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87 章
忙的腳不沾地,很少睡過整覺,一日里能睡三個時辰都是奢侈。 殷紅豆在忙活的時候,順便偷偷地將她傅慎時手里得了一千兩銀子,在一家各大州府都有分號的錢莊里換成了錢票,比銀票帶在身上安全。這樣的大錢莊換票,比京城本地的錢莊換票虧損要多一些,但是能夠舉國通用,這一點對她來說更重要。 忙了半個多月,新莊子大局已定,傅慎時與汪先生等人,難得能松口氣,一道在城門附近的自家的酒樓里小聚。 酒桌上,汪先生問傅慎時給莊子取什么名字好,傅慎時看向了殷紅豆,她便道:“就叫仁莊吧,建莊的時候,咱們雖說是有目的xing的,但是也承擔了許多風險,到底還是仁義之心居多,叫‘仁莊’很合適?!?/br> 汪先生頻頻點頭,熱著眼眶笑道:“姑娘取的好名字?!彼滞瞪鲿r說了一些仁莊的事,便壓低聲音道:“聽說還有兩萬多的災民在路上,咱們的仁莊只怕是容納不下,但是名聲已經傳出去了,若再來災民,唯恐承受不住?!?/br> 賭坊掙來的銀子已經花得七七八八了,須得留一下救濟和維持日常運轉,仁莊上的男人造紙、裁紙、刷密寫水,女人們紡織、編織、耕種,周圍還在規劃一個“銷金窟”,但發展再快,眼下卻也沒有到能收回本的時候。 傅慎時若有所思,他道:“災民太多,光靠我們本來就支撐不住,今日汪先生回了仁莊,就帶人筑墻,以免引起暴亂。以后再引入災民,須得嚴格把控,有一技之長者優先,其他的,汪先生酌情處理,再看看朝廷有什么動靜?!?/br> 朝中人早有動靜,不過大都是惡xing行為,京中以及附近州府的許多官員生怕真實消息傳入天子耳中丟了烏紗帽,如今還在固守城門,不許災民往京城去,更是極力壓下一切和災民有關的惡言折子,唯一的救災手段,無非是是在京外各府發救災糧和賑災銀子。 汪先生早派王武出去打探了一番,救災銀糧的發放情況,不容樂觀,層層下發,真正落到災民手上的根本沒有多少,杯水車薪緩解不了災情不說,甚至是在積壓民怨。 京中和北方各州府的官員、豪紳也都自發救災,在京城之外,便可看到長興侯府、蕭山伯府搭起來的施粥棚。 今年的災情太嚴重了,這事瞞是瞞不住的,等后面的大批災民北上,一定會徹底震驚朝野,引來天子雷霆之怒。 幾位皇子也都是焦頭爛額,想法子在皇帝知情之前,安撫災民,傅慎時手下仁莊的名聲,已經傳去了皇子的耳朵里。 大業不是沒有發過災情,但是像這樣嚴重的天災人禍還是第一次,甚至有傳言,說南方bào發了疫情。 二皇子手下的有才之人處理救災的法子也都太陳舊,治標不治本,他聽說了仁莊之事,立刻派了游先生去仁莊上打探一番。 游先生一去仁莊,見到了老熟人汪先生,先是愣了好半天,然后面色一紅,深感羞愧,作揖稱汪先生為“汪老弟”,二人在酒桌上加深了“jiāo情”。 汪先生非常大方,他將仁莊的事如實告訴了游先生,并跟他說:“建仁莊才是長久之計,除此之外,其余賑災法子基本上于事無補,畢竟賑災銀糧……你我都知道,實在難得發到災民手上?!?/br> 游先生到底是讀書人,再圓滑世故,骨子里也還是有讀書人的氣節,他心中一動,眼眶也紅了,沉默了半晌才道:“可是建‘銷金窟’,會被人罵的,若放到殿下手里去辦,也未必推廣得開,還要連累殿下名聲,再則回本太慢,只怕還未到時候,又被人罵停了,殿下就要背千古罵名,等到將來……” 讀書人做官,幾乎都是沖著功名利祿去的,但他們嘴巴上都不敢光明正大地談論“享受”二字,用賑災銀子救濟災民,建一個煙花之地,朝中至少半數人不會同意,這樣的罵聲之下,沒有一個人能堅持得住,天子便是最初有心支持,最后也會動搖。 如今太子未立,要是背上這樣的罵名,等到將來要立儲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失去人心。 除非有人能先成功一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