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21 章
實務,只記得光東宮一個小小的良媛,每日分例里便有十個雞蛋,諸如這般品級的妃嬪在宮里比比皆是,一日要耗費多少,一月又要耗費多少,宮里每月光雞蛋一項支出,就得不少銀子。 他覺得這雞蛋太貴了。 記得當時那個太監對他說,說下這雞蛋的雞都是用上等谷米喂養,喝得是山泉水,吃得是最好的糧食,為了給貴人們補身,每日還要喂上等的yào材不等,因此才是這個價。 當時他沒想太多,只當就是如此,如今看這市井之中一個雞蛋不過一兩文錢,還是百姓從自己嘴里摳出來的,只想到四個字——民脂民膏。 當然,太子也想到宮里的貪腐之事,歷來宮里就少不了有些欺上瞞下坑蒙拐騙的奴才,禁都禁不住,內務府藏污納垢,他也早有所耳聞,卻沒有什么比這一次讓他更有直面沖擊感。 一個雞蛋的價格敢往上多翻一百多倍,那其他別的呢? 太子有一種渾身冰涼之感,眼前閃過這一路行來,那些地方官極盡奢靡設宴款待,還有送上的那些古董字畫。 一個知縣年俸祿不過七十多兩,一個四品知府年俸祿不過三百兩,可他們隨便送一副字畫便價值千金。 銀從何來? 不過還是民脂民膏。 看著這菜市里多數都是洋溢的笑臉,太子突然有一種不是滋味的感覺,就像是赤身luo體站在這大街上。 也因此接下來,他顯得異樣沉默。 盤兒觀察到這一切,突然想起的竟也是建平帝登基后,大力整頓內務府貪墨之事,所以也算是心有靈犀吧。 可同時她也想到建平帝登基后,因大力整頓貪官污吏,以至于沒少被人罵做心狠手辣,毫無憐憫之心。歷來這世上最殺人不見血的就是文人,而恰恰也是這一幫人當著官,所以口誅筆伐全由他們。 建平帝年輕的時候,名聲并不好,還是后來慢慢上了年紀,手段變得更圓滑隱忍,這一切才漸漸有了改善。 因為這檔子事,菜市自然逛不下去了。不過東西也買的差不多了,一行人就往回走。 盤兒笑著跟太子說:“其實咱們南方的普通百姓日子挺好過的,地方富裕,連帶百姓的日子都好過。一年有兩季稻,就能收成兩次,就好比方才那老農,也就農閑時出來做做小生意貼補家用,一年的收成加這些零碎也是夠嚼用的?!彼@是有意開解他。 “兩季稻?” “第一季是三月種,小暑收,第二季是大暑種,十月收。不過據說好像得氣候溫暖的地方才可以,北方是種不了的,所以我聽說南方的百姓日子比北方百姓好過許多?!?/br> 太子陷入沉思中。 這一切都是他以前從沒接觸過的,百姓以何為生?自然是種田,可怎么種,他并不知曉,他只知曉百姓種了田,是要繳苛捐雜稅的,朝廷只管收稅,而這些東西到了他的眼前,則是一個個數字。 這些數字是由何變來,為何偶爾會多,偶爾會少?下面報上來某年某地旱澇,上面只用管——哦,該免賦稅了。 卻從來沒有想過,為何有些地方豐收,有些地方歉收,為何歉收,什么原因造成,可有補救的方法? 在今天以前,太子都有信心自己日后若是登基,一定能當個好皇帝??涩F在他卻猶豫了,他自詡學富五車,通古博今,實際上不足的地方太多太多。 不過同時他也是慶幸的,因為他的發現的早,還有補救的機會。 他突然覺得今天這個菜買的不錯,以后可以多出來買菜。 作者有話要說: 雞蛋的事有實例的,清朝什么時候不記得了,應該是末期,好像是哪個王府還是宮里,雞蛋一個二兩銀子。這里縮小了很多,因為面面也覺得二兩一個的雞蛋太貴了,太不可思議了,不過事實證明只有你不敢想的,沒有人干不出來的。 第47章 就在太子陷入深思時, 盤兒也在想一個問題,她到底要不要多說幾句話。她知道太子會專門微服私巡來到揚州, 必然有其目的。 什么目的? 揚州除了鹽, 大抵也沒什么事值得堂堂一個太子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