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好日子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本宮又活了、重生之農村媳婦的奮斗日常、四爺嫡妻種田記、春嬌、嫡寵妾、妃偷不可、BOSS蜜令老公楚楚動人、卜樞事件、富妻盈門、丫頭的冷酷少爺
馮玉姜捂了一大袋鹽豆子,下了一瓷盆的鹽豆蘿卜干。 蘿卜切成塊兒,放進鹽豆子里,加上鹽拌勻,就成了鹽豆蘿卜干了。蘿卜的清新搭配上鹽豆子的鮮辣酵香,爽口又開胃。 紅蘿卜清甜,青蘿卜脆爽,不過當地人下鹽豆子基本上都是用紅蘿卜。馮玉姜加了一小半的青蘿卜進去,紅蘿卜皮紅rou白,翠綠的青蘿卜夾雜在其中,拌上鹽豆子,看起來更加養眼了。這種搭配法,她上輩子見人家弄過,人家弄的時候還加了紫紅的紅心蘿卜,更有賣相,可惜紅心蘿卜馮玉姜家里沒有。 馮玉姜把這創新的鹽豆蘿卜干腌了幾個小時,自己嘗了嘗,覺得不錯,又招呼幾個孩子來嘗了,都說好看又好吃。 馮玉姜第二天一大早就把這鹽豆蘿卜干端到了攤子上,這東西,畢竟是最合當地人口味的,果然很受歡迎。老何早上吃了鹽豆蘿卜干,中午便帶來了一個新客人,直說就為這鹽豆蘿卜干來的。 “以前在家里我女人也做這東西,你這鹽豆子做的比我家里的還要有味兒。好吃,好吃得我都想家了?!?/br> “好吃就多吃,這個不加錢的?!瘪T玉姜笑。 客人就著油煎包,整整吃了一小碟子,又說:“不過這鹽豆蘿卜干,還得是煎餅卷著吃才最夠味,你這有沒有煎餅賣弄點來賣?!?/br> “你想吃煎餅明天我給你帶?!?/br> 第二天,馮玉姜果真帶了一疊棒子面的煎餅來。 那個客人就著蘿卜干,喝著丸子湯,一口氣吃了三大張煎餅,滿足地摸著肚子問:“一共多少錢” 馮玉姜說:“這煎餅也就是自家吃的東西,算了吧,怎么好要錢” 客人說:“那不行,太客氣了,那以后叫我怎么好意思再來吃” 馮玉姜最終按燒餅的價錢收了煎餅的錢。 老何帶來的新客人聽說姓徐,是開大卡車的,話里話外聽著還是車隊長。他后來便經常來吃飯,為人開朗爽快,馮玉姜不忙的時候,他就跟馮玉姜東一句西一句地聊家常。 “大嫂子,你這攤子什么都好,算是解決了我們好些人吃飯問題,就是有一樣不好?!?/br> 馮玉姜趕忙問:“哪樣不好” “你下晚及早八早地就收了攤子,我們晚上收了工想喝個丸子湯,吃點小咸菜弄兩盅小酒,都找不到地方去?!?/br> 馮玉姜笑。 “我家里還有小孩呢,再說這離家還有三四里路,我晚上沒法子賣呀!” “這鎮子上,連個可心的飯館都沒有?!崩虾尉捅г?。 馮玉姜說:“那不是有一家子飯館嗎人家還是公家開的呢!” 徐司機接過來說:“什么公家開的,別提了!那也就是你們公社里頭招待招待來人啊什么的,平時還兼做公社的食堂。那營業員,臉比豬臉還難看,架子比縣長還大,估計又是哪個干部的家屬。菜也不好吃,貴不說,那鹽擱的,齁死人,咱幾個去吃了一回,可不想再去了?!?/br> 幾個正在吃飯的客人一起哄笑,馮玉姜手里包著包子,聽了這話忍不住也笑。 老何說:“我說大妹子,你這又是油煎包子,又是煎餅、丸子湯,你還不如直接開個飯鋪子呢?!?/br> 開個飯鋪子馮玉姜心里動了一下,開飯鋪子,聽起來怪能行的,真要開起來,她也算有了自己的一份長期營生。不過 “我這人笨,也就是做個煎包燒個湯,跟人家廚子不能比的?!?/br> 老何說:“就是個小飯鋪子罷了,弄干凈點,家??煽诰托?,也不是人家那大飯館。這鄉下旮旯里,也不指望著能招待什么有錢的大客人,就像我們這些人吃個飯墊吧墊吧肚子,肯定過得去。旁的不說,就你弄的那些小咸菜、鹽豆子,就能留住不少人!” “我吃著你這包子、丸子都蠻有味兒,不比飯店里差。咱這些人也吃不起什么大菜,要炒菜的少,也就是吃個包子喝個湯。開飯鋪子,你晚上也能賣一頓,還省得你天天推著爐子鍋子什么的來回跑?!毙焖緳C也跟著說。 馮玉姜笑笑。幾個人也就那么隨口說說,倒也沒指望馮玉姜一定能開成飯鋪子。他們吃了飯走了,馮玉姜看看晌午偏西,吃午飯的這茬客人過去了,便滅了爐子,收拾好家伙什裝上手推車走家。 開個飯鋪子,到底行不行呢 馮玉姜一路尋思著。開個小飯鋪子,屋子好找,剛剛八十年代初,這街上的店鋪還少,位置合適、能當店面的屋子很容易賃到,價錢由著要也不會太貴的。那些屋子閑著也閑著不是 單做些家常飯菜,她不愁,上輩子這輩子,怎么說也做了好幾十年的飯了,她自信起碼入得了口。 孩子呢 二丫、剛子可以轉到鎮上來上學,也方便照顧,甚至還能幫把手。難安排的是小五,小五怎么帶 反正小五現在還不會走路,可以放到窩子里去,不怕摔不怕碰的,這樣的話她自己能帶小五。 窩子,是莊戶人沒工夫看孩子的一項創造, 專給那不會走路的小娃娃用的。把那大半米深的長筐里四周鋪上麥草,墊上被褥,長筐中間形成了一個容得了小娃娃躺下的窩兒,小娃娃或躺或坐,就被限制在窩子里,雖然有點局限了孩子,但倒是安全好用。相當于今天的童床,比不上童床漂亮罷了,但實用性一點也不比童床差。 反正飯館忙的時間集中在早中晚,那時候學校正好放學,二丫和剛子也能幫著看一下,旁的時間她自己能抽空看顧小五。 馮玉姜越想越覺著能行,她甚至開始興奮起來 她要是帶著孩子來鎮上開飯鋪子,大人小孩再不用跟鐘母碰頭磕臉,不用整天聽鐘母數雞罵狗的了。鐘繼鵬就算隨他去,想住哪兒住哪兒,他回老宅住更好。那鐘母,就留她一個人在老宅里霸天霸地成神仙好了! 馮玉姜這兩天心十分地好。 她一邊賣包子,一邊留心打聽了賃屋子的事。馮玉姜看了幾家,最后選中一戶人家閑置的宅子。這家人原先在鎮上有工作,后來調去了縣城,這里的宅子舍不得賣,說是留著回來養老。馮玉姜去看過了,那宅子半舊不新,也比較寬敞,里里外外還算干凈。 這宅子屋子好就好在離修路的運料場不遠。二進的院子,前屋三間,是個通間的敞屋,正好用來做飯鋪,后邊屋子也是三間,東邊兩間是里外間,中間的外屋帶著東耳屋子,西頭是一個單間。這后邊,正好給她娘幾個住。 價錢比馮玉姜預算的高了不少,不過正合適她用,所以馮玉姜便也不計較價錢多點少點了。 馮玉姜自作主張安排得都差不多了,才開始尋思怎么跟家里說,關鍵是不能叫鐘母跟鐘繼鵬給她打了攔壩。 “你要開個飯鋪子能行嗎”鐘繼鵬側目。 “我尋思能行,我把孩子都帶上,小五也帶上,就放在我跟前也不耽誤看他,省得咱媽那一大把年紀了,還得累死累活地伺候咱大人小孩?!?/br> 馮玉姜說這話,二丫忍不住就想偷笑,鐘母坐在一旁板著一張僵硬的臉,兩只眼睛里都要長出圪針來了。 小五頭上的傷已經好了,但終究留了個明顯的傷疤。馮玉姜摸摸小五的頭,看了一眼鐘母,鐘母冷冷地板著臉沒吱聲。從小五摔傷的事以后,鐘母最多的就是這副表,輕易是不肯開口跟馮玉姜說話的,就算要罵人她也都是指著院子里的雞狗叫罵。 鐘繼鵬當然聽得出馮玉姜的口氣,沒吱聲,眉頭擰了擰。馮玉姜繼續說: “我那個包子攤,吃的人也不少,找個固定的地方開飯鋪,比那露天地里風刮雨淋的強,還能順便看孩子,二丫跟剛子到鎮上上學,鎮上學校正規,也比擱這村里強?!?/br> 鐘繼鵬猶豫著說:“你跟孩子都走了,我本來就在鎮上上班,肯定圍你娘幾個去住,那家里……” 家里怎么辦他媽多少年都沒進過鍋屋了,難道一個人留在家里喝風想想馮玉姜頭邊那句話,鐘繼鵬找不著話說??! “家里不是還有他奶嗎我把小五帶走,好歹也給咱媽輕快幾天,這么大年紀看著小五,挨了多少累!你作為兒子的,也該替她多想想?!?/br> “家里哪來的本錢給你胡折騰!”鐘母終于開口說了一句。 這事,鐘母那絕對是不愿的,馮玉姜走了,還把孩子都帶走了,留她一個人在家里霉爛是吧誰給她使喚誰給她弄飯吃誰聽她罵人但話頭早被馮玉姜堵死了,鐘母臉色就氣得青。 “本錢我自己解決,保準不能拖累家里?!?/br> 鐘母說:“你自己解決你有錢還不是鐘家的錢” “我有錢是鐘家的錢,我掙錢,還不是都給鐘家的小孩花了” 馮玉姜這么一說,鐘母沒話接了,坐在那兒自己堵憋。 鐘繼鵬吭唧了半天,說:“聽著倒是也行,那我找找熟人,給你尋一間合適的屋子” 馮玉姜笑著說:“不用你cao忙,屋子我找好了,碰巧找到的,蠻合適?!?/br> 鐘母猛地站起來,重重地哼了一聲,走了。 馮玉姜心想,她這個老婆婆,那就是個圣人,四周旮旯的人,就該離那圣人遠遠的。 幾個孩子卻興奮得很,二丫趴在剛子耳朵上,唧唧咕咕不知說了什么,剛子就一個勁兒的笑。 “媽,咱家這飯鋪,叫個什么名字” 名字光顧著cao忙準備,馮玉姜根本就沒想到這個。她本來想說,一個小飯鋪,用不著名字的,但轉念一想,上輩子她看人家那飯館、酒店,都有個氣派好聽的名字的。 “叫什么名字嗯,咱現在就想想” 剛子搶著說:“叫噴噴香大飯館!” 二丫噗嗤一笑,說:“媽,咱要不就叫好日子飯鋪再不,咱叫舒心飯館,行不” “行,咱就叫好日子飯鋪?!?/br> 馮玉姜笑著答應了。 作者有話要說:好日子小飯鋪,嘻嘻,我就喜歡這個二丫!我還喜歡那個鹽豆子蘿卜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