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居種田養娃日常 第43節
沈安去送人,沈寧湊到桑蘿邊上,手里拿了一塊酸棗糕湊過去:“大嫂,你也吃?!?/br> 桑蘿頭微后仰垂眼看了看,道:“撕半塊給我就行?!?/br> 上輩子養病那幾年養成的習慣,東西再好也只適量吃。 沈寧知曉些自家大嫂的脾性,笑著撕了半塊,另半塊自己撕了一半,另一半塞進了剛進來的沈安嘴里。 吃過東西,沈寧就去搗騰雞食去了,用竹刀把蒲公英和艾葉草切碎,抓了一把稗子一把糠拌一拌,弄好了才反應過來:“大嫂,咱們家沒有食槽?!?/br> 用碗喂雞是不可能的,潑在地上的話,家里新修的房子院子,多好看啊,那一潑下去得多臟。 桑蘿想了想,扛出昨天下午只用了一小段的那根竹稈,挑粗的那頭用鋸子鋸下一截竹節,從中間一破兩半,就成了兩個小小的食槽、水槽,依樣挑了一截稍細些的,給幾只小鴨也準備了一份。 “先這么用著吧,回頭有合適的再換?!?/br> 沈寧進去喂雞,桑蘿放下鋸子,繼續把草窩做了個收尾,編好了看了看,自己覺得還是很精致的,并不比網上買的一些漂亮貓窩差呀,更有一種質樸的美。 她往院里看了看,招呼上沈安幫著她一起把之前家里放在地上用來當小石桌的那塊薄石板給抬上,搬進了后院,放在主屋靠墻的屋檐下。 桑蘿上下看了看,就算是下雨應該也淋不到,就出去把草窩抱了進來。 地下有石板,頂上有屋檐,只要不是瓢潑大雨,這草窩放在這里先用著是妥了,等鴨子再大些也能放到外邊放養去。 桑蘿在擺弄草窩,固定水槽食槽,沈安則去挪之前找回來的細軟干草,抱回來把干草細細在窩里鋪好,這才把那三只小鴨一只只抓了,小心攏在手心送進鋪好軟草的窩里。 這樣一個幾乎三面都有遮蔽的草窩顯然更得三只小鴨的歡喜,老有安全感了,腦袋上下左右的看,咿咿叫得很歡。 桑蘿看著這三只毛茸茸的小東西,起身交待沈寧去煮點兒半夾生的飯等會兒喂鴨,自己扛了石鋤就出了院子,在屋側選出一塊地刨了起來。 本就是剛被清理過的地,處理起來也簡單,就是刨得平整一些,三兩下弄完,她默默算了算雞籠大小,估量著家里剩的那根竹子怕是不夠,拿了彎刀就喊上沈安跟她一起去旁邊砍竹子。 折騰了近一個時辰,叔嫂兩個拖著一棵竹子,一小捆有小孩手臂粗的杉樹旁枝,抱著一大堆的大芭蕉葉回來了,也不進院,把木墩、鋸子、彎刀拿出來,在院外就把竹子的細枝處理了,留了主桿,比劃著長度就直接開鋸。 鋸好竹稈,又將之劈成一根根兩指半寬的長條竹片,再編成六扇扎實的竹欄,每一扇豎著的四根竹條都留長尺余,其中一扇留了足夠大的門,方便雞鴨出入,她自己也得能清掃得了。 六扇竹欄都處理好后,搬到了之前平整好的那地泥地里,其中一片平放在地面作籠底,這主要是防黃鼠狼打洞進入籠內的,另四片依著四圍將長出的竹條部分敲打進土里,一個簡單的圍欄就成型了。 再把第六片竹欄蓋在面上,讓沈安進屋取了麻繩出來,在八條邊縫處作細致的固定處理,插上竹門,一個簡易粗糙卻扎實的雞舍就做成了。 最后在雞舍四邊用小兒手臂粗的樹枝,將一頭削尖豎直打進土里,敲得足夠深了,用手試了試,不搖晃,這才用麻繩和粗樹枝開始橫向搭頂。 一個比雞舍高出兩倍也大出兩倍的屋頂框架在桑蘿手里漸漸成型,再把密不透雨的芭蕉葉作頂,一層層蓋上去,遮陰擋雨就都沒問題了。 桑蘿看看整體都有她人高的雙層雞舍,嘖嘖,十里村雞界小別墅啊。 她自己看著都樂了,把沒用完的芭蕉葉取了兩片,小心塞進里邊鋪好,又讓沈安把剩下的稻草抱出來,在芭蕉葉上鋪上幾層。 完美! 以后里邊臟了,只需要把芭蕉葉稍微一卷往外抽出來,臟稻草也就全出來了,方便換新的。 活兒干完,桑蘿欣賞完自己的杰作,這才有空看了看自己一雙手,竹片雖然簡單削過,但她到底不是正兒八經的木匠篾匠,手藝粗糙得很,處理得并不算平滑。 沒有手套,再是小心手上也劃了足有七八處口子,干活的時候還行,這會兒活干完了,一雙手的手掌真是刺撓刺癢的痛。 回屋燒了火,把她僅有的兩枚針之一用兩根木枝夾著用火燒了燒針尖,自己坐在院子里把扎進rou里的的竹刺一點一點挑出來,直到一根刺也瞧不見了,這才算完。 沈安和沈寧原本看到屋旁搭出這樣漂亮的一個雞舍高興極了,這會兒看著桑蘿手上那么多細小傷口,那高興勁兒就一下子卸了,只剩了難受和愧疚。 “大嫂,這都是男人的活計,以后都我來干,有不會的我找有田叔問,你就別干這種活了?!?/br> 一臉鄭重的模樣。 偏沈寧在一邊還特別認可:“對,大嫂,你手都扎那么多口子,多痛啊?!?/br> 小兄妹倆這樣兒,惹得本來因為手上又刺又癢挺難受的桑蘿眼里都泛起了笑意。 男人呀? 小學一二年級的小豆丁一口一個這是男人的活計,桑蘿很想笑。 不過,男孩子這么有擔當還是要鼓勵的,她笑道:“行,我們小安是小男子漢,那你好好學,等你學好了,大嫂和阿寧以后碰上這種活計就都靠你了?!?/br> 沈安很當了真,重重點了個頭:“我一定會的,我覺得不難,大嫂今天做的我就看會了?!?/br> 桑蘿笑了起來,坐著歇夠了,到灶屋倒了一竹杯水喝下,把木墩子搬進來,拿起鋸子就接著干活。 沈安急了:“不是說好了等我學會了我來做?” 桑蘿拿著木鋸,笑著揚眉:“后天咱家擺席,做個案板,你會嗎?” 陳有田做的活太多,案板這樣的小物件,他還真給忘了,人家是免費在幫她做的,桑蘿也不可能事事都拿出來讓人幫著做了,能自己想辦法辦了的,那就自己辦。 沈安一聽是做廚房切菜用的案板,懵了,這個,怎么做? 桑蘿原本是隨口一說,話說出口,她認真想了想,好像真的可行,在一堆料子里翻翻找找,翻出一段被陳有田鋸下來的圓木,敲了又敲,覺得料子挺緊實的,轉身看沈安:“其實也不難,料子是現成的,這是咱家做大梁多出的榆木,我看做案板就挺合適,就是鋸一塊圓木下來,試試嗎?” 說到這里倒越發確定了,招呼沈安:“來,你要是想試試的話就過來幫我吧,我看著你做?!?/br> 做壞了就是廢點兒料,她再做就是了。 也不對,能壞到哪去,另一面本來就是陳有田鋸的,平整著呢,有一面平整的,另一面怎么折騰都不耽誤她用來切菜。 沈安有些不確定,他真能做案板? 然后看到自家大嫂鼓勵的眼神,那點子不確定很快就轉成了蠢蠢欲動:“行!那大嫂你教我?!?/br> 他能擔起家里的一些事了,沈安甚至有種說不出的興奮。 第50章 看上去簡單的活做起來遠沒那么簡單,整整兩刻多鐘,沈安的手都酸了,那案板也才鋸過不到三分之一。 小男子漢傻眼了。 桑蘿這才笑著把鋸子接過:“來,我替一替你?!?/br> 兩人你一刻鐘,我一刻鐘,最后就連沈寧都試著上了一下手,耗費了半個多時辰這塊案板才終于被鋸了下來,一大兩小湊在一起看了看,都上手摸了摸,竟然還挺不錯? 沈安和沈寧樂壞了,自己親自參與動手鋸的案板,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是難以言喻的,正好已經是傍晚了,兩個小的就都兩眼晶亮的慫恿桑蘿:“大嫂,咱們做晚飯吧?!?/br> 桑蘿看看天色,也不是不行,把曬在屋外的酸棗糕收了,裝進今天才賣空的壇子里,就著手做晚食。 兩個灶的好處,一個灶蒸飯,另一個灶燒湯做菜,時間要快很多,只是到了切菜的環節,案板是塊好案板,但竹刀子切茄子,嘖,是個得用巧勁兒的力氣活,聽著矛盾是嗎?并不。 得用尖的那一頭把茄子皮扎破才能突破,這算是巧勁兒,但要扎破茄子皮,沒點力道還真不行。 “咱們家現在常用物件就還缺個水缸和菜刀了?!?/br> 這兩件也都不便宜,尤其菜刀,這時候鐵制的東西都不便宜。 桑蘿捏捏自己腰間掛的錢袋子,基本已經沒剩什么錢了,估計都不到十個子兒,明天賣神仙豆腐和酸棗糕加起來能得個四百多文,這兩件都買是不用想了,水缸沒有可以先用木桶替代著用,光買菜刀怕是都能把手上的余錢和明天賺的錢都禍禍光。 后天還得請客呢,這買菜的菜錢不得留下? 桑蘿不覺就將目光投向了灶屋里的石磨。 沈安早就想問了,這石磨買回來是干什么的。 只是大嫂從一回來開始就沒停過,安排了太多事情,又是買雞買鴨,又是裝新床,連稻草和席子都齊活了,轉頭還接著編鴨窩蓋雞舍做案板,真的,快忙出花來了,兄妹倆直接就把最早送進家門的石磨拋到了九霄云外。 這會兒發現大嫂說著買菜刀,捏捏錢袋,視線就往那石磨上瞟,可是給沈安想起來了。 “大嫂,咱們買那石磨是干嘛的?” 桑蘿笑了:“賺錢的?!?/br> 她拍拍沈安:“大嫂今天給你們再做一樣好吃的,嗯,不過估計得半夜才能吃上了?!?/br> 然后在小兄妹倆疑惑又期待的眼神中把掛在灶屋梁上的那袋子黃豆取了下來。 沈安早知道那些黃豆大嫂另有用處,等了這許久,也沒見有什么動靜,今天才看到大嫂把它提了出來,兄妹倆對視一眼,一起湊了過去。 “大嫂,是用這些黃豆做吃的要用上石磨嗎?” 桑蘿笑著點頭:“對?!?/br> 沈安和沈寧都有些愣,黃豆嘛,大家都吃過,沒糧食的時候這就是當飯吃的,豆飯并不是那么好吃,比米飯差得太遠了;有糧食的時候就是個菜,做醬也用得上,除此之外,還能做什么? 桑蘿也不說,這些日子在縣里擺攤居多,以物易物的少,大都是用銅錢直接購買,所以黃豆還是之前在集上和挑擔進各村賣神仙豆腐換的那些,總共五升。 擺攤賣的話,這點兒黃豆不算多,桑蘿就全倒進了桶里,提了桶出門,在山泉邊接了水,把豆子先清洗過兩遍,這才重新接上水,提回灶屋去放著。 沈安沈寧跟了個全程,就這樣? 那反應都在臉上,桑蘿就笑:“先泡上兩個時辰,咱們做飯先?!?/br> 她打定了主意不說,兄妹倆只能按捺住好奇,跟著張羅飯菜。 桑蘿做吃食的時候耐心是最好的,哪怕刀不夠利,照樣仔仔細細把茄子切成厚片,又切作一根根小指粗細的條狀,都切好了,順手把案上的陶盆拉過來些,把茄條都放進去后,灑上點兒鹽,抓拌殺水。 家常做茄子,這一步很重要,殺過水的茄子不需要過重油,出鍋也照樣口感鮮嫩,當然,桑蘿自己覺得茄子的品種和種植條件也很重要,她上輩子剛工作那年在超市買的茄子做出的口感,和她后來自己在山里種出來的,絕對是兩樣兒。 這么說吧,都市里太多東西都是被催著出來的,還真不如自己在鄉下種的好。 等把茄子和鹽都抓勻了,她喊上兩小只:“走了,去找點兒野蔥,再割點兒野韭菜回來?!?/br> 住在山里,野菜是真不缺,尤其最近他們已經不跟之前似的以野菜充饑了,之前被采摘過的都又都長了出來,都不用翻到別的山頭,嗯,自己家這一片就可以接著割了。 出門轉上一小圈,三個人就一人手上一把了。 當然,蔥用得不多,摘的大多是韭菜,還在屋后摘了一大把的薄荷葉,那兒現在被沈安和沈寧移植了有六七棵薄荷和紫蘇。 就在家門口的山泉邊摘好洗凈,拿回灶屋,桑蘿從木案下方拿出一顆蒜,剝了幾瓣切后備用。 到這會兒,茄子也醃好了,桑蘿取了平時做神仙豆腐用的濾布放在空陶盆里,把茄子全都放進濾布,包好,將水分盡力擠干才讓沈寧把做菜的這一邊灶也點了起來。 沈寧看得認真,一邊燒火,一邊把自己沒看明白的地方問一問,姑嫂兩個通力合作下,一個薄荷燒茄子,一個野韭菜炒蛋就出了鍋,再拌點兒蒲公英,沒錯,就是給雞找吃食的時候順手多摘的,三個菜擺上了陳有田幫忙做好的小方桌。 晚飯過后桑蘿帶著兩小只把頭一天和今天下午多出來的粗竹枝理了出來,一起搬到屋后的菜園子,養雞了,得圍個竹籬笆,不然有些菜種還沒出苗就得被雞刨了進了雞肚子。 相比蓋雞舍,這個可簡單太多了,沈安沈寧都能上手,費的只是時間。 天色全黑下去,也只完成一半。 天太黑,也看不見了,桑蘿也不再折騰,想到后院里養著的雞鴨,怕招些蛇鼠之類的東西,索性翻出陳老太太給的那袋子驅蛇粉沿著自家屋外圍墻灑了一圈。 得,這下她們自己睡覺都安心了。 老太太說過,這東西算是一些草藥作的,對人對雞鴨沒什么妨害,看她用得快,直接一大袋的給備著。 晚上照例是要做神仙豆腐的,不同的是這回等待第二批神仙豆腐凝固的時候,桑蘿看看豆子泡得差不多了,帶上沈安和沈寧開始做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