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走著!
(書友群:537618645作者微博:若飲三千,歡迎各位觀眾老爺圍觀拍磚?。?!本作者絕對是寫小說里長得最帥的,長得帥的里寫小說最好的?。。。。。。?/br> “都等著呢諸位,將軍怎么稱呼?” 木三千收拾了行囊從玉柱峰上下來,臨走還是胖師侄呂子皎最仗義,一路給送到了神道下牌坊口。 老遠木三千就瞧見了李顯留下的六百近衛都三五七八個圍在一起烤火取暖,南地濕寒,這些人雖然不至于經受不住但心里也厭煩的很。誰樂意沒事兒杵在冰天雪地里挨凍受餓。 “呦呵,您就是咱們陛下欽定的傳令使大人?” 穆歸云心里不痛快,嘴上也跟著不氣,斜眼瞅了木三千兩眼,愣是連屁股都沒挪一下。 “大人可不敢當,為陛下分憂而已。這一路上還有勞將軍辛苦,小道心里實在過意不去啊?!?/br> 木三千看見這五大三粗的黑將軍面有不悅,心里頓時就想到這人在廣陵軍里估計也少不得受排擠。一個時刻把情緒掛在臉上的人,能吃得開才怪了。 “好說!本將軍穆歸云,小道長怎么稱呼?”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木三千一上來就示弱討好,穆歸云五大三粗一介匹夫,也不好意思再跟木三千計較。 “木三千?!?/br> 跟穆歸云打過了招呼,按著師傅的意思第一站要去西蜀劍宗,與穆歸云說過之后他也沒有疑義,畢竟是皇帝下令一切但憑傳令使吩咐。 于是六百人的輕騎隊伍整裝往西出發。 李顯皇帝并沒有把東海武道會的日子給掐死,畢竟江湖里幾大宗門相隔甚遠,來回折騰光是趕路就要耗費不少時日,一年之期,大可以放下心來。 六百兵甲齊整的隊伍,就算慢慢的閑逛也挺有聲勢了。 木三千退了武當道籍,不穿道袍而是著了一身青色素衣,李琦臨走也沒有刻意告知,所以穆歸云只當木三千還是武當門人。 “這六百輕騎軍容整肅,一看便知穆將軍統兵有方,想必在廣陵軍里穆將軍也是身居要職地位頗重吧?” 一行人出了武當地界在官道上悠悠前行,木三千坐在馬背上跟穆歸云齊頭并進。 穆歸云看著身邊這個年輕人越想越不是滋味。都他娘的是廣陵騎軍,憑什么老子就得留下來伺候一個毛頭小子游山玩水? 再看身旁騎在馬背上神情悠然的木三千也愈發的不順眼。 在武當修習六年,跟著師傅師叔學了一套拳法,又自己東西的拼湊了一路劍法,內功倒是沒怎么練過,山上的人幾乎都說自己完全用不著費那個心神。所以別看木三千憑一己之力就能滅掉了藏龍嶺上的整個山寨,但自己實力究竟如何他心里也沒啥底,按說明理中境該有了的。正在心里盤算著現在下了山,還好死不死的接下了仇家給的差事。 李顯李家,那可是站在啟元巔峰的姓氏,想要找他們的麻煩還真得好好掂量掂量,就算自己還有個兇名在外的外公也不成。說到外公安祿山,也不知道這六年西河州局勢怎樣。 但既然自己還身在啟元,也有個傳令使的身份,那就好好的做一把官老爺,這點木三千還是很自信能手到擒來。 心里有了計較,木三千就騰出了空來,卻瞧見穆歸云臉色無比陰沉,像是哪個不開眼的會趁著他不在家中霸占了他的妻妾一般。 于是木三千就笑呵呵的跟穆歸云搭話,傳令路上畢竟很多瑣事還要靠他來出力。 聽見木三千詢問穆歸云眼皮都沒抬一下。見面第一次套是禮貌,一直都出言恭維可就是阿諛奉承的嘴臉了,穆歸云向來不屑,鼻子里哼了一聲才回答道。 “那是自然,老子帶出來的兵沒一個是慫蛋軟包!比什么典楚雄官之流強多了,他們也就敢拿帝沙那樣的軟柿子捏一捏,若是日后讓他們去跟北疆人硬碰硬,肯定要嚇得第三條腿都打顫!” 帝沙國處偏遠兵防虛弱,雖說被人罵是軟柿子可木三千也不生氣。 “那如此說來穆將軍在廣陵軍里肯定極為受倚重咯?!?/br> “那是自然!” 穆歸云眼珠子轉了轉咬牙說。 “原來皇帝陛下跟廣陵王都如此看重此次東海武道會,特意讓穆將軍負責小道的安危?!?/br> 木三千饒了幾圈又饒了回來,穆歸云勉強點頭承認。 —————————————————————————————————————— 太和宮暖閣里。 姚簡孫興俞大海幾位老早就散去的師叔祖又神不知鬼不覺的回了暖閣。 張銘鈞坐在榻上以手扶額,看起來愁容滿面。 “早就知道師傅讓我做掌教沒安好心,武當百年興衰門人榮辱,有這些牽著絆著,我這個掌教就跟被捆起來手腳一樣,肺都快給憋炸了?!?/br> “師弟辛苦?!?/br> 姚簡為煉丹藥經常下山云游,雖說也是武當老一輩,可還真沒過問過武當太多事情,這擔子全都壓在師弟身上,不止是姚簡,其他幾個也都心懷歉意。 “師弟能者多勞,再說了,咱們武當的掌教之位向來都是一代傳一代,你被師叔帶上山來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你會坐上這個位子?!?/br> 孫興也在旁出言勸慰。張銘鈞的脾氣他是知道的,方才忍著沒把李顯一腳踹下臺階,已經是給他面子了。 “不過師弟啊,三千是你徒弟,可他現在為了武當上下門人言明了退出道籍,又接了李顯的旨意傳令江湖,就算他不是帝沙的皇子咱們對他也虧欠太多啊?!?/br> 俞大海平日里對木三千關注有加,在他看來木三千就跟掌教師弟年輕時幾乎一模一樣。 “這點我倒沒有太過擔憂?!?/br> 張銘鈞把浮塵放在一邊,伸手撓著腳底板。 “文空和尚看人比我準,他說種子已經種下,其他的就順其自然,三千這趟游歷不管打著什么名號都不礙事,只不過李顯皇帝在這個時候搗鼓出來東海武道會,看樣子江湖里終究也要被扯進廟堂圖謀的爭奪漩渦?!?/br> “張師弟幾年前就來信,從帝沙一事開始到現在的武道會,皇帝已經暗中準備了六年,江湖比起朝廷來就是一盤散沙,只怕這次會兇多吉少啊?!?/br> “咱們修道之人所求不過清心寡欲超脫世外,到頭來還是沒人能置身事外?!?/br> “逍遙也不行么?” 孫興忽然問道。 “這輩子都難逍遙咯?!?/br> 張銘鈞在幾人之中修為最深,但境界卻在知命上一直止步不前,所以張銘鈞也逐漸心灰意冷,不再去刻意的耗費精力去追求那虛無縹緲的逍遙境界。 “給安王爺知會一聲吧,三千這趟傳令江湖之后,邊境也要有動靜了?!?/br> “知道了?!?/br> 俞大海應了一聲之后就轉身離開。商榕下山走了,他也忽然覺得有些悵然若失。 “再給張師弟傳個話,就說讓他看看能不能告老辭官,太安城現在可一點都不平安?!?/br> 張銘鈞望著北方太安城的方向,張福興師弟去了太安城替自己做國師也有近十年了,不知道張師弟身子可還硬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