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61 章
同時看上了張正則。 這兩個主兒都是不好惹的,永寧郡主是蜀王嫡長女,自幼嬌慣,也是在御前長大的,泰安帝對她甚是喜愛,而新城公主又是泰安帝愛女。 這兩個手心手背都是rou,倆人都揚言嫁不成張正則就出家當女冠,泰安帝愁得恨不能將張正則一劈兩半,一人分一半才好。 偏偏心疼愛女的蜀王還要來求泰安帝賜婚,泰安帝一腳就把這個弟弟踹出去了。難道朕就不疼自己女兒了? 皇家女兒素來驕橫,不事舅姑就罷了,還要長輩行禮,有底蘊的世家大族都不是很樂意娶。張家聽聞噩耗,既不敢尚公主,也不敢娶郡主,張鑼打鼓給張正則娶了外家表妹。 哼,有什么了不起,新城公主和永寧郡主一扭頭又和好如初。再不提出家的事。泰安帝和蜀王都大大松了一口氣,趕緊為女兒相女婿。 這股風波也惹得盧氏警惕,暗地里為女兒留心起小郎君來。 傅明珠旁觀一回爭夫記,猛然記起自己也是要嫁人的。她想想就覺得好憂慮,算上前輩子,自己今年該有二十六了吧,算虛歲就是二十七。 ∑(っ°Д°;)っ要奔三了有木有! 她看得上的好郎君,兒子都可以打醬油了!同齡的小正太們,又太鮮嫩,想想都不好意思下口! 傅明珠真的好憂慮啊。難道真要當個怪阿姨,吃一回小鮮rou? ———————————————————————————————————— 兒女婚事,屬于內宅家事。 這段日子,內宅鬧得熱鬧,朝堂上也不太平。 居然有個二愣子言官參了魏國公傅淳一本,罪名不僅有擅權(傅淳在幽州處理了一堆人,不通報大理寺走流程,就砍了),還有逾制(直指魏國公府占地面積太多,超過規制)。 該御史初入御史臺,首戰便拿魏國公開刀,奏完滿殿寂靜,他自覺不畏強權,鐵骨錚錚,受人敬仰,一時得意不已。 殊不知,眾同僚看他如白癡,暗道哪個山旮旯來的傻缺!不看殿上太子黑了臉,陛下也皺眉么? 幽州事,事涉太子,官場老油條都閉了嘴。至于逾制,早就在先先帝那里掛了號,說人家逾制,這不是打太/祖皇帝的臉! 御史聞風而奏,是有這種權利,泰安帝明明恨不得當場叫人堵住嘴拖下去,卻還是得展現明君風范,令人按流程處理。 事后,不上朝的傅淳得了消息,也只好上折子請罪,他是隨xing了些,沒按正規程序走。泰安帝心知傅淳是為了太子滅口,意思意思罰俸半年,過后悄悄送了厚禮填補。 至于那二缺御史,首戰告捷,自此摩拳擦掌,看誰都想參一本,弄得人憎狗嫌,不多時就被同僚參回了老家吃自己。 此番雖不傷筋動骨,但也足夠惡心人。暗暗一查,原來又是蕭家在做手腳。表面上是給傅淳添亂,實則直指太子。被御史一鬧,長安城百姓都知道他們的太子干了什么好事。 人言可畏,太子急得跳腳,卻不能跑到城門上大喊“那是手下人貪污,孤半點也不造??!” 太子恨得,再見陳王眼睛里都是刀子。陳王卻樂呵呵來找泰安帝報喜,他的王妃蕭氏有了身孕。 添丁是喜事,泰安帝拍拍兒子肩膀,贊賞干得好。 對于陳王劍指太子的做法,泰安帝從不表態,穩坐釣魚臺看戲。反正他有五個兒子呢。如果太子不爭氣,被弟弟們拉下馬,那是他自己沒本事。當初泰安帝也是pk掉自己兄長上的位,只要兒子們不想著bi宮篡位,泰安帝的容忍度很高。 ———————————————————————————————————————— 不論是內宅的熱鬧,還是朝堂上的熱鬧,對小娘子的生活并沒有太大影響。 鑒于前次的驚馬事故,傅淳決定把小娘子學騎馬的事提上日程。正好安樂公主也是個半調子,姐倆個可以一同練習,共同進步。 宮里跑馬場很大,傅明珠也喜歡來東苑的跑馬場跑跑。和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