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居種田養娃日常 第241節
他吃著嘴里的rou,滿腦子卻還是經濟民生,想到的是百姓餐桌上也可以有這般美味,想到的是養豬八個月能得白rou二百三十余斤,可供肥田之糞二十余車。 更想到如今在數州開辦的造紙坊為朝廷解的圍,為國庫賺進的雪花銀,心中當真覺得桑蘿此人是老天送給大齊的福星。 桑蘿啊桑蘿,朕這一回怎么賞你? 第260章 以爵賞之 當一個帝王占了平民天大一個便宜,還是她為了大齊、認可你這個皇帝心甘情愿獻給你的,尤其獻的這東西還實實在在派上了大用場。 帝王會怎樣? 眼前御座上的這一位會——很想補償。 桑蘿進造紙術是不能公之于眾的,皇帝此前便是想賞也難找到一個機會去賞,眼下這個機會就這樣送到了眼前,補償的念頭自然而然就那么冒了出來。 午后散朝前的最后一個議題由皇帝親口提了出來,“眾卿議一議,大興莊桑氏怎么賞?!?/br> 這是文臣團最擅長的了,當即就有人出列說自己的意見,有說表彰的,有說賞銀的,皇帝在御座上聽著,一連聽了幾位大臣的意見,賞田賞地賞絹賞帛都出來了,他只笑著,不說好也不說不好,轉頭卻點了曾子騫:“你是歙州父母官,最是清楚那桑氏的功績,你來說說看?!?/br> 曾子騫不傻,尤其皇帝點出的那一句功績,他一瞬就懂了其中意思,心中快速權衡揣度皇帝想要的那個度在哪里,而后出列,從曲轅犁到薯蕷種植再到劁豬法,自然是文辭錦繡一通的夸,然后話鋒一轉入了正題:“微臣以為,桑氏這一年琢磨出來的東西,僅曲轅犁和劁豬法為我大齊所建之功就絕非賞些銀錢絹帛百畝田地便能體現圣恩的,臣斗膽建言,以爵賞之,女子之爵位,便以等階最低的鄉君,陛下以為如何?” 封爵! 給一個平民農婦封爵??? 一眾朝臣都愣了愣,便是李瑀幾位皇帝的心腹近臣一時也瞠目結舌,說不出話來。 皇帝讓提,曾子騫這也太敢提了吧? 這和當初范氏得封三品淑人可是兩回事,范氏本身出身高,最要緊的是,她的丈夫是曾子騫,夫榮妻貴,大臣的妻子和母親受封命婦封號是歷來有之的。 可鄉君是什么?公主、郡主、縣主、鄉主往往是封皇室宗親,縣君和鄉君則是封功臣之女。大齊新建,功臣新貴多不多?跟著皇帝打天下的有功之臣們封爵的不少,可要說功臣的女兒姐妹得封爵的,那還一個沒有。 也就是說,大齊壓根還沒有縣君和鄉君的存在! 現在有個農婦,弄出個劁豬,封鄉君? 皇帝還未說話,已經有朝臣蹦了出來:“臣反對!” “歷來封侯拜爵以馬上建功,縣君鄉君皆功臣之女,一個改犁劁豬就封鄉君,我大齊的鄉君豈不成笑話?平民封爵這般容易,曾大人此言太過兒戲!” 曾子騫反問:“大人是指哪一樣容易?造出曲轅犁容易,還是讓我大齊百姓養一頭豬每年就能多得近百斤rou容易?” 朝堂上你來我往打起了嘴仗,皇帝看了會兒,抬了抬下巴:“薛卿,你說說看,封桑氏為鄉君合適嗎?” 一直沒表過態的幾位大臣聽得皇帝點了薛晏,眼皮就都跳了跳。 薛晏雖一直未作聲,被皇帝點了也無半點猶豫,出列一禮便道:“臣贊同曾大人提議。國家大事,惟賞與罰。桑氏雖一農婦,家中亦無高官顯貴,然她于農桑經濟頗肯鉆研,每有所得亦不藏私,一年之內兩度建功于朝廷,雖無汗馬,卻功在社稷,澤在生民。臣以為,鄉君之爵桑氏當得起,且這也是此時此際最合適之封賞?!?/br> “哦?”皇帝眉微揚:“最合適從何說起?” “國朝新立,百廢待興,陛下正當求賢若渴之際,桑氏一農婦建功得爵,您用人唯才,何愁賢才不至?” 這一回沒等皇帝再點誰,左相便已出列:“古有千金市骨,臣以為薛大人所言極是,亦請封桑氏為鄉君?!?/br> “臣附議!” “臣附議!” …… 幾位重臣一出列,后邊便是一串的附議了。 皇帝滿足了。 “好,好一個千金市骨,就依諸位愛卿所言,敕封歙州桑氏為五品鄉君?!?/br> 擬旨自有文侍去做,這一番進貢,歙州進的是實實在在要用到百姓身上的東西,進貢的那些薯蕷,等開春后在皇莊里先行種植。曾子騫帶來的幾個劁豬匠暫留長安,自明日起便在長安周邊諸州縣先行推行劁豬法了。 宣了下朝,皇帝心情格外爽利的回了御書房,還在半道上就交待岑喜讓把歙州獻的土貢除了豬和薯蕷其他都送到御書房去他看看。 剛才就很好奇了,腐乳是什么,粉絲又是怎么吃? 內侍把東西送到時他連手都凈好了,東西自有內侍一箱一箱打開給他看,皇帝自己很順手的就拿起一個罐子,打開就拿一塊新鮮的rou脯往嘴里送。 岑喜看到那rou脯眼皮就跳了跳,再想到這新封的鄉君。 果然啊,他此前的猜測其實是對的吧。 大興莊啊,了不得。 這才想著,皇帝頗大方的給他塞了一罐rou脯:“味道不錯,這罐賞你了?!?/br> 岑喜喲一聲,連忙謝賞。 皇帝已經去看另幾樣新東西去了。 …… 太極殿外,已過了平日散值的時間,一幫朝臣下朝后直接出宮。 這一日,歙州又是最大贏家,先前還笑曾子騫這回想必無賞的那幾位這一回遠遠的繞著曾子騫走了,哪里是無賞,這一回賞了個鄉君,品階是不高,可這是女爵??! 更不消說曾子騫自己的前程了,有眼睛的都看得出來皇帝的滿意,三年一任滿,升遷已經是再明確不過的事情。連帶那位眉州刺史都跟著在皇帝面前留下了個好印象。 曾子騫只笑笑,等著他祖父,祖孫倆一起出宮。 他在京中并未多留,只歇了這一日,第二日便與宣旨天使一道回了歙州。 …… 天使二至大興莊時是臘月十七,已是年末,農事已歇,各家都相對清閑的時候。 雙胞胎此時已經快三個半月了,不似剛出生時格外的小,桑蘿養得仔細,兩個小家伙眉眼漸漸長開,已經會咿咿呀呀,尤其阿窈,一逗就笑,極是討喜。 沈烈寵一雙兒女,照著桑蘿畫的圖紙趁每日下學后的一點時間給做了個推車搖籃,天氣好時兩個小的時不時能被推出來曬曬太陽,再湊一湊莊子里熱鬧。 沈家的推車一出來,盧二郎和陳大山就比照著給家里的女兒和兒子也做了一個,這樣一來桑蘿也不會被捆著完全出不來了,冬天日頭好的時候,和馮柳娘、周葛,三家常常一處遛娃。 當然,呆得最多的其實是沈家門外,因為上午常有孩子讀書,或是沈寧,或是許文茵在上邊做小先生。 四個小的最是愛湊這熱鬧,阿窈還不會坐,每每樂得躺在小推車里兩手直劃啦,跟著咿咿呀呀的瞎樂,就連一向比jiejie阿窈喜靜的謙寶也會豎著耳朵細聽,一雙眼睛烏溜溜的極有神。 鐘嬤嬤便是這時候到的,說是朝廷有賞,天使已經到了刺史府,半個時辰后便往這邊來。 沈寧聽得這話,連課都不上了,放下竹簡便出了亭子:“天使?又有圣旨到了?” 鐘嬤嬤滿臉帶笑:“可不是?!?/br> 這一回不用再往許家借香案,沈家一應東西都齊全得很,且也有經驗了,桑蘿把兩個孩子交給沈寧,自己就請了同在這邊曬太陽的秦芳娘魏令貞等人幫忙,搬搬抬抬張羅了起來。又問了鐘嬤嬤天使幾人,連一會兒要打賞的紅封也先備好了。 沈烈和沈安第二次從學里被刺史府的人叫走,且還是同一個原因,歸家接旨。 圣旨是白菜嗎? 一年,兩回了。 不說一眾先生和同窗傻了眼,沈烈和沈安自己都愣住了,卻也知道耽擱不得,忙與先生告假歸家,回到大興莊的時候,因著天使儀仗,鄰近不知多少鄉民擠進大興莊來瞧熱鬧。 穿越時空的第五年末,桑蘿第二次接圣旨,這一趟來的是內侍,并無欽差,她猜到應該是劁豬法得賞,想過賞銀賞絹賞田賞地,唯一沒猜到的是,她成大齊女爵了???!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后邊那一成串的夸贊之后,五品鄉君? 沈家上下除了還在推車里的兩個奶娃兒,齊刷刷傻眼。 后邊傳旨天使還念了什么?不享食邑,每年可領俸銀40兩、祿米40斛,圣上還在京里給賜了鄉君府? 圣旨和鈿釵禮衣都被捧到眼前了,桑蘿還暈暈乎乎,心怦怦跳得極快,擠在沈家門外圍觀的陳婆子一幫人更是嘴張得合不上,能直接塞下一個雞蛋去了。 傳旨內侍笑著提點了一句:“鄉君,領旨謝恩吧?!?/br> 桑蘿恍然,忙領旨謝恩,又接過內侍捧著的鈿釵禮衣,沈烈適時將備好的紅封給領頭的內侍塞了過去,其余跟來的內侍那邊由沈安打點。 頒旨內侍早得了岑喜提點,待沈家人頗為客氣,接了紅封笑著收進袖里,道:“鄉君府還需修繕,有些規制也要改一改,鄉君來日進京可再往戶部接收?!?/br> 桑蘿謝過,都不知沈烈是怎么把人招待好又送走的,她捏了自己臉頰一把,看著一旁幫著捧東西的沈寧:“我成鄉君了?” 沈寧比她還呆:“大嫂,你捏捏我?!?/br> 桑蘿還沒捏,天使一走就進來的陳婆子她們一幫人里,許文茵幫著捏了,她一手捏自己,一手捏沈寧:“不是做夢……” 沈烈送了人回來,夫妻倆把圣旨供好,兩人在南房里相視愣怔,而后齊齊輕笑。 沈烈促狹:“恭喜娘子?!?/br> 桑蘿被封為鄉君的消息在歙州一帶風一樣散開,百姓們頭一回知道,原來好好琢磨種地養豬,只要真能琢磨出門道來,竟然也能得爵發財! 第261章 長安來的 沈家實實在在熱鬧了幾日,大興莊里各家倒沒什么,關系好到一定份上,不會因你落魄就低看,因你風光就格外高看,從前怎么往來,如今還怎么往來。只是都打心底的替桑蘿高興罷了,尤其聽說桑蘿現在就跟那官老爺似的,每年能從朝廷領俸祿,四十兩俸銀,四十斛祿米,這在陳婆子、盧婆子她們看來就是最實在的啦,皇帝老爺養你一輩子呢。 倒是沈烈的一些同窗們頗為羨慕,聰明的看著桑蘿一年內兩次得了圣旨嘉獎,這下連爵位都有了,就知道沈家兄弟往后前程不會差,甚至于,大興莊的幾個讀書人,往后多多少少也能受照拂。 像學里的先生就更清楚些,那根本不是往后受照拂,是眼下,他們壓根沒教過的東西,沈烈懂,大興莊幾個懂,和大興莊走得近的王云崢也懂! 哪里懂的?反正不是考州學前。 所以人人心中都有桿秤,大興莊起來是遲早的。 最高興的大概要數聽了老爺子的話把女兒許給了魏清和的林家三太太了。 桑蘿的日子還是如常,往范妃娘那里去了一趟,問了問受封始末,又托范妃娘給曾子騫帶個謝,后邊又得范妃娘指點命婦禮服大小不合適可以適當改動,要注意些什么,后邊就該干嘛干嘛了。 要說家里有誰不同,大概是沈烈,更拼了,家里房間多,有他專門用的書房,也不用再擔心讀書晚擾到桑蘿和兩個孩子,每每在書房學到夜半,早起也不落。 臘月下旬落了幾日的雪,等雪停已是臘月二十八了,因今年日子過得紅火,索性給七個幫工都發了格外厚實的一份年禮,除雞魚rou蛋之外,特產鋪里賣的東西還各給發了兩份,一人一大籃子讓提了回去,歡歡喜喜過大年。 除夕把沈金兄弟三個也喊過來一處過年,吃過年飯一處守歲,桑蘿細數穿越過來的時間,一轉眼這算是進入第六個年頭了。 這一年桑蘿二十,沈烈二十三,阿窈和謙寶再有幾天就滿四個月。 沈安和沈寧十四了,沈金十三,沈銀和沈鐵一個十一,一個十歲,全都升級做了叔叔和姑姑,盡管兩個小的還只會傻樂不會喊人,一點不妨礙姑姑叔叔的升級體驗感。 這時候過年頗有年味,守歲是真的一家人湊在一起說話吃零食守到天亮的,守到天邊見白,迎來了武定武年正月,初一初二在自家歇著,初三起各處拜年,初六魏清和娶林家九娘。 大興莊自遷出來這一年多添了三個新媳婦,四個新生兒,也算是熱熱鬧鬧添丁進口了。 她這里過得熱鬧,殊不知,歙州城門處,先后三輛騾車進城,才在城門口就先跟守衛打聽大興莊特產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