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73 章
與皇上見面,這次突然求見,啟圣帝還覺得奇怪:“愛卿找朕可有什么要緊事?” 林如海趕緊將出書的事兒說了出來。 啟圣帝有些無語,在這林夫人的心里,究竟什么東西是不能出書的? 教輔書,試題集,答題集,如今更離譜,連每省鄉試前三名的答題,她都準備整理出書。 但有錢賺,啟圣帝自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林如海如釋重負,正準備告辭離開。 啟圣帝突然開口:“等春闈和殿試舉辦之后,你夫人不會還想著將春闈和殿試的答題也用來出?” 林如海愣了愣:“……也許?”他看著啟圣帝,小心回答,“若是陛下愿意支持的話?!?/br> 啟圣帝:“……” —— 不光是秋闈的答題,與各省前三名的優秀答題,還有啟圣帝在無語之后,特意讓人jiāo給林如海的,大夏開國以來,每一科春闈及殿試前十名答題。 這些答題,分作十冊,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上架售賣。 正好秋闈考完,春闈即將開始,這些書不出意料的大火。 但這點并未讓賈數在意,畢竟有了之前教輔書等經歷,她已經對古代讀書人有多缺正經書籍外的教輔書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讓她在意的是,秋闈之后,隨著各種答題的大火,林家書肆的征文活動,也被前來買書的讀書人注意到了。 而隨著秋闈名次的頒布,無論是京城還是江南的書肆,落榜的秀才寫的故事文稿跟雪片似的,一箱一箱的,堆滿了書肆的空地。 當京城的三家書肆掌柜將已經篩選過一遍的話本兒文稿抬進林家的時候,賈數直接被裝滿了一個半人高木箱的文稿給驚在了原地:“這些文稿,是不是太多了?” 胡掌柜不以為意:“許多秀才家中貧寒,為了繼續讀書,本就只能靠著抄書或寫話本兒賺些銀子補貼家用?!?/br> 大家都是讀書人,文筆不會相差太大。但寫作本就是一件看天賦,也看運氣的一件事。同樣的故事,不同的寫法,在不同的時間刊印成書,讀者的歡迎程度都會有很大的差別。這也就導致了,這些寫話本兒的讀書人,真正因此賺了錢的,還是少數。 林家書肆拿出來的獎金,哪怕是最末等的十兩銀子,儉省些,已經足夠讓普通老百姓過上一年了。 而秋闈結束,大部分秀才都落榜,沒能考中舉人,但到府城趕考以及各種應酬,已經耗盡了大部分讀書人家里的存銀,此時正是頹喪難過,想要尋找其他出路的時候,林家書肆的征文,正好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半個月之后,賈數從中挑出了前十名,直接jiāo給印刷坊,同時將這些獲獎的名單jiāo給了書肆掌柜,讓他們將名字貼出來,并將獎金jiāo給他們。 再半個月,《故事集》出版。 一開始,并沒有多少人關注這本書,畢竟市面上的故事全都差不多,《故事集》的書與其他書肆的話本兒內容也沒什么不同。 而且林家書肆一直以來,也不是以話本兒出名。 其他書肆在發現林家書肆的動作后,覺得林家書肆終于出了一次昏招,甚至有幾個特地找到林家書肆的掌柜,對他們大肆嘲笑。 也有幾家書肆在看到林家書肆的動作后,覺得找到了將之前在林家書肆上吃的虧找回來的底氣,紛紛聯系各自書肆供稿的秀才,然后抓緊時間出版。 一時間,市面上竟比平時多了至少三倍的話本兒。 三位掌柜對《故事集》很有信心,完全沒理會他們的閑言碎語,而且并不覺得著急。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京城一家很有名的茗心茶館內的說書人,將《故事集》改編后直接在茶館說書后。 茗心茶館在京城不算最有名的那一撥兒,但在城北,卻算得上數一數二。尤其這家茶館比其他知名茶館更接地氣,特地找了四五個說書人,輪番在茶館內說書。而這些說書人還都是嘴皮子特別溜,講故事也講得起承轉合,懸念迭起,每一位說書人身后,都跟了不少擁簇,是以茗心茶館的生意很是不錯。 這日,茗心茶館的說書人劉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