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居種田養娃日常 第248節
事實上石頭白日里學了的東西晚上也教他幾個哥哥和jiejie,只是他自己學得一般,有些能教,有些他自己都說不明白。 桑蘿沒讓盧婆子再為難,道:“這事我應了,拴柱兄妹幾個愿意學就來,我把他兄妹幾人的名字也添上?!?/br> 筆墨還未收,她說著就把學員名字又添了四個。 盧婆子不識得字,但聽桑蘿應了,就激動得不知怎么是好,一迭聲的道謝。 桑蘿笑笑,“不是什么大事,上課從明兒晚上酉正開始,在小金他們家那屋里,課桌現在還沒有,你讓拴柱他們自己帶張條凳就成,書本嘛,也是從千字文開始,他們兄妹應該都有?!?/br> “有的,有的?!?/br> 盧婆子一迭聲應下,一謝再謝,這才歡歡喜喜離了沈家,轉頭就往大興莊另一邊最角落那一處去了,那是盧家長房分到田地和屋子的所在。 農人一日兩頓,這個時間點正是忙了一天能歇一歇的時候,盧大郎不在外邊,想是在屋里,自山里回來后,不知是經年聲音嘶啞不太能說話還是記恨或是別的什么,不管是與盧家老兩口還是盧二盧三兄弟也好,還是與自己幾個孩子也好,處得都有些微妙。 盧婆子知曉當年老大一家子往深山里去時發生的那些事,早就冷了心,時隔幾年人再被接出來,雖未聽拴柱幾個說過什么,但只看幾個孩子對他們爹淡得不能再淡,料想老大這幾年也沒長進,只怕山里艱難,越發不成樣才致兒女離心,因更不待見他。 所以這會兒看盧大郎不在,她也不在意,只管沖幾個孫兒孫女去。 幾個孩子勤快,拴柱劈柴,鐵柱在修農具,石頭在沙盤上給虎子寫他白日里學的字,大妞手上正納著鞋底,這是做得熟手的,不需怎么用眼,光線不大好也能做得。 老遠看盧婆子過來,兄妹幾個都停了手,虎子還迎了幾步:“奶,你怎過來了?” 盧婆子滿臉的笑意掩都掩不?。骸扒f子里要辦學你們知道的吧?” 兄弟幾個相視一眼,虎子點頭。 盧婆子有些心酸,幾個孫兒孫女當年在山谷里其實跟著沒學幾日,王春娘作了死,幾個孩子一要看著他們娘,二是沒臉面出去,剛起了個頭的學業就那么擱下了。 虎子十四,已經長得比她高一點了,盧婆子再想拍拍孫兒腦袋都費勁,她改而拍拍虎子手臂,道:“白日里那個小班你們兄弟幾個要干農活也沒時間去,阿戌教你們,你們去了幾回就不肯再去,說讓石頭邊學邊教,石頭自己還沒學得多明白呢?!?/br> 虎子聽了這話,道:“奶,阿戌備考州學,學的那些東西太難了,他也沒得先生,就是跟在阿寧后邊學,有不懂的全靠晚間去問小安、文博他們,我就學認幾個字,總占他時間做什么?!?/br> 白天趕著開地開荒,兄弟幾個是沒有時間能學習的,晚上的話,他們去了幾回,虎子就發現這跟阿戌自己學習的重要時間撞了。 “是是是,奶知道你們是為著阿戌好,咱不說這個,奶是要說,咱莊里這新辦的學塾是晚間才上課,奶剛才去找了你們阿蘿嫂子,給你們兄妹幾個把名字都報上了?!?/br> 虎子脫口而出:“不是得阿蘿嫂子家里、鋪子和作坊的工人才有名額嗎?” 盧婆子一聽虎子這話,就知道幾個孩子悶不吭聲,心里其實也是想去的。 這事算是辦著了。 她眼里帶了笑:“是這樣,所以奶去找你們阿蘿嫂子說了說,給你們要了幾個名額來,都是一個莊子里的,你阿蘿嫂子笑著就應了,名字都給你們登上了。明兒晚上酉正上課,在小金家,現在還沒課桌,你們兄妹四個自己帶兩條條凳去就成?!?/br> “對了,從千字文教,你們自己把原來的竹簡帶上?!?/br> “就這么著,霞丫頭現在會走路,離不得人,奶先回了,你們自己明兒記著準時去?!毕佳绢^是盧二郎的女兒,因生在傍晚,盧二郎千挑萬選給取了云霞這個名字。 盧婆子一陣風來,又一陣風走,直到人走遠了,兄妹幾個還有些沒回過神來,鐵柱側頭看拴柱:“哥,奶真跟阿蘿嫂子說了是給咱們報的名嗎?” 別只是要了名額,沒說是誰用吧? “說了,沒聽名字都登上了嗎?!?/br> “聽到了?!敝皇遣惶倚?,哪怕石頭一直在沈家讀書,但他們兄弟幾個其實不太敢往那邊去的,沒臉面去。 拴柱看著遠處沈家方向,忽而轉身去拎了兩擔空挑筐來,招呼了鐵柱:“來搬柴?!?/br> 鐵柱愣了愣,他還沒反應過來,虎子已經知道他大哥意思了,精神一振就過去幫忙,一邊搬柴還轉頭與愣著的鐵柱說:“二哥,愣著做什么?咱可不是阿蘿嫂子家的幫工,不好白聽課?!?/br> 鐵柱回過味來,忙也過去幫忙,沒一會兒兄弟兩個挑著滿滿兩擔劈好的大柴就往沈家去了。 虎子站在原地咧嘴笑了起來,笑著笑著鼻子又有些酸,大妞不知什么時候到了虎子身側,她喃喃問:“奶剛才說,也有我的名字嗎?” 虎子笑了起來:“有。姐,你也去學,多跟阿寧學一學,不管是識字還是其他?!?/br> 石頭看了看屋里的方向,也低聲道:“對,阿寧姐可厲害的?!?/br> 和沈寧學嗎? 大妞捏著手中納到一半的鞋底,不由得也望向沈家所在的方向。 眼前閃過她遠遠看到沈寧在沈家涼亭處給一群孩子講課的身影,閃過去歲幾次家里賣東西給沈家時,她一邊聽沈家幫工報上來的重量,一邊在賬本上寫下一筆極好看的字,須臾已經算出價錢,從身邊的錢箱里取出好幾貫銅錢利落的取出一個合適的數遞給她大哥,笑著讓她大哥點一點的樣子。 盧大妞打小就是個綿軟的性子,一想到這目標之于她到底有多高,一瞬間心頭發緊,后背都開始發緊。 她學得了沈寧嗎? 虎子看著她,她下意識抬手摸了摸自己頸側被烏發遮擋處的那一處肌膚,而后竟是點了頭:“好?!?/br> 第269章 夜客 沈烈和沈安歸家時天已經完全黑透了,兄弟二人身后還有兩位客人。 大興莊里安全,因知道次日便是正月十五,州學開學的日子,清楚他們今晚是必會趕回來的,因而家里給留了門。 這個時間點,那兩位客人進了一進院后便沒繼續往里。 “來得唐突,你先進去與鄉君說一聲吧,我們稍后再進?!?/br> 來人不是別人,是曾三郎和禇其昌,這大晚上讓客人站在一進院里等也不是那么回事,沈烈道:“不要緊,先隨我去廳里坐下吧,只不知阿蘿睡下沒有,想是要讓二位稍等一等?!?/br> 曾子騫聽他這般說,也就沒推拒,一行四人一起進了二進院。 想是開院門時有點小動靜,沈銀穿里衣從東廂屋里探出頭來查看,見是沈烈和沈安,壓得低低的聲音帶著幾分欣喜:“大哥二哥,你們回來了!” 剛想問吃過晚飯了沒有,就見得還有旁人:“有客人嗎?” 嗖一下縮了回去,不一會兒就拎了外套披上,一邊系著衣帶一邊開門出來了。 沈烈看他這動作快的,道:“夜里涼,你回去睡著吧,我和你二哥會招待?!?/br> 瞧著正屋臥室里亮著一盞昏暗的燈,卻又沒聽到聲音,未知桑蘿和孩子是睡了還是未睡,又問沈銀:“你大嫂睡下了嗎?” 沈銀撓撓腦袋,道:“剛才阿窈和謙寶還鬧騰,這會兒剛安靜下不多久,想是剛被哄睡,大嫂許是還沒睡吧?” 沈烈點點頭,領曾子騫和禇其昌二人進廳里落座,見沈安和沈銀已經去燒水準備泡茶了,他說了一聲,進去屋里先尋桑蘿。 沈烈幾人說話聲音很輕,沈家屋子用料也扎實,隔音是不錯的,不過桑蘿還是隱約聽到點動靜,猜是沈烈回來了,謙寶已經睡得香了,只阿窈有個習慣,夜里哄睡喜歡趴在她胸口,這會兒一根手指含在嘴里,不時還動一動嘴唇叭嗒吮一下,不知夢到什么好事,咧嘴一笑,露出一排無齒的牙床。 桑蘿看得好笑,怕她還沒睡沉,一時也沒動彈,只看了看房門方向,不多會兒,房門被人從外邊小心推開,踏著夜色進門的不是沈烈是誰? 夫妻倆視線一對上,桑蘿就豎了食指在唇邊,示意他小聲著些。 沈烈惦著妻兒,見桑蘿半靠在床頭,湊過去看了看,謙寶已經睡得很香了,阿窈趴在她娘懷里,吮著手指睡相極憨,幾日奔波的辛苦一瞬就都散盡了。 只是這時卻沒有時間再多看孩子幾眼,他低聲與桑蘿道:“曾刺史和禇司戶過來了,人在正廳,來見你的?!?/br> “見我?”桑蘿詫異。 沈烈這一趟跟曾刺史下鄉,一則曾刺史要看民生,二則,州署衙門要代朝廷購糧,歙州一帶在去年冬官府就已經走過一遍了,因下邊幾個縣去年冬幾乎沒買到多少糧食,開年衙門開了印不幾天,曾刺史帶著禇其昌和一幫小吏就親自下縣去看情況了。 自然,沈烈和沈安兄弟二人被他順手帶去開小灶,看經濟民生也是頗鍛煉人的,尤其跟衙門事務掛鉤,沈烈問過曾子騫意見后又帶了一個魏清和。 這買糧買糧,怎么繞回大興莊見她來了? 她滿腹疑問,但顧忌著懷里還沒睡熟的孩子,也不好現在就問,小心坐直些許,以極緩的速度把阿窈放到床上,掖好被子。 小丫頭吮手指放在嘴邊的手指動了動,嘴唇一吮住,又睡香了。 桑蘿這才到一旁穿好外衣,略整了整頭發,隨沈烈一起出了房間,旁邊就是偏廳,沈烈索性便等一會兒一起說了。 進到廳里,桑蘿還未見禮,曾子騫和禇其昌一見桑蘿出來,忙起身抱了個拳:“暗夜來訪,實在失禮,打擾了?!?/br> 二人身上著的還是一身官袍,官靴上滿是黃泥,一行人顯然是剛從鄉下回來,怕是連城門都還未進。 桑蘿搖了搖頭:“無妨,聽沈烈說二位大人是來尋我?不知是何事?” 曾子騫雖著急,這時卻還穩得住,先請桑蘿入座,而后方道:“我們這趟出去的目的鄉君想是知道?” “略知一二?!笨蛇@與她怎么扯上干系了? 曾子騫看出桑蘿疑惑來,道:“這一趟買糧并不順利,除了歙州周邊這一帶,下邊諸縣除了大戶手中,普通鄉民那里很難買到多少糧食?!?/br> 桑蘿眉一挑:“這不應該吧?官府給的價錢不錯,如果說是之前餓怕了,朝廷地沒少給,去年半點田賦未收,地里出產的糧食都是自己的,留足自家人兩三年的口糧還是能有余糧的吧?” 一百九十文一斗的谷價,比之去年正月陳谷三百多文一斗是降了許多,榀這個價錢比之正常年景也是三倍有余了。 可以料想得到,到今年秋收時,如果朝廷養民的政策仍能貫徹,沒有太多地方出現天災人禍,糧價就算不落也不大可能還漲得更高了,留太多糧食在手其實沒有太大的必要。 朝廷免賦三年,顯見得是會缺糧的,官府肯花銀錢來買,百姓又怎會不愿反哺朝廷呢?所以去歲衙門來買糧和買剛收成的薯蕷時,大興莊周邊這一帶,各家留自家人兩三年的口糧,有余力的都賣了出去。 哪怕桑蘿和陳家原本打算用薯蕷做點副產品的,但朝廷買去是分發各州縣做種塊的,官府價錢還給得公道,自是以朝廷為先。 曾子騫聽到這里輕笑了笑,沈烈在一旁給桑蘿作了解釋,道:“歙州諸縣鄉里百姓手中余糧并不算多?!?/br> 一句話把桑蘿說愣住了。 “人出來得晚,開地開少了?” 這是她想到的唯一可能。 沈烈卻是搖頭:“是也不是,出來得晚開地少的是一小部分人,但其實出來得早的地也沒有全種?!?/br> 一句話把桑蘿說糊涂了。 沈烈道:“田分上中下三等,咱們當初出來分到的田均是上田,雖拋荒了好些年,開出來也還不錯,而出來得晚的,因如今人口少,下田倒是沒有分,中田是有的,但中田地力跟不上,通常種一年需休耕一年,不然縱使種了收成也不會很高,連種個幾年那田怕是就要廢了?!?/br> “所以朝廷分田不少,百姓其實并不能全種,視田地情況,大多只種一半或是小半。而且,我細問過各鄉鄉民,他們精耕的中田去歲秋收一畝地得稻谷約二百六七十斤?!?/br> 而大興莊周邊這一帶用了桑蘿的堆肥法,中田和上田畝產在三百一十到三百三十余斤左右,每畝相差約四十多斤,且大興莊用了堆肥法后,田里地力跟得上,哪怕周邊鄉民手中的中田也并不需要耕種一年就休耕一年。 這才是諸縣鄉民不敢賣糧的原因,周邊諸縣鄉民手中的余糧和歙州城附近這一帶的鄉民手中的余糧壓根它就不一樣啊。 “堆肥法?”桑蘿一愣之后反應了過來,一把捂住額頭,面上顯出懊惱之色:“我竟全然把這事忘了?!?/br> 沈烈不動聲色道:“怪不得你,用得太習慣了,我和小安、清和也是跟著曾大人在鄉里走了幾日才反應過來?!?/br> 曾子騫忙接話,“是,這個不怪你們,我聽沈烈也說了,你這個法子早在當年避進山里就教了出去,時隔這么多年,不止大興莊莊民,周邊山民也依樣學著用了好幾年了,出來后又都住在你們左近,大家都這么用,習以為常的東西,一時想不到也是有的?!?/br> 尤其桑蘿,這一年到底干了多少大事曾子騫心里門清,一個女子,懷孕生子養了一對雙胞胎,改犁造紙兩次獻方,還管照著家里的田地和生意,說實話,這種事若是世家貴族里的大家主母,手下有一群得用的人,除了改犁造紙,別的能做出來不稀奇。 但寒門小戶,能把這么多事打理得井井有條,也是本事。 桑蘿冷靜下來,道:“是,好在現在也不遲,抓緊一些趕今年春天還行,堆肥法并不多難,沈烈未曾告知大人?” “說了,也已經在各縣教授過一遍了,所以才回得這樣遲,只是我細問過沈烈你們莊里的耕種情況,還有些問題需來請教鄉君?!?/br> “曾大人只管問,我于種地一道并不精通,但只要是我知道的,必定知無不言?!?/br> 并不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