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90 章
這個提議,然后,林如海便一頭扎進了修書的生活。 所謂文治武功,誰都知道,若這樣一本書被編輯修撰出來,僅僅這本書,便足以給啟圣帝的文治增添上一筆光鮮的記錄。 也因為此,提出這個建議的林如海,便受到了啟圣帝的特別關注,時不時地,還會讓何文義宣他到上書房覲見。 眼見林如海圣眷正濃,甚至一度超過了榮國公賈代善,其他人難免對他動心思。這些年,僅僅是逢年過節送到林家的珍寶銀子和美人,便不計其數,而且送禮之人手段花樣百出,簡直大大地打開了賈數的眼界—— 前世賈數一直戰斗在最前線,雖然偶爾也遇到過這樣的事,但這段時間遭遇的那都可以拿出來出一本書的手段花樣,還真是她第一次見。 所以林如海懷疑這是有人拐著彎地討好他,也不是沒可能。 賈數在看過江南那邊的書肆遞過來的消息后,卻搖頭否認:“這些書確實是被真正的老百姓買走的?!?/br> 林如海不由好奇:“之前不是沒人買?” 雖然林如海對林家產業并不關心,但賈數每次查完帳后,卻會將最后的結果告訴他,所以他也知道那些連他都覺得十分驚艷的啟蒙圖書,根本沒幾個讀書人愿意買。 “說是江南有一位私塾的夫子教導的學生當中,有幾位年紀太小,根本坐不住,很是讓他苦惱。所以在意外看到了這些書,他覺得有趣,便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買了幾本書帶回私塾送給了幾個學生?!?/br> “沒想到那幾個學生得到書后欣喜若狂,帶回家后更是手不釋卷,完全沒有之前那般厭學,夫子在學堂上課,他們卻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不住的情況?!?/br> 之后旬考,這幾個學子甚至比其他一直有認真學習的學子學識掌握得更牢固,答題也更順暢。 那些原本認真讀書的學子覺得委屈,在弄清楚那幾個學子為什么有了這么大的轉變之后,難免回家哭訴。正在開蒙的孩子嘴巴能有多利索?他們根本就沒說清前因后果,以至于到最后,那些學子的父母們只以為是夫子給那幾個學子開了小灶。 這下,那些學子的父母自然就不愿意了啊。 大家都是jiāo的一樣的束脩銀子,怎地到最后,夫子竟然給其他人開小灶呢?他們將孩子送到私塾,是為了讓孩子考一個功名,日后免于在地里刨食的辛苦,若是運氣好,考上一個秀才,還能給家里減免徭役,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結果孩子才開蒙,夫子就開始區別對待,這些孩子的父母怎可能不介意? 腦子聰明些的,就拿著拎著大包小包的禮品找上夫子,想讓夫子對孩子多加關照,以后再給孩子開小灶,絕對不能忘了他們的孩子。 腦子笨一些的,便干脆找上夫子鬧,若夫子不給一個合適的理由,他們就帶著孩子換一家私塾。 好在那個夫子是個好人,在那幾個原本根本坐不住的孩子得了個好成績后,干脆自掏腰包又給其他孩子買了一本啟蒙讀物。 其他孩子拿到了圖書,對讀書的熱情更高漲了,很快就拉平了與之前那幾個提前得到書籍的孩子的差距。 然后,那些原本堆在林家書肆角落吃灰的啟蒙讀物,便在極短的時間內吃香起來,沒多久就賣斷了貨。 第85章 “那京城……” 賈數笑著搖頭:“江南的消息還沒傳到京城,書肆內的書籍還是沒多少人購買?!?/br> 林如海有些遲疑:“難道要將其他書肆的庫存送到江南?” 賈數說道:“我會讓人將活字和圖案雕版送到江南,及其他地方,但是庫存的話……我并不打算調到江南?!?/br> 江南文風興盛,讀書人本就多,之前的教輔書和試題集等,京城這個聚集了許多舉人進士的地方賣出的書籍,都不足江南售賣數量的十分之一。 既然啟蒙讀物已經引起了江南文人的注意,那就算將其他地方的書籍全部調到江南,也不可能堅持太長時間。 更何況既然江南已經發現了啟蒙圖書的好處,距離其他地方——如京城這樣的地方知道這件事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