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47 章
己這兒子娶了黛玉,倒是像娶了個金娃娃似的。 安樂王與黛玉成婚當天沒有圓房之事,他也沒有遮掩,直說自己喝多了酒,強行要行夫妻之事反是不好,不過次日嬤嬤就送了元帕過來,那些人還沒來得及議論,就被堵了嘴。 安樂王既然已經大婚,明帝也沒客氣,當下就讓寫了圣旨,yu把自己這眼中釘rou中刺的兄弟遠遠趕了去,不想太上皇的旨意卻早了一步。對此明帝是十分滿意的,他覺得太上皇也表明了態度,認可了自己繼承大統。 寒繼曉得自己要走,和黛玉成親第二日,就商量著把東西往南邊搬,林家這幾年的經營,倒是有好幾艘商船,都被召了回來,給黛玉和姑爺搬東西。 明帝送行之時還假惺惺說了幾句兄弟情深的話,還說讓寒繼記得多寫了書信回來,免得父皇母后掛念,寒繼強忍著應對了一番,啟程的吉時一到,立時帶著黛玉上了船,頭也不回的往南邊去。 安樂王前腳剛走,邊境就來了消息,是個好消息,漠北大捷,全勝而歸,又多得了百余里的地,那些賊人經此一役,元氣大傷,幾年內必定不敢再犯。 這原本是個好消息,但是明帝得了這消息有些坐不住了,因為漠北此役統領軍隊的,正是齊康王的長子。 齊康王的長子名叫寒緒成,這長子可比齊康王有能耐多了,昔年太上皇就很疼愛這個長孫,幼時都是親自教養的,在寒緒成這個長孫面前,縱使是王太后最疼愛的寒繼,也要退一shè之地。 如今長孫如此能干,再一看自己那幾個兒子,雖說不太差,可和那皇長孫一比,那是差太多了,明帝本就自卑而多疑,總想著是不是因為自己這些兒子都是庶子,反而比不上這個嫡長孫。 明帝見大臣們提議要犒賞三軍,疑心這些臣子是不是對更加認可大皇子那一脈,又可惜自己和柳皇后無出,明帝一直十分信服妻子的才學,若是柳皇后有所出,他們的孩子必定不比這嫡長孫差。 當皇帝的心思太重本就不是一件好事,加之今年年景不好,自三月回暖以后這天天都是大太陽,天偶爾yin了,也不見下雨,欽天監也沒吃白食,上報了今年恐有旱災。 明帝原先是想著把這皇長孫召了回來,接著封賞之機奪了兵權,再暗地里整治皇長孫一番,可國中既然有旱災,大臣們就極力反對邊疆軍隊的更替,唯恐外賊趁機作亂。明帝見此,也只能暫時歇了心思,被各處上報的災情弄得焦頭爛額,一來二去,人也不似之前那么平和了。 寒繼得了消息,在家中對著黛玉拜了又拜,滿口感謝黛玉下嫁之恩,使得他在風云詭譎之時離開了京城,寒繼想著自己這皇兄多半是顧不得惦記江南了,到可以過幾天清凈日子,心中很是熨帖。 作者有話要說: 寶釵就是非常符合那個時代審美的女子,但是這樣的女子也很悲哀,根本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說到底已經物化了,不過是一個生育的機器。 其實現代社會很多觀念對女xing都不太友好,但是好歹我們還有學習和工作的機會,所以作為女孩子,大家都努力吧,我們不比男的差。 至于這小兩口有沒有同房,大家見仁見智吧…… 第113章 災荒 一百一十三、災年 自古以來江南這等豐腴之地, 多是皇帝自己留著的, 哪里有分給旁人的說法, 偏生這太上皇心里不知想的什么,把寒繼安在此處做了個安樂王爺。 黛玉和寒繼回了姑蘇, 因為今年年景不好, 寒繼半道上就寫了折子, 說自去歲寒凍,今年又旱災, 自己那王府暫且就不修繕了, 便和黛玉住進了林家祖宅。 連寒繼自己也說, 若是了解個中緣由的曉得的, 知道是黛玉嫁了他做王妃,不知道的怕是以為他是林家的贅婿了。 黛玉見這寒繼又貧嘴, 說了他幾句, 寒繼連忙到惱,求著黛玉莫要把他趕出家門, 姨娘和服侍的人見了,都覺得好笑,不想這王爺竟是如此懼內,在黛玉跟前沒半點王爺的樣子。 “在家中倒是你是大王, 到了外間可得給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