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80 章
十五兩,買下店面用三十五兩,加上其余雜七雜八,最后等店開起來,家里只剩下四兩六錢的銀子。許是因為心里有支柱,大把的銀子花出去,阿梨竟也沒覺得有多心疼,她下意識便就覺得薛延能行,所以全然信任,毫無疑慮。 一家人忙忙活活,早出晚歸,但心聚在一起,倒也沒覺得多累。 張掌柜家原來是個豬rou攤子,即便已經搬空了,也晾了幾日,但不知是不是心里抵觸,阿梨總覺得屋里充斥著油膩膩的味道,連壁板都泛著油光。做食材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要干凈,她受不得臟,便與馮氏細致地將屋里擦了三四遍,角落都不放過,最后又讓薛延去集市里買了兩盆茉莉花來,才覺得好起來。 原來擺攤子用的炊具不夠了,薛延又去歸置了些,碗碟筷子用的也都是新的,锃亮的一套青花瓷。正是盛夏,城西小河邊開了一小片荷花,阿梨和薛延去采了兩支回來,養在房東留下的那個大水缸里,也算是道好看的風景。 這么一通收拾下來,屋里便就利索了,整潔養眼,與旁的早點鋪子一比,反差巨大。 幾月前那個“薛家生煎包”的牌匾還沒扔,薛延從柴堆里找出來,擦一擦,再打個蠟,又給掛上去。 第二日朝陽升起時候,在店門口放了一掛小鞭,便就算正式開業了。 如薛延所料,生意極為不錯。 最初時候,人們對這樣新穎的鋪子有些不敢嘗試,總覺得與傳統相悖,心存疑慮,薛延瞧出這點,便花了幾十文錢去臨陣拉來了一群無業游民,讓他們用給的錢去店里買東西,為那些不敢來的食客做個榜樣。薛延是個很有天賦的商人,一肚子的彎彎繞繞,總能想出些別人想不到的點子,他還手抄了不少的小紙條,挨個給來買東西的客人發,說若是能請來新客人買早點,兩人都能得到一成的返利。 效果竟驚人的好。 薛延在外跑商,阿梨只管在店里做飯。她不是個糊弄了事的人,什么都要做到最細最好,百姓買早點吃不起什么好東西,就連生煎包子也大多是菜餡的,賣的便宜,一文兩個。阿梨心xing純,她沒覺得這樣薄利的東西有多不合算,用的菜也都是好的,不似別的店里摻雜爛葉弄假,加上手又巧,做出的東西自然比別人家的味道要好上許多。 這樣一來二去,沒過半月功夫,整個隴縣便就都知道在富寧路新開張了一家早點鋪子,干凈、好吃還便宜,薛家生煎包的生意也就越來越好。 薄利多銷,遇上集市的時候,一日能賺到七八錢。 日子漸漸好起來,薛延每日除了跑生意就是到處偷偷尋治耳疾的偏方,他忙得腳不沾地,也都忘記了在隴縣府衙里還有個滿肚子酸水的胡安和。 但胡安和還記得他。開張后不久,胡安和還帶著小廝來過一趟,挺捧場地買了兩碗面,他聽薛延說起阿梨能讀懂唇形,很興致勃勃地和阿梨聊了半晌。但是阿梨能讀懂的只有薛延,還要他慢慢地講,胡安和嘴皮子快的像是pào仗開花,噼里啪啦說了一長串,阿梨只能眨著眼看他,一句也接不上。 胡安和以為阿梨還記恨他,傷心悲憤,連面都沒吃,甩了袖子走了。 晚上時候阿梨與薛延說起這件事,薛延坐在炕沿上,一邊洗腳一邊嗑瓜子,聽阿梨講完,樂得瓜子灑了滿盆。他擺擺手道,“下次他來,不要理會,等我回來再說?!?/br> 阿梨點點頭,說好。 再次見到胡安和,是在八月初二,阿梨記得這個日子,因為薛延說過,胡安和這天要大婚。她連禮都備好了,兩只長命鎖,意思是祝愿胡安和和江姑娘早生貴子,百年好合。 但這日早上,阿梨坐在鋪子里等了許久,直到日頭都升到半空了,也沒見到哪里來了迎親的車隊,或是有誰沿街撒喜糖。她正納悶,想等薛延回家后問一問是不是記錯了日子,就見街對面胡安和兩腮酡紅,搖搖晃晃地過來,模樣像是喝醉了酒,身上穿的也不是大紅喜袍,反而臟臟破破,沾了不少的污穢物。 過街的時候,他腳步不穩,差點撞上個挑柿子賣的老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