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89 章
了一條,詠春還納悶了好半天,最終她還是沒說出來,帕子是在船上給人包點心時送了出去。 沒想到他一直留著,而且保存的如此完好。掀開帕子,上面隱隱殘留著他的味道,帕子中央泛白的地方,包裹著一枚通體碧綠的麒麟。按照方才他掰開的機關,羅煒彤取出自己隨身裝在荷包中的那枚,兩處對起來,印章上的字讓她再也不能淡定。 撩起裙子她一路小跑到后面,將兩枚印章擺到長輩跟前,全家皆震驚。 尤其是榮氏:“這份聘禮……雖說頂不上半壁江山,但也差不多?!?/br> 兩枚玉麒麟合起來,正是一枚調軍的印信。雖然無法指揮金陵的部隊,但印信所到之處,當年高皇后屬下無不聽命。 饒是榮氏經歷再多,這會也有些頭暈目眩。如今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袁恪對自家曾孫女不止是用心,簡直是把心都要掏出來。雖然他話不多,但這枚印信足以證明一切。 驚駭之后是感動,感動之后便是惶恐,一家老小皆是這種想法。最后還是羅煒彤受驚太多,已然有些麻木,她倒是先反應過來:“曾祖母,這東西咱們不能收?!?/br> 徐氏率先支持女兒,一將不成累死千軍,雖然祖母先前道帝王老邁太子體弱,天下將亂,這時候手里有兵是最好??赡壳凹依锊o可帶兵之人,就算系出將門耳濡目染,他們也都未指揮過部隊。再好的兵卒握在手上,也發揮不出應有效果。 “祖母、娘,袁恪心意咱們都明白,這印信還是送回去的好?!?/br> 榮氏從來都不是好弄權的fu人,不過畢竟親身經歷過戰亂,她想得更為長遠:“先問問寧國公府再說?!?/br> 老寧國公還在金陵城內,于排兵布陣這位可是行家,榮氏的提議立刻得到了全家認同。事不宜遲,她趕緊喚下人套上馬車,又叫貴叔回來主仆二人親自往寧國公府趕去。 說來也巧,走到半路心焦之下頗覺悶熱,掀開窗簾榮氏見迎面駛來一駕馬車。馬車烏棚車架也小,看起來頗不打眼,但憑著幾十年積累的敏銳直覺,她還是第一眼覺得那車不對。 待到寧國公府,她將此事拋之腦后,將袁恪之事一說,最后掐頭去尾連帶說出孫女親事,最主要的是講明白高皇后帶那些兵以及虎符之事。 寧國公也著實大吃一驚,他武將出身且常年立于朝堂,政治敏感度自然遠高榮氏。沒等冷靜下來,他便脫口問道: “高祖太子爺可是尚存于世?” 榮氏臉上的驚訝說明了一切,這會她也不扭捏,而是點了頭。 然后就見寧國公長舒一口氣:“難怪,你可知這幾日陛下招我,說西北軍之事為其一,最主要還是要將阿寧說與涼國公世子。當時我還頗覺奇怪,如今卻是全明白了?!?/br> 當下他也不賣關子,而是逐條講清楚:“前些年我便頗覺奇怪,陛下從未收攏高皇后手中兵卒,而那些士兵將領,也似暗中有雙無形之手cāo控般,這些年未有絲毫紊亂。 實不相瞞,陛下雖看似康健,但畢竟上了歲數,早些年戎馬生涯也有些暗疾。他是經過安文帝之亂的,自然知曉幼主登基、主弱而臣強之理。以陛下英明,又怎會留給朱家子孫一個霍亂的大齊朝?!?/br> 這些話外人聽著似是而非,榮氏卻是聽明白了。太祖太子作為陛下兄長,這些年不顯山不露水,自是可信之人。以其手中兵力,平衡兩領兵的國公府。待新帝登基,也不怕國公府勢大。只要軍權穩固,江山自然不會亂。 想到這,她反倒擔心起了承元帝。毫無疑問那是位明君,錦繡坊有今日、羅四海有今天,也多虧他暗中照拂。 “咱們這歲數尚且無恙,陛下多多保重,大抵也會無事?!?/br> 寧國公何嘗不盼著如此,左右他無不臣之心,在明君手底下混,總比適應未知帝王要強。不過如今他更愁另一件事:“藍愈倒是個好的,只是幼時與成國公府有過婚約。你久居金陵,應該也聽過那家小姐,莫若教司坊的德音,心計面貌可遠非阿寧能比?!?/br>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