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417 章
舊只有那三兩個跟在他身邊幾十年,對他xing情了解至深的肱股之臣。 貴妃甚至能看出,在溫嬪父兄二人當中,自己更看重的反倒是年紀輕輕的溫嬪兄長。 承天帝眼神凌厲,不得不承認,貴妃確實有幾分本事。 甚至連溫嬪,他也看走了眼。 溫嬪此人,雖然承天帝近些日子接連寵幸她,但她留在承天帝心中仍舊只有一個“相貌尋常但善解人意”的印象,若非為了拉攏其父兄,讓他們安心賣命,說不得他轉頭就能將人忘在腦后。 當然,溫嬪本人的不作不鬧,甚至有幾分伶俐的xing子,也是讓他愿意將人抬起來與之前的老人分庭抗禮的原因之一。 后宮嘛,總不能一家獨大。 而且溫嬪那拿捏得恰到好處的小聰明,也讓承天帝在她宮里難得能真正放松下來。 但沒想到,他實在眼拙,溫柔小意不作妖的溫嬪是假的,這才得寵幾天呢,就昏頭地跑到貴妃這兒撒潑來了。 不過這對承天帝來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就連他以為只有幾分小聰明的溫嬪,在貴妃的點撥下,也立刻明白過來自己與溫家的處境,并果決代替其父兄旗幟鮮明地站了隊。 承天帝原本還猶豫著在用完溫家父子后,該如何安排二人才能避免這兩位真正有才能的官員不會被針對,如今溫嬪這一站隊,反倒解除了他的顧慮。 但為何,他就是高興不起來呢? 承天帝身邊沉默不語的管事太監小心覷了他一眼,趕緊低頭。作為最了解承天帝的人,他倒是清楚皇上心底真正的想法,無非是因為皇上才從奪嫡之爭勝出,屁股下的椅子都還沒有坐熱,貴妃便開始拉攏溫家,打起了皇位的主意…… 十分精準地戳中了皇上的肺管子而已。 盡管知道貴妃只是未雨綢繆,并非真的傻到這么早就顯露野心,但皇上可不會去深思貴妃行事背后真正的目的。 或者說,貴妃的運氣實在太差,哪怕換一個時間被皇上誤會呢,也比今日好…… 管事太監低頭,忍不住為喬貴妃及其所生的大皇子以后的遭遇默哀。 眼瞧著金禾宮內的談話即將結束,管事太監忍不住輕聲提醒:“皇上,是否要奴婢通傳一聲?” 承天帝斂眸沉思片刻,干脆轉身。 “傳朕旨意,讓長公主立刻進宮!” 片刻后,承天帝又道:“罷,你讓長公主明日按時上朝,就說下朝后,朕與諸位大臣有事相商?!?/br>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微微笑小天使幫忙指出bug,比心~ 倒回去查了一下,發現太子妃的原型本來就用的胤礽的原配,反倒是第一版寫錯了,我就說不管怎么改都覺得哪里不對…… 倒回去改了太子妃的下場,將原本的打入冷宮改為只封了個德妃,地位比原本的側妃喬氏低,但與淑妃相當。改動的章節在內容提要上有標注,但因為太子妃與接下來的劇情沒有太大關系,小天使們不倒回去看也沒太大影響,么么大家~ 第110章 第二天的朝堂接連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一直聲名赫赫的長公主竟然堂而皇之地上朝了,文武百官質疑,皇上竟然強行壓下所有反對聲音,直言以后長公主也如其他王爺一般需要按時上朝議政。 第二件是在下朝之后,承天帝叫了所有肱股之臣再加上長公主殿下在御書房議政,甚至為此請出了避居深宮的太上皇。雖不知道此次議政究竟說了哪些事,但直到傍晚,各位大臣出來時,一個個臉色yin沉。 而讓人最在意的,卻并非“違逆了祖宗禮法”的第一件事。 因為接下來,長公主幾乎就跟上朝綁定了一般,無論風吹雨打,只要到了上朝的時間,就算生病,她爬都要爬去上朝的正鑾殿。然而這般讓人詬病的“大事”,朝堂上竟無一人再提出反對。 更惘論之后半年,承天帝幾乎每日都要將這些人叫到御書房,到了后期更是直接將大理寺內五品以上官員全部叫到御書房,也不知在商量什么大事,身份不足以被皇上叫到御書房議政的那些“小官”對長公主上朝一事實在無法投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