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49 章
范大人所言,亦不是蓋了那所有貴族、世家子弟。只是卻有不少受恩蔭子弟,行紈绔之事,又有包庇、結黨之嫌...” “前幾日,汴京城里的幾樁鬧事,說的便是那明興侯府的大公子,與那杜大人家的獨子以權壓人的事。此等之人若亦受恩蔭,那么我大宋百姓,如何信服朝堂人,是為民做事?” “臣以為,為了大宋朝堂清明,大宋子民信服...應限制大官的恩蔭特許,以防其子弟充任館閣要職?!?/br> 馮大人這處的人,聽他這話完,忙站起身同應和人一句,“臣附議?!?/br> “臣亦附議!” 胡大人那處面色自是不好,也各自站起身來,辯駁一二。 這廂吵得不可開jiāo。 趙譽往徐相那處看去,便見他擱了手中茶盞,放于一側案幾之上...不輕不重,卻恰好讓這滿殿人聽了個全。 方才尚還在辯論的幾人,聞聲是低下幾分聲來,到的后頭是化為虛無聲。 徐修開了口,是對趙譽說,“兩位大人,各執一詞,各有各的道理。自開朝以來至今幾百余年,恩蔭制便一直都有...若驟然取之,怕是貴族、世家怕是要言論不休?!?/br> “止恩蔭,抑世家...” 徐修輕輕道來這一句,便又一笑,“依臣所言,不若把這每年一次的恩蔭制度,更迭為三年一次。還有這一人入仕,子孫、親族俱可得官的說法,確實也得改改了?!?/br> 眾位大臣,一聽這話,頭回未爭論什么。 只是互相打了個眼,便又看向趙譽,是要聽一聽他的意思。 趙譽便順著徐相的話,繼續說了下去,“徐相所言,朕心甚慰...那就依徐相所言,至于一人入仕,子孫、親族俱可得官,便更為一人入仕,嫡系子孫可蔭補二人?!?/br> 他這話說完,便又看向眾臣,“眾位可還有異議?” 兩派知曉,這樁事便是這般定了,自不敢再說有什么異議的話...自拱手一禮,道一聲“無”。 這事了,這樁會便是散了。 眾人往外退去,徐相卻是被留下來了。 等著室內退了個干凈。 趙譽便站起身來,他走至徐修面前,與人拱手一禮,“徐相不僅是大宋的丞相,更是我的老師?!?/br> 他這禮行的甚是有禮,連說話也自稱起“我”來。 徐修自是避開了這個禮,他亦站起身來,與人還上一禮,道下一句,“陛下繆贊了,臣承先帝旨意,與王大人輔助于您...這老師一名,卻是擔不得?!?/br> 趙譽便也不再拘于此禮,只邀請起人來,“便是稱不得一聲老師,卻也能叫您一聲姑父...姑父幫了朕許多,不若今日留下與朕一道用飯?” 徐修卻搖了搖頭,他面色不變,只道下一句,“家中有人,不愿讓她久等?!?/br> 趙譽一怔,后頭才回過神來,笑道,“是姑母吧?” 徐修點頭,素來波瀾不驚的面上,也帶了幾許笑意... 趙譽聞言,便不再攔人,依舊笑著請人回了... 徐修便再拘一道臣禮,才往外退去,若碰到同僚打禮,便也與人頜上一個首。 他手中仍握著一個笏板,依舊未留步,只身往前走去...外頭早有轎子等候。 轎邊站著的人,卻是青衣。 見他走來,是喚人一聲“主子”,一面是掀開了那繡著吉祥騰圖的紫色布簾。 行走在外宮道的幾個大臣,見那頂熟悉的轎子從他們身邊路過,便各自避開了幾步,是等人過去才繼續往前走去。 有年輕的官員,瞧著這宮道上唯一一頂轎子,自是目露欽羨,呢喃一句,“也不知,我何時才能似徐大人一般?!?/br> 他這話說的極輕,卻還是讓人聽去了。 年長的官員看了看他,張了張口想說些什么,到頭還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繼續往前走去了。 宮道很長,這處絮絮之語,自是傳不到徐修耳里。 ——— 相府。 東堂。 趙妧倚窗而坐,一面是看著小女溫玉坐在一處,手里拿著一團紅線編著花樣。 若是編到有趣、新奇的便往人面前賣起新鮮來,“母親你瞧,這花樣是不是挺稀罕的...這花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