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64 章
殷家的手里,還是殷家的財產落到金家的手里,都稱之為危險。 金家一再表示誠意以后,殷刀恍然大悟。他對孫女兒道:“你以后的丈夫,一定是個商人,一定在偌大的家業里經商過,容貌要配得上你,可不就是財寶這樣的人嗎?” 殷若同意的原因,是金財寶與她同在丹城,少東家成親以后,可以統一丹城。 或許,她可以讓丹城固若金湯。 金殷兩家都有錢,請得起出眾的護院,卻心甘情愿送給衛國、洛國錢和物,不過是因為兩家心難齊。 這兩家要是武將世家,繼承祖輩nongnong的榮譽感,丹城早就守牢。這兩家是商人,以利為主,保命為先。 誰家出力的多,豈不是死的人就多? 殷家若是傷元氣,金家將成丹城霸主。反之,也是一樣。 金家求親的意思雖不誠,在三年前殷家就疑惑重重,但這個想法一出來,金殷兩家都明白了。 他們結親,這叫天作之合。 于是,兩家不惜花費三年來談條款,雙方在這門親事上花的心血,遠比金絲嫁入王府還要多。 各處繁瑣的條件,簡潔的寫下來,堆的也有半個房間。很大的那種。 從孩子生下來,第一個姓什么,第二個姓什么。如果生下來是三個、五個的奇數,又應該怎么姓。直到小夫妻中若有一人先歸西,財產怎么處置。 一堆的商人頭腦放在一些,各種的可能xing都想到,定親的那天,殷若雖沒有愛慕上金財寶,卻也有大局已定的感覺。 人生大事,就此落定塵埃。 以后的日子,全心全意的經商就可以。 賜婚圣旨的到來,明旨封為側妃好似有倚仗,皇家的體面……怎么可能打動殷若的心呢? 倒是堯王殿下的為人氣度,把殷若深深感動。讓她放膽在殿下面前肆意,讓她愿意為殿下馬前驅使。 她還是怕他的身份,卻也愿意對他傾訴心聲。在這個夜晚的涼爽之下,帶給彼此一份安心。 她反復的告訴他,自己有多不情愿與他的賜婚。也讓他安心,黑施三哪怕是石頭里蹦出來的猴子,也還在他的掌握之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天是大梁國的百姓,一天臣服于眼前這位。 這中間繼續添加“那老頭子的壞事跡”,繼續營造黑施三這個可憐人。 但是話說到最后,殷若可不愿意再“可憐”下去。 乞憐? 本就不是她的本xing。 你給我圣旨,我怎么樣也得把圣旨擋回去,這才是殷家的少東家。 流水般幽幽的心情,隨著話語也消失。殷若挺直后背,嚴肅的對梁未做了一個保證。 “所以請殿下放心,我雖會胡鬧,卻不敢把殿下肯給我的差使弄砸。砸了,我可哪有面目請殿下庇護呢?” 這個才是黑施三。 憂愁似風中飛絮,就算落在面上,也很快飛走。 為親事離家,足見不屈。爭奪鋪面,足見堅毅。趁火打劫,十分的機靈。對舊事守口如瓶,又看得到膽量。 梁未這面白玉壁恢復皎潔,那一點為黑施三的血紅遁去不見,他也隨之恢復心頭的舒暢,和高貴帶來的悠游。 他格外的欣賞,也加上一層。 車陽不會隱瞞他,回話說本地的捕頭也能“亂出計策”,如車陽所想,梁未聽過就生不悅。 “當差不是一年兩年,怎么敢這樣想?身為廣元城的捕頭,使用不規矩的手段辦事,這廣元集市要毀在他的手里了!” 梁未沒睡著,與廣元這本地的原捕頭這段話也有關系。這么大的集市,廣元雖不是大梁國最大的城池,但因繁榮而不比大城池稅收少,本地捕頭有這種心思,殿下怎么能放心? 在這里,也就更對比出,殿下對黑施三的安心。 黑施三是胡鬧,但赤祼祼擺在明處,在梁未的可控制范圍之內。 在樊城有車陽跟著,黑施三最大的胡鬧,是找車陽麻煩。 砸酒樓是不好,但如果殿下明著下令捉拿禇七,動靜不會比砸酒樓小。 這是在廣元,梁未在這里呢,黑施三又能鬧出多大的麻煩呢?再大,也比原捕頭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