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誰上誰下
和往年一樣,除夕前三天,葛佳宛飛去陪葛梵過年。她剛到,小鎮就下了一場雪 葛梵怕她膝蓋疼,把室內的暖氣開到最大。過了一會兒,她連連喊熱,跑上樓去換衣服,進房間后,卻是拿出手機,先給顧湛報了平安。 這次回來,她沒有關機。 葛佳宛等了等,沒等到回復,剛準備下樓,看到衣柜芳邊多了只小箱子,她便跑到樓梯口問葛梵箱子里是什么東西。 葛梵說,是她小時候的照片。 七年前匆忙遷移過來,很多東西都沒帶,葛佳宛以為相冊早就丟了,沒想到還在。她打開箱子,里面全是相片,不止是小時候的,連她初高中時期都有留影。 以前高中時流行厚厚的平劉海,她也不落俗套地跟了風,但又想與眾不同,咔嚓一剪,就把過了眉毛的劉海剪去了一半。剪完后,她把手松開,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 太丑了——劉海長度只占了額頭的三分之二,有幾根還因為技術不到家炸了起來 如果葛佳宛沒記錯,她當時就是頂著這個狗啃一樣的劉海去參加顧家宴會的。 短短的劉海,長長的頭發,她穿著紅裙子,臉上什么也沒擦。 葛佳宛翻了好多頁才翻到那天的照片。 這是她和顧湛認識以來唯的合照,于當日宴會結束后攝影。她那會兒還在發育,個頭不高,被安排站在最前排,左手是葛梵,右手是顧湛,她笑得比誰都開心。 顧湛也在笑,淺淺的,隨意站著,手插兜,雙腿長得快出畫。 葛佳宛當初正是靠著這張圖考上的源大 地質是為顧湛所學,目的是為了和他產生交集—— 然后他們就真的有了交集。 七年前,她作為源大的學生團隊成員之參與顧氏投資的巖礦環保項目,為期 月,研究地定在沅溪嶺,一個群山環繞的地方。 沅溪基地是早幾年就建好的,不比城里,但該有的都不會缺。接送大巴停下時,除了“網吧”給人帶來的驚喜,還能聞到燒烤攤營業的香味。 離佳宛第一次來,新鮮感取代了顛簸路的倦意。天完全黑了,她跳下車,看到幾棟只亮了三兩盞燈的建筑物,破舊得像危樓。身邊已經有人開始抱怨,姑不作聲,對這些早已做好準備。 就是不知道顧氏那邊的人做好準備沒 葛佳宛轉過身子,遙望很久都沒等到接送顧氏隊伍的那輛大巴。 "佳宛,快來集合了。 “哦,就來。 葛佳宛到第二天才從學姐那里知道,昨晚顧氏的那班車半路拋錨,折騰到了半夜才抵達基地。 “那他們一會兒還能跟我們一起進山嗎”她 學姐聳聳肩,“誰知道呢,應該是不行了。 葛佳宛惦記著這件事,還想問多點,余光一閃,突然看到一道高大身影向小食堂走了過來。 基地設施簡陋,小食堂小得名副其實,葛佳宛在排包子的隊,前面才十來個人,到她這兒都快擠出門口。 眼看著那人就要向自己走近,葛佳宛手一抖,飯卡掉下去,她忙蹲下身子去撿,卻有人比她更快,先碰到了飯卡。 對方很高,即便彎腰,也能給人帶來壓迫感。 葛佳宛鼻翼輕輕地動,聞到了他身上的味道,是皂香,來自那只修長干凈的手。 “給你。 是顧湛。 3щ點Pо18.¢㊣Μ┆ 葛佳宛想過很多次和顧湛在基地碰面的場景,甚至還私下演練過無數次打招呼的方式。 在這一刻,她全忘了。 她只記得抬頭,愣愣地看著他,什么動作也沒有,跟啞巴一樣。 許是她太傻,顧湛先笑了。 他說:“葛佳宛,你長大了。"—— 每每回憶這段往事,葛佳宛都會臉熱得想鉆地縫。 她當時的反應實在太傻。如果可以重來,她定會趕在顧湛之前先叫出他的名字,落落大方的把他當成一一個久別重逢的朋友,左右不能那樣青澀羞赧,少女心思一覽無遺。 可惜,世上從來沒有后悔藥可食。 從第一次見面、第一次重逢,他們就把誰上誰下這個問題蓋棺定了論。 葛佳宛嘆了聲氣,把相冊收好,決定回赫城后就同顧湛拍一張合影。 只是顧湛一直沒有回復信息。 葛佳宛當他沒看到,直到除夕那晚,她給顧湛打電話,想祝他新年快樂,卻收到關機提示。 她才知道,出事了。 顧湛不可能會無緣無故玩失蹤的。 懊惱自己反應遲鈍,葛佳宛忙上網搜顧氏新聞,什么也沒搜著。也是,真要出事了,顧氏公關怎么可能會任它流言放肆。 網上沒有消息,那就給華清打電話。 再無心思考打不打擾的問題,華清接電話的第一時間,葛佳宛開門見山:“你們顧總哪兒去了" 人在外面,手機沒電,慢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