原突厥國商隊的頭目特穆爾托,看到大夏破例允許自己帶隊進入,正在喜不自勝,看到草原突厥國人的老對手姜麗,親自帶人來護送,更是露出一絲喜色。 誰都不知道,其實特穆爾托此行,還真沒安好心! 除了與大夏貿易,取得草原突厥國急需的各種生活物資之外,特穆爾托更有可汗的絕密任務——偵查大夏。 在古代,這種貿易商隊,往往都是雙方安插間諜眼線,偵查敵人的絕佳機會。 特穆爾托為何能提出這么一個能夠讓大夏放心的條件? 因為他的身邊,有賣國賊! 賣國賊這個詞匯,其實不只是另一個時空的獨有物,在這個時代也有。 大夏與草原突厥國的邊境上,由于戰亂頻仍,很多人背井離鄉,舉家遷移到了草原突厥國一側,成為了草原突厥國統治下的大夏人。 這種人,絕對不算少。 加上有些大夏地方遭災,整個村子的流民無處可去,也就向草原突厥國邊境流動,居住在了草原突厥國控制的區域。 這些流民和難民,時間長了,便漸漸聚居在一起,形成了規模和氣候。 在草原突厥國大夏邊境,此時有一座城市,人口達到了二十萬。這里居住的,大部分都是大夏人! 而控制此地的,是一個大賣國賊。 他名叫宗正卿。 宗正卿本是大夏東山郡的一個落魄書生,幾次應試不第,家產卻被他花的精光,加上有村子里的富戶欺負,他深感社會不公,就一怒之下,投奔了草原突厥國。 到了草原突厥國,他一開始也吃不開,但很快他就接觸到了一個好東西。 拜月教。 沒錯,就是紅衣女子的拜月教。 拜月教在流民難民中,傳播速度極快。這些走投無路之人,特別容易信奉拜月教。流民難民到了這里之后,安定下來,依舊信奉拜月教。 宗正卿作為一個讀過書呢秀才,扔到大夏當然屁都不是。但他在這流民遍地的一畝三分地,一個秀才,絕對是一個寶!于是,宗正卿很快被流民頭目看重,成為了類似狗頭軍師的存在。 然后,宗正卿并不滿足與現狀,他很快敏銳發現了拜月教的價值,此時,紅衣女子等拜月教高層,在忙著在大夏搞事情,對于這些大夏流民,重視不夠,沒有派出官方的使者來主持局面,這給了宗正卿可乘之機。 宗正卿立即改信了拜月教,并自任為這里的第一代的拜月教教主。 當然,這對于正宗拜月教是一個笑話,這里本就是逃亡草原突厥國的大夏流民,根本不會去計較什么正統不正統! 宗正卿作為一個秀才,無論是知識、見識和口才,都碾壓那些泥腿子村長,所以他幾乎只用了一年,就控制了拜月教,并將拜月教發展成為了實際控制這里的官方宗教! 他這個曾經落魄的秀才,成為這里的大夏人實際控制者。 當然,官方統治者,自然是草原突厥國人,可汗就經常來這里視察。 但宗正卿作為賣國賊頭目,很會卑躬屈膝,使用各種花樣,撩的可汗心花怒放,認定他是個老天爺賜給大草原突厥國的大才,絕對不能多得的天才。 正如同狼作惡,需要狽,虎害人,需要倀鬼,這矢志征服大夏、讓草原突厥國昌盛萬年的可汗,與立志報復大夏、的宗正卿,簡直一拍即合,狼狽為jian,在一起抵足而眠、連夜深談。 宗正卿作為一個大夏賣國賊,非常熟悉大夏的人文地理情況,對可汗提出建議“目前,大夏的國庫空虛,對各國只有防守姿態。越是如此,越不能讓大夏安心發展,否則一旦大夏工業基地成功,財源滾滾,滅了那些小王朝,大夏便可從容抽調精銳,將軍力放在邊境,對付大草原突厥國。此時,我們最該做的,就是讓大夏顧此失彼!我聽說魏國的皇帝大汗,有意與大汗聯手,一起夾擊大夏,此乃天賜良機??!” 家賊難防,很多大夏的機密,可汗都沒看透,卻被宗正卿這個內jian,看得一清二楚。 作為一個有文化、有抱負的賣國賊,宗正卿這一招“聯合魏國皇帝,夾擊大夏”的提議,簡直惡毒到了骨子里。 他看的出,大夏此時正在轉型的關鍵時期,如同黎明前最后的一抹黑暗,如果大夏挺過去了,工業基地成功,則大夏的財政危機這最大的內憂,便可從容度過,女帝和柳川便可騰出手來,專心對付外患。 決不讓大夏復興! 作為大夏的人生輸家,宗正卿對故國大夏怨念極深,恨不得大夏馬上垮掉! 可汗正在發愁,連年入侵大夏,卻被打的滿頭包,該如何走下一步棋,聽到了宗正卿的全盤對策,簡直如聞,飄飄欲仙。 他狂笑著對宗正卿說“你很好,很聰明,不要再做邪教教主了,跟我去王庭,我要提拔你做軍師!整個大草原突厥國的軍師!” 于是,宗正卿的人生境界再次提升。 他由一個賣國賊頭目,一躍成為可汗身邊的軍師!草原突厥國人的大軍師! 此后,可汗對他言聽計從,無有不依。宗正卿一步登天,身兼大賣國賊和草原突厥國人大軍師,自然是志得意滿。 在他聽說了柳川利用草原突厥國人,在工業基地建設的消息,便偷偷安插了一些內線在工業基地,監視工程進度。 但大大出乎宗正卿的意料,根據探子內jian匯報,工業基地的建設和工業基地速度極快,幾乎只用了半年,就已經初具規模,且吸引了草原突厥國、魏國、林氏王朝,以及一些小王朝等各國,前來貿易,十分繁榮。 宗正卿眼睛發紅了。 他對大夏怨念那么深,大夏怎么能過得那么好? 一定要破壞大夏的工業基地! 這才有了宗正卿向可汗獻計獻策,要大草原突厥國派出商隊,前往工業基地的計劃。 他這一招,其實暗含了很多惡毒后招。 特穆爾托是宗正卿在草原突厥國人中選中的,罕見的聰明詭詐之徒。宗正卿讓他當商隊領袖,還給了他三個錦囊妙計,三個妙計一一用出后,絕對能將大夏的工業基地,搞成一團糟! 宗正卿矗立在一座山巒的高處,凝望工業基地方向,露出豺狼般的冷笑“柳川,你想用工業基地,讓大夏富強起來?嘎嘎,可惜我這個不第的秀才,會讓你的成就毀于一旦,讓你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