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居種田養娃日常 第83節
書在此時以私藏和傳抄為主,想要買的話也是在京城或州府那樣的大地方,有特定的書市可以淘到,至于縣一級,它屬于非暢銷商品,有縣學時或許還有人賣,縣學停辦了這么些年,還真未必。 沈安早在聽到自家大嫂問筆墨鋪子的時候,心就咚咚直跳,他在學寫字了,也見過籍書之類的東西,知道筆墨是做什么用的。 一出了成衣鋪,沈安就道:“大嫂,你要給我們買筆墨嗎?那東西可貴可貴了吧?我覺得用沙盤就挺好的,一樣能寫字,還不要錢?!?/br> 沈寧也點頭:“我也覺得沙盤寫字挺好的?!?/br> 沈寧不知道筆墨貴不貴,但是可以用不花錢的,還是不花錢了吧?她看到大嫂只給她買了頭繩,自己什么也沒買,都有點兒后悔花錢了。 兩根頭繩加兩根發帶,六文錢呢,換成買布的話都能買下一塊做豆腐的濾布了。 桑蘿笑:“我另有用處的,回去你們就知道了?!?/br> 走了小半刻鐘,到了縣學所在的那條街,果然,一眼掃過去,看到了一家賣香燭雜貨的鋪子。 “走了?!彼泻羯闲置枚?。 沈安和沈寧跟著桑蘿到了香燭鋪子門前停下,兄妹倆一腦門的問號??? “不是買筆墨嗎?這是賣香燭的?!?/br> 桑蘿笑起來:“就是這里沒錯了?!?/br> 領著兩個小的進去。 掌柜的一看到三人進來,上下打量桑蘿,笑問:“小娘子是要買些什么?” “有筆墨嗎?” 掌柜的眉頭一動,笑了:“有,有?!?/br> 說著就彎腰從柜子里邊一陣翻騰,沒一會兒拿出一支毛筆、一塊墨錠出來:“小娘子看看?!?/br> 嗯,別問為什么沒有擺出一列十數種給她選,有得買就不錯了,選?就別強求了,難為掌柜的貨柜,也難為她自己的錢袋。 桑蘿拿起來看了看,她自己是不識得的,原身倒是識得,是相對便宜的羊毫筆,墨也只是下等墨。 問掌柜價格,掌柜笑道:“毛筆三十五文一支,墨錠一百五十文?!?/br> 桑蘿咂舌,看來原身家里從前筆墨紙硯也沒少花銷。 她從錢袋里掏出兩串錢,數出一百八十五文遞過去,掌柜的笑瞇瞇接過,一邊數著,一邊還能分出心思來問一問桑蘿需不需要紙和硯臺。 桑蘿連忙搖頭。 硯臺這東西,不講究的話,想想辦法,沒有也是能弄出來的,至于紙,這時候雖有紙了,但產量極少,除了官府用得多,民間其實大多數人用不起。 好比周里正,用的就是官府給發的紙,而像東福樓那樣的大酒樓也備了紙,給她寫契約或是收據之類的就有用到,契約還罷,收據其實也是裁成小條子的,為的就是省紙,至于過所之類,則還是用的木牌。 酒樓賬房尚且節約著用,何況她這山里找食的? 買了筆墨,途經藥鋪,桑蘿想到家里石膏剩得不多了,進了藥鋪又囤了一些,自然也少不了大料,每天都要做醬干,大料是耗得真快。 但考慮到怕人將大料和醬干聯想起來,再進而聯想到石膏,大料桑蘿去的是另一家藥鋪買的。 到此正事算是都辦完了,桑蘿就帶著兩小只逛東西兩市去,也是去看一看擺攤子的秦芳娘幾人。 她挑著擔,進市集時不免被當成擺攤的攔下來問,看了看壇子是空的,東西也是雜七雜八一點點,一看就知是自己買來用的,這才沒讓交市稅直接放了進去。 小兄妹倆早上逛了縣里的大街、酒樓、點心鋪、成衣鋪,連買筆墨的香燭鋪都見識了一回,但一進東市,這又是完全不一樣的光景,各式各樣的小攤。 像他們的大集,又不像,大集可沒有這么多攤子,也沒有東市里邊賣的東西品類多、精、細,瞧得兄妹倆個又一輪的眼花繚亂。 桑蘿看他們看什么都有趣,要是哪個吃食攤子多看幾眼,便會問一聲要不要買一些來吃,兄妹倆再怎么看,一聽大嫂問要不要買,搖頭搖得那叫一個快! “不用!” 挑筐里的點心那么多呢! 桑蘿也不多說,往后七八天這兩個小的確實不會缺嘴。 “行,有想吃的或是想要買的再與我說就成?!?/br> 轉了一圈,轉到秦芳娘攤子上,湊在一塊說話。 兄妹倆個看著新奇的東市,覺得哪哪都好,哪哪都熱鬧,其實擺攤的秦芳娘和從前常來的桑蘿知道,還是蕭條了不少的。 桑蘿慶幸三家都有酒樓或是食店的生意,每天近半的貨都先送給酒樓食店了,剩下一半才是在集上銷,倒是正好。 秦芳娘看到桑蘿帶著沈安和沈寧過來,少不得要給兩個小的買點吃食,被桑蘿拉住,道:“吃不得了,你看看他兩人,肚子到現在還是圓的?!?/br> 說笑幾句,又去西市轉了轉,等到秦芳娘幾人東西都賣完了,在東市匯合,桑蘿又買了兩個壇子借著秦芳娘的車往回拉。 才出縣城,沒走多遠,卻看到遠處山道上似有幾個衣裳襤褸的人,待稍近了,桑蘿瞳孔一縮:“等等?!?/br> 她把秦芳娘拉住,秦芳娘先還有些愣,等看清前面的四五個人,身子也是一僵,腦子都木了木。 流民???? 逃過難的秦芳娘和桑蘿對流民的神態和眼神再熟悉不過了。 桑蘿一手拉住一個孩子:“先回縣里!” 秦芳娘點點頭,連忙也掉轉了車頭,幾人快步向城門去。 第92章 賊崽子 秦芳娘心里有些慌:“剛才那幾人,是流民吧?不是說流民都攔住了嗎?我們這怎么會有流民?” 桑蘿搖頭:“不清楚,先回去請許掌柜幫忙找人看看情況吧,我們幾個婦人孩子,后邊有十里的山路,這樣回去太不安全了?!?/br> 那幾個不管是不是流民,看著都是流亡已久、餓得狠了的,真的只剩了皮囊包著一副骨頭架子的樣子了,走路好像都快要打晃了。 這種餓極了的人其實很危險,她們真要就這么回程,很容易被盯上。 桑蘿幾人才出城門就又折返,城門官瞇了瞇眼,還不待問,甘氏已經主動道:“前邊看到幾個像是流民的人,我們幾個婦孺,先回縣里來避一避?!?/br> 三個城門守衛對視一眼,這一回倒是難得的,沒讓再遞過所交入城費,揮手讓桑蘿幾人進城,其中一個守衛快步離了城門,想是給上峰回稟去了,另兩個守衛仍盡職盡責的守在城門入口處,挎在腰間未出鞘的刀頗有幾分威懾力。 桑蘿沒再停留,她帶著秦芳娘幾人直奔東福樓后門。 此時午時已過,東福樓后廚基本收工了,倒是桑蘿最早識得的那個少年正在刷碗刷盤,看到桑蘿幾人還笑著打了聲招呼,又奇道:“今日竟還沒回去嗎?” 桑蘿勉強笑笑,道:“遇上點事情,我來找許掌柜,許掌柜這會兒在嗎?勞小哥前邊幫我看看?” 說是看看,實是請少年幫著通傳一聲的意思。 那少年知道掌柜的頗看重桑蘿,也不推諉,擦了擦手請桑蘿等等,就快步往前邊去了,估計也就是回到前堂遞一句話再折返的功夫,許掌柜就跟著那少年一起來了后廚,看到桑蘿幾人,便問道:“聽說你們遇上點事,是怎么了?有什么麻煩嗎?” 桑蘿點頭,把剛才在城門外碰到幾個疑似流民的事情說了,道:“您看看,我們幾個婦人帶著兩個孩子,這回去十里路,著實是有些不敢,這才折返回來托您這邊幫忙去探探情況,如果可能的話我出些銀錢,看看您酒樓這邊能不能請幾個伙計送我們一送?!?/br> 許掌柜一聽是流民,神色也是一緊,知道桑蘿她們進城的時候有跟守衛打過招呼,便道:“銀錢不必提,真要是有這情況,我這邊找人送你們一送也不是多大事,這樣,你們也別外邊站著了,先進酒樓吧,雅間里坐坐,我先讓人去探探情況?!?/br> …… 許掌柜散出兩個穩當的伙計,兩人出去后半個多時辰才回來,一個是往城外看情況去了,一個是往衙門相熟的衙役那里探消息。 往城外去的那個說是他過去的時候已經不見城外有流民了,四處轉了轉,也沒有流民蹤跡。 找衙役那邊問到的消息,縣尉也派了人出去查看了,壯班衙役出去的時候,那幾個流民已經不見了,衙役們又往山林里摸了摸,仍是沒找著那幾人。 唯一一點能確定的是,附近目前應該只是零星幾人,不是大股流民。 桑蘿一口氣松了半口,另半口卻沒辦法松下來。 許掌柜看她神色,道:“這樣,今天我讓四五個伙計送你們回去,后續我也還會繼續再打聽打聽情況,有什么異動的話會讓人往你們十里村去給你們遞個信?!?/br> 也只能如此了,桑蘿起身道謝。 許掌柜想著又問:“豆腐和素毛肚你們看看明天還能送嗎?” 要是不便送的話,他就安排伙計去取也行,生意是不好耽誤了的。 這事情得看秦芳娘幾個,幾人商量一下,最后一致得出的結論是豆腐醬干素毛肚在情況沒惡化之前還得接著賣。 總不能因為看到幾個出來轉了一圈就不見了的流民就連營生也丟開了。 許掌柜聞言心下也松了一口氣,回程時特意給挑了幾個人高馬大的伙計護送桑蘿一行人。 一路上倒是再也沒碰上形似流民的人,桑蘿心下稍松,伙計們要走時,桑蘿給了五人半串錢,道:“辛苦幾位小哥,這點銀錢便給小哥去喝些茶水?!?/br> 五十文! 五人均分一人就能得十文! 五個伙計面上都是喜色,連連作揖道謝。 桑蘿倒不覺得自己給得多,五十文聽著多,均分到每個人頭上也就是十文錢而已,人家是擔著風險來送她們的,真碰上流民那就是大麻煩。 她親自送人,又囑咐著路上當心些,等到人走得見不著了,這才回院里去。 秦芳娘幾人忙一人掏出十文錢來,被桑蘿推回去了,道:“不必,原是我做出去的人情,他們承情也是承我的,不需你們分攤了,倒是明天怎么去縣里,你們得商量個章程出來,錢要賺,安全也要有保障才行?!?/br> “看到流民這事,咱們也得跟周村正說一聲,村里人得多個警醒才是?!?/br> 流民進不去縣城,可不代表來不了周邊這些小村。 …… 周村正對這事頗為重視,他跟王家一位旁支子弟還算相熟,早些時候就聽到了些消息,心里總是隱隱覺得不安。 后邊征稅、糧價飛漲、北邊災情疫病,一樁樁一件件都讓周村正夜里睡不踏實,出現流民,好像只是一只一只落地的靴子后邊又落下一只一樣。 周村正不知道,后邊還會不會有靴子繼續落下。 就說這會兒,村里的青壯這會兒可都去服徭役了,因為男子成婚有子就會被分家另立一個戶籍,所以家家青壯都出去,留在村里的還真不多。 要么是他這樣有兒子去服役的,要么就是像他家三郎和盧家三郎那樣已經成丁卻還未成婚的,能抽出來防衛的人手十分有限。 難得的,周村正行使了一回村正的主權,讓三個在家的小兒子去通知各家男人來家里商量事情。 另一邊,陳家院里,陳婆子聽了兒媳帶回來的消息,第一反應就是愁,和另幾家商量了以后陳老漢、盧老漢和盧三郎結伴接送她們擺攤,而后就拉住桑蘿。 “你晚上也下山來住,山里先別住了,和村子隔得遠,真有點什么事動靜小些村里人都聽不到,左右你有田叔也不在家,你和阿寧就跟芳娘擠擠,小丫兒跟我睡,小安跟二山住一屋?!?/br> 桑蘿自然沒有異議,她是真的惜命,不然在縣城那會兒不會轉身轉得那么利索,道了聲叨擾,回家簡單收拾一番就帶著兩個小的搬到了陳家。 而周村正那邊,也已經組織好了村里的男人和少年們夜里輪值守夜。 村里其他孩子還懵懂不知的時候,沈安和沈寧卻因為親眼見到過流民,略有些緊張,直到小丫兒來問起縣城見聞,漸漸才把這緊張拋到了腦后。 說起縣城見聞,沈寧想起自己的點心來了,從隨身包袱里翻出兩樣不耐放的,給小丫兒和陳二山各分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