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36 章
迷游戲的未成年,家長的看法也確實叫人難以反駁。 可是“游戲”和“電競”是有差別的, 就好比你可以說一個玩游戲的孩子是不務正業, 卻不好去抨擊一個加班加點兒做策劃的游戲公司工作人員。電子競技雖然面臨各種爭議, 但選手在比賽中的熱血和赤誠也是不輸給其他體育項目的。 然而, 就連神鬼泣這樣的一流電競選手,也面臨著各種尷尬處境。 電子競技的載體是游戲,而游戲種類繁多,單說fps游戲, 從歐美到國內就有上千款,真正打入玩家市場, 占據主流的也有三到五款。雖然同為shè擊游戲,玩法和戰術上卻大不相同,那么在正規賽事內, 要如何評比,以誰為標準? 前些年國際舞臺的代表一直是cs, 也就是神鬼泣的“年代”。cs沒落后,另一款極其類似的游戲靠模仿和鋪天蓋地的商業運作上位,又憑借巨大的資金優勢登上國際賽事, 評選出新的“qiāng神”。 三年前,守望者橫空出世,將fps和moba推塔模式結合, 新穎的玩法,技能獨特的英雄,一舉吸引了玩家的視線和錢包,成為fps類最新的大熱門游戲,玩家熱情,官方的多項賽事也接踵而來。 經過三年沉淀,現在的守望者賽事正規了許多,無論是賽前檢測,還是賽制安排,從公平xing到合理xing都有所上調,日漸權威。但是時代的特征決定像cs那種影響了一代人的游戲特例難以復制,何況連cs都沒落了,誰又能保證下一個沒落者不是守望者呢?一旦身為載體的游戲本身失去了市場,那么他們這些所謂的職業選手又將何去何從? 也因此大部分的游戲主播都不只精通一款游戲,同一類型往往有所相通,這也是神鬼泣能從cs快速轉型守望者的前提。只不過,轉型所面對的壓力也是巨大的,新的戰術,新的cāo作,新的賽制,乃至新的玩家和粉絲,你所面對的不亞于一次降薪跳槽所帶來的困難。轉型后人氣下滑甚至再也沒有翻身的選手和主播都比比皆是。 同時,選手還要面對年齡帶來的壓力。 電競的黃金年齡段是十六七歲到二十五六歲,正是風華正茂,需要充實自己的時候。過了黃金年齡的職業選手,意識和反應都開始走下坡路,和所有體育運動員一樣,他們也面對人生的抉擇。有一些轉型幕后,像神鬼泣這樣,雖然也有選手的身份,但大多數時候以教練的角色擔任隊伍指導,或者是徹底退圈,重新起步新的人生。 兩者都需要勇氣,而哪一種,都是讓人敬佩的。 你可以說他們虛度光yin,但同樣是憑借付出汗水而得到的輝煌,憑什么不被認同呢? 人之所以了不起,不就在于他們樂忠于追逐生存本能以外的,無形無聲的東西,比如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