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分歧
多了一張嘴,徐輝一時不知道該怎么辦,完成學業也需要花錢,他甚至萌生了退學找份工作的打算。 就在他萬般無奈,寫下退學申請的時候,室友給他帶來了好消息。 經學校綜合評估,徐輝滿足領取助學金的條件,金額是五塊大洋。 “這……” 徐輝眼中淚光閃動。 類似的事很多,三萬七千塊一共惠及了上萬名學生。 在京城西直門一處小院,林長民頗為感慨。 他的對面是一名五十來歲的男子,身材消瘦,須發已經有些花白。 “長民,你做的大好事啊,聽你這么說,我倒是很想見見這位吳斌?!?/br> “任公,他可是個奇人,記得第一次見到他是在船長室,他給我的印象就是桀驁不馴,當時船長布朗說了幾句辱華的言語,小伙子立馬炸了,揚言要讓船長布朗見識一下中國功夫?!?/br> 林徽因正在給兩人倒茶,借機插了一句道“還不止呢,他還會寫新詩,一首《水手》,道盡自強不息,風雨不阻?!?/br> 任公即是梁啟超,梁家和林家是世交。 梁啟超文學素養很高,聽說新詩也是心癢得很,忙叫林徽因默寫出來。 “苦澀的沙,吹動臉龐的感覺。 ……” “白的很,寓意卻很深刻,可以說是佳作?!?/br> 梁啟超點評之后,又對林徽因說“徽音,你和思成去美國賓州大學留學的事,已經安排差不多了,賓大那邊已經出了接收函,這些日子就可以準備了?!?/br> 林長民自顧喝茶,他對梁思成很看好,并不反對兩人走到一起,不過兩人具體走到哪一步,他還是尊重女兒的想法。 吳從之是林長民的助手,此刻他走進院子,拿了一疊文件遞給林長民。 林長民自嘲道“我發現現在比我當國府議員還要忙,你看,好好的一個上元佳節,也是公務不斷?!?/br> 梁啟超及林徽因皆笑而不語,大家都能看的出,林長民這是樂在其中。 林長民打開文件,看到第一頁面色漸漸凝固下來。 梁啟超問“長民,可是有什么難事?” 林長民搖搖頭,將手中文件遞給梁啟超,說道“大難事,這新辦中小學的事還沒有落實,新的任務又來了,小吳這是要把我當成馬來使啊?!?/br> “十萬美元興建留學生外語預備學校; 成立基金會; 每年投入不少于三十萬美元……” 這每一條都是大手筆啊,梁啟超不禁問道“長民,吳斌這個人是不是很有錢?” 林長民知道吳斌在美國有一家巨能電池廠,他還有一個實驗室,不過實驗室是個燒錢的東西。 梁思成適時走進來,手里拿著一份報紙。 “父親,吳斌可不僅僅是有錢,他在學術上的成就同樣令人景仰!” 林長民和林徽因在美國時,吳斌發表的邏輯門和電子計算機論文的事僅僅局限在學術圈,經過四五個月的發酵和紐約大學新聞發布會的召開,現在已經流傳到大華。 梁啟超一把奪過梁思成手中報紙,戴上老花鏡,頭版頭條寫著“大華的驕傲,記留美華人吳斌?!?/br> 過了十分鐘,梁啟超慢慢收回老花鏡,喃喃說道“思成、徽因,我決定了,我要和你們一起去美國,順便治治我的病……” …… 吳斌在離開華盛頓時,和林長清有過一次交談,雖然說目前政治環境不好,但在滬市,t津已經半島的租界,商業發展還是有他的生存土壤。 說起來也真是諷刺,堂堂大華的領土,在此時做生意,還需要租界外國人保護。 “這軍閥狠啊,老百姓養雞還知道雞下蛋了再取,這些短視的軍痞是直接殺了雞取蛋,你說這工業能搞好嗎?” 吳斌知道,民族工業的發展在兩三年后會迎來春天,1927年到1937年,是民國民族資本發展的黃金十年。 吳斌有些心動,是不是該提早布局,如果以美資資本的形式進入大華會怎么樣? 要搞就要搞重工業,目前大華的重工業基礎薄弱,僅有的鋼鐵廠還是洋務運動的時候,清庭所辦,每年的產量也只有區區千噸生鐵,和老牌帝國動輒百萬噸級別的根本不能比,相應的配套也需要新建,這筆投入很大,吳斌需要和盧卡斯商議一下。 回到紐約,華府的律師團隊已經開始和甲骨文談判,因為確定了大方向,整個談判過程很順利,不過在人員參與上,華府提出異議。 項目屬于保密狀態,所有人簽署了保密協議,在人員控制上,華府只允許甲骨文公司出五個人,課題組的其他成員必須由華府自行安排。 “jake吳,你是知道的,華府肯定不會允許大華科技人員參與?!?/br> 吳斌擺擺手說“好吧,那我也只能退出,因為我也是大華籍科技人員?!?/br> 布恩皺眉說道“jake吳,這不一樣,你知道的,這個項目屬于絕密,華府能同意甲骨文參與已經是上帝保佑,我想你應該適當退步一下,畢竟大華的科技人員起不了什么作用?!?/br> 吳斌笑道“布恩先生,華府把這個項目立為絕密本來就是個糟糕的決定,或許你可以轉告一下總統先生,電子計算機是個浩大的工程,參與的人越多,離最后的目標越快?!?/br> “jake吳,你這是什么意思?” “布恩先生,我們大華有句古語,叫掩耳盜鈴,就是明知道的事還裝著不知道,現在全世界都在研究電子計算機,美利堅如果因為項目是否保密而耽誤時間的話,我想英國人會很感謝你們的決定?!?/br> 布恩沉默不語,他不知道英法是不是在研究,但他的直覺告訴他,事情或許不是那么簡單。 “好吧,jake吳,我會把你的意見轉告給總統先生,畢竟我們今天達成了專利轉讓協議,我們還是有收獲的,難道不是嗎?” 吳斌點點頭,對于合作參與人員他不會妥協,本來這個項目就是為了培養一部分大華電子學方面的人才,如果達不成這個目標,那甲骨文也沒有參與這個項目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