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350 章
之人?!?/br> 剛才不過是看不慣沈婉婷對沈振清夫fu過分的擔心。 正光帝突然很替自己的兒子擔憂,她母妃以后很可能只要侄子不要兒子了。 正在御花園抓蝴蝶的二皇子,突然打了個噴嚏,把梁勤他們下了一大跳,生怕小主子生了什么病。 可惜二皇子卻不當回事,繼續玩,梁勤等人無奈,只得繼續陪著。 第223章(系統自動生成,方便閱讀記錄) 正光十三年,四月初十 這一天,國舅張揚伙同京城守備軍統領帶領五千京城守備軍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圍攻皇宮。 自正光帝登基后,這十三年來的第一次叛亂,也是唯一一次擾亂,只維持了……一刻鐘。 宮中侍衛甚至還沒有動手,叛亂就結束了。 至于原因,很簡單,在張揚和守備軍統領一路帶兵抵達皇宮宮門口后,還沒等發動進宮的指令,守備軍副統領直接從背后把統領給殺了,同時大喊:“皇上有令,只誅首惡,投降者全部既往不咎?!?/br> “皇上有令,只誅首惡,投降者全部既往不咎?!?/br> 與此同時,早就暗中被副統領的拉攏的人跟著大喊。 其他人見首領已死,又聽到這話,連忙把手中的兵器放下。 同時把罪魁禍首張揚捉住,張揚見大勢已去,心下倒是放松了。 失敗,他早就有心理準備,叛亂,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 成王敗寇,也罷…… 一場本該轟轟烈烈的叛亂,就這么結束了,有些虎頭蛇尾。 一些觀望的大臣,一看這個,就明白了,正光帝早就知道了張揚他們的謀劃,看他早就收服守備軍副統領就知道了。 不對,或許,從一開始那個副統領就是正光帝的人,畢竟守備軍統領當初受過張揚的大恩,一向為張揚馬首是瞻,這事大部分人都知道。 正光帝一向心思縝密,不可能不做準備,那么安排進去一個“自己人”,也就順理成章了。 此次謀反,張揚還沒來得及把勇親王的名號說出來,就失敗了。 眾大臣雖然心知張揚必定是想把勇親王推上皇位,只是正光帝只字未提,上早朝時只讓大臣討論如何處置張揚及其同黨。 而勇親王也老神在在地站在哪兒,一點也沒有不安。 既然正光帝不提,大臣們自然不會給自己找不自在,只說自己對張揚謀反一案的看法。 經過一番討論,最終正光帝下旨,念在張揚曾經為大祁立下不少功勞,外加此次謀反沒有造成一點損失的份上,正光帝決定從輕處置。 免除張揚誅九族的死罪,改為全家流放。 此種結果一出,眾人都高呼“皇上仁慈”。 正光帝冷眼旁觀,不做言語。 正光帝心眼不大,相反,還很小,他講究呲牙必報。 可有一點,正光帝對待自己的手下敗將很仁慈,既然敵人已經敗了,他不介意施一些恩,免了他們的死罪。 當初的任中英是如此,現在的張揚也是如此。 或許,古往今來,大多數明君都是如此。 他們都有與他們擁有的國家領土相匹配的胸襟和氣度。 早朝結束,正光帝離開金鑾殿,腳下突然一頓,神色有些復雜。 梁城見此,小心翼翼地問道:“皇上,去清乾宮,還是永福宮?” 正光帝坐上龍攆,冷聲說道:“去慈寧宮?!?/br> 梁城聞言,心里一顫,連忙喊道:“擺駕慈寧宮~” 宮里要出大事了…… 慈寧宮佛堂 太后正跪在佛像前,手里拿著佛珠,嘴里念叨著什么。 突然,魏嬤嬤跑進來,顫抖地說道:“太后,失敗了?!?/br> 太后手下用力一扯,佛珠應聲散落一地,太后平靜地點點頭,“哀家知道了?!?/br> 然后,太后問道:“勇親王如何了?” 太后沒有問張揚,作為彼此謀反最直接的指揮者,他是不可能逃脫責任的,不死已經是很慶幸了。 魏嬤嬤連忙答道:“王爺沒事,國舅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