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 章
書迷正在閱讀:歸朝、彼岸繁花[綜紅樓]、典妾為妻、前夫登基之后、法醫狂妃/禁愛:霸道王爺情挑法醫妃、你不小心就約了一個……、撩漢求目標、鬧春、迷失愛、名妓尤可人
甚至六歲時就能獨自騎馬,好像沒有我不敢做的事情。我還愛吃東西,食量很大。每日的主餐不算,光果脯小食就能從睜眼吃到睡覺。我一度覺得,自己生來就是吃喝玩樂的。 帶著這樣“吃喝玩樂”的理想,我無憂無慮地過到了第七年??删褪菑倪@一年起,命運似乎開始妒忌我了,它用一場天災讓我擁有的一切幸福歡樂dàng然不存。 這年春末,臨近草舍的河流上游有一個數百人的村落突發瘟疫,兇猛的疫情很快隨流水蔓延到草舍附近。等到越州官吏聞訊前來救援時,村里的人口已死去了大半,而體質文弱的母親亦不幸染病。 父親將我隔離在草舍之外,自己則日夜不離地照料母親,可天不容情,母親一病不起,父親也隨即染疾下世。他們留給我的最后一句話就是,“快走遠些,千萬別過來”。 我就這樣做夢似的一夕之間,驟失雙親。那天是開元五年的四月初八,父親剛過而立,母親未滿四七。面對父母冰涼的尸身,我不知道怎么傷心,因為在我前十年的生涯里根本不存在“傷心”二字。 而后,在善心村民的幫助下,我為父母辦妥了后事。我在草舍南面的山坡上造了墳塋,將他們合葬。便在下葬后的第二天,我所有的情緒才終于bào發,我跪在他們的墓前哭得站也站不起來,直至嘔血昏厥。這是我平生首次體會到什么是傷心,也因此瞬間長大了許多。 一月之后,疫情消除,我也漸漸恢復了精神。我深深記得父親那句不是遺言的遺言,所以決定為他們好好活著。經過一番思考,我決定回長安尋親。 父族中雖早無親人,外祖也在幾年前過世,但我記得母親曾說過自己的娘家在大業坊,她還有一個異母庶弟名叫鄭鎰,便就是我的舅父了。 主意打定,遠行卻不是那么簡單的。因是前往京都長安,路途遙遠,關卡甚多,未免被當做逃奴或是浮浪人,我先去越州官衙辦了公驗過所。過所到手之后,我留下一匹馬,將家中其余值錢之物全部變賣,湊了幾百錢川資便上路了。 因是毫無經驗,這一路不知走錯了多少次,待我歷盡艱辛終于抵達長安之時,已是開元六年的春天了。那幾百錢的川費早已花完,連馬都賣了,衣衫襤褸,徒步而行,我落魄得連乞丐都不如。 然雖則如此,我也是很高興的,因為我很快就找到了舅父鄭鎰。他是一個儀容俊秀,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我一見甚覺面目可親。 可這般興奮之情并未持續多久,我就被這位面目可親的舅父趕出了府門。他不肯認我,也聽不進任何解釋,還說我的公驗過所是偽造的,而我雖然氣憤,倒也確實沒有更多的證明。 唯一的希望破滅了,我開始在長安城漂泊。我找回過升平坊的舊家門,但那里早已是別人的家宅,于是輾轉多日之后,我在東市的云來酒肆尋到了一份粗使的活計,聊以為生。 從那時起,我改扮了男裝,涂改了過所上的姓名男女,自稱越人趙逸卿。 第2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二) 也許是因為那十年里養成了任誕通脫的xing格,我并不為自己的處境感到難過,反而很快就適應了酒肆雜役的生活。我還會常常思念早逝的父母,但酸楚總會很快轉化為勇氣。 那曾經個在山林間上躥下跳的野小子就這樣又回來了。 雖說是粗使雜役,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糟糕。長安城太大了,人口也極多,而這般教坊酒肆一類的場所,各色人等更是混雜。 我從未見過這么多人,覺得有趣極了,便喜歡在干活的閑暇坐在門口觀察來往的客人。如此時日一長,一位客人是本地的還是外地的,穿了什么衣料,是何等身份,我都能辨個八九不離十。 有一天,酒肆里忽然來了兩個說著日本語的青年后生,因長安城的外國人遍地都是,日本人的外貌又與唐人無差,原也不算稀奇,但這二人皆穿著同樣的烏青圓領服,行止氣度格外清拔,卻是引起了我的注意。 店主親自上前接待,但因語言有礙,顯得非常為難,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