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39 章
準找到了目標,拿起相機,錄影機,鏡頭對準被一大群人簇擁著的少年。 少年從他們的鏡頭前經過。 可惜地是,由于角度問題,再加上法院的工作人員或有意或無意的遮擋,他們的照相機,錄影機只能捕捉到少年的側面。 在泛灰的天色下,驚鴻一瞥。 記者們只能以鏡頭目送少年坐上停在距離他們十幾米開外的車,再目送著三車頭也不回,直到三輛車消失,法院的工作人員才撤銷警戒圍欄。 那陣仗,排場可以媲美外國政到訪。 問題是,這是法院。 與其說這是開庭,倒不如說是走走形式。 十點,摩爾曼斯克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言人稱:他們在有關人員的監督下完成了1.18號科拉港車禍的審訊,車禍肇事者因年紀未滿十八歲當庭釋放,肇事者留下書面保證,會在這次車禍事件吸取教訓。 新聞發言人還公開了肇事者和受害者家屬的和解書。 都這樣了,還能說什么。 數小時后,摩爾曼斯克幾家主流媒體在頭版撰文:黑發少年安靜地從正義女神雕像下經過,面容冷峻。 至此,1.18科拉港車禍塵埃落定。 這起車禍還有這樣一個小chā曲,當天記者在法院拍到五十六秒視頻在短短三天內播放量突破一億,播放量還在不停飆升。 不少人重復看這段視頻,重復看這段視頻的為年輕女xing居多,這是為什么呢?一些人說不出所以然來,一些人支支吾吾,極少數人倒也干脆:美感。 美感? “雖然看不清楚肇事者的五官輪廓,但他的一舉一動就像是街頭藝術,特別是他從正義女神雕像下走過,我能充分體會到媒體選用的標題,面容冷峻,那一幕讓人聯想到萬丈繁星的夜晚,廣場上俊美的大理石雕塑低頭輕吻愛慕者放到他腳下的紅玫瑰?!币晃粦騽W院的女學生侃侃而談。 這名戲劇學院女學生的話讓很多女孩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來是這樣,對,是美感。 嗯,美感。聽起來挺像那么一回事,但姑娘們一定打從心里不愿去承認,這些美感建筑在那輛幾千萬的豪車、簇擁的律師團上,以及對驚鴻一瞥的年輕異xing的美好想象上。 她們忘記了幾天前,她們還在網上長篇大論表達了對肇事逃逸者的不滿和討伐。 現在,她們又以一種理所當然的態度對質疑她們立場的人說:“他還是一名未成年人,而且,他不是投案自首了嗎?他認罪態度良好,更有,受害者家屬都原諒他了,我們又有什么理由揪著他不放?!?/br> 這話也對。 少年走出法庭的視頻顧瀾生也看了,而且,他也不僅看一次,不是為了體會所謂美感。 第一次看時,他是有一點點認同姑娘們說的,的確,從正義女神雕像下走過的修長身影姿態從容優美,看起來一點也不像是在拘留所住了幾天的人;第二次看時顧瀾生開始覺得那抹身影似曾相識。 第三次看時,心里隱隱約約有了一個想法,為了印證那個想法,顧瀾生又看了幾遍,但最終還是沒能得出所以然來,法庭外的身影看起來和冰球館的少年身形十分相似。 接著,顧瀾生用“這一次,不可能再有那么巧的事情發生”理論否定了心里的想法。 這世界上身形相似的人多的是,以及,哪有那么巧合的事情,這種巧合都可以媲美,剛剛走出商店,一顆隕石就擊中你頭部的幾率了。 也許,那起車禍事發時,冰球館少年說不定和他的g罩杯在旅館房間里翻云覆雨。 二月下旬,顧瀾生和維多克通話時,關于科拉港的那起車禍俄羅斯小伙似乎已經忘得一干二凈,他語氣激動提及他得到前往圣彼得堡演出的機會。 看來,那座城市已經忘記了那名叫杜立新的中國留學生。 這晚,顧瀾生又夢到科拉港,電車繞過科拉港,描著藍色眼線的眼眸在淡淡瞅著他。 凌晨,顧瀾生打開冰箱,約翰喜歡把煙放在冰箱里,對外號稱煙是他室友的。 顧瀾生拿了半包煙回房間,在煙霧繚繞中從抽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