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45 章
味,上面用碧綠蔥花做點綴,精致的不像食物。 吃魚要配米飯,薛延一連吃了三碗,最后整盤的魚只剩下骨頭和底下的一層汁。 收拾好碗筷,馮氏沒走,拉著阿梨在炕頭坐下,又去柜里翻出了個小布包,把里頭銀錢都叮叮當當倒出來,兩人一起數。家里本就不富裕,買下阿梨后幾乎被掏空,但這段日子零零碎碎做著活兒,算上做衣裳和賣繡品、辮柳籃的,還有宴春樓欠的尾款,合一起竟有七八吊錢。 錢雖不多,但是個好盼頭。原本日子哀氣沉沉如一潭死水,現在終是撥云見日,得了曙光。 勞累一整日,阿梨已經倦極了,但是瞧著那些銀錢,她心中歡喜,還有精神頭與馮氏一起商討著以后該做些什么。家中無地,沒了主要的生計來源,補貼家用的零碎活計便就不能斷了。 繡活費眼,做多了以后難免會落下毛病,馮氏是不愿阿梨多做這個的,柳編雖眼下賣給宴春樓賣得好,卻難以這樣賣出第二次。若三文一個,也實在勞神得很,攢不得什么銀子。 思來想去,馮氏說,“總要有個穩定營生的,不能這里敲一下那里碰一下,雖能勉強過活,到底是不安穩?!?/br> 阿梨問,“怎樣才算安穩營生,開個鋪子?” 馮氏笑了,“傻梨兒,咱們現在這些錢,哪里盤的下店面?!?/br> 阿梨不好意思摸摸耳朵,略思索下,又說,“開不成店,支個攤子總成,待以后銀子多了,再去盤店?!?/br> 薛延一直靠著柜子,半闔眼聽她們說話,聞言,終于將眼睛掀開條縫,道,“這倒是不錯,我以往也見過有人在路口支早點鋪子,賣些餛飩窩頭之類,生意倒還很好?!?/br> 阿梨捧著腮,又說,“可若是賣餛飩,便就不能挑了攤子四處走了?!?/br> 薛延被逗笑,探身過去掐掐她下巴,戲問,“走,你要走哪里去?” 阿梨猶疑著道,“我小時見過貨郎挑擔子賣粽葉糖,手里提著個撥浪鼓,到哪個巷口便就搖一搖,就有許多小孩子跑出來買了?!?/br> 薛延覺得她細聲細氣說話樣子實在討人喜歡,忍不住又逗她兩句,“若是賣餛飩可怎么辦,總不能我背著鍋,你提著面,讓阿嬤拿小撥浪鼓,咱們浩浩dàngdàng搖著走過去,見著誰想吃了就當街搭個攤子給他做?” 阿梨被他說得羞赧,垂眼推他肩膀一下,而后便咬著唇不言語了。 馮氏嗔怪看薛延一眼,道,“瞧你,總沒個正經樣子?!?/br> 薛延瞇著眼揉了阿梨長發兩把,輕笑說,“哄她鬧著玩的?!?/br> 說說笑笑一晚上,第二日時候,馮氏還真的上了心cāo持起這件事。 她去找村東口木匠買了幾根粗木桿,又翻翻找找將壓在箱底的舊油布給尋了出來,這兩樣在一塊拾掇拾掇,便就能搭出個簡易棚子了。趙大娘家中男人原本是個廚子,給人準備紅白事的飯食的,現在不做了,但家里還有幾口大鍋與架子閑擱著,馮氏把那套家伙事兒買回來,又騰出幾張空桌椅,這買賣便就能開張了。 隴縣里的早點鋪子不算少,菜包漿子什么都有,生意也都平平淡淡,阿梨和馮氏到街上轉了兩天,最后還是覺得不能這樣隨著眾賣。江浙一帶早上愛吃生煎包、湯圓、頭湯面和豆腐花兒,阿梨與薛延商量一下,決定試一試,店名也很快定下,極為順口好記的“薛家生煎包”。 薛延挺高興,還去柴堆里挑挑揀揀選了塊標正的木頭,龍飛鳳舞題了個匾。 從準備到開張,前后共用了三日時間,攤子就在永安街的窄巷路口,旁邊倚著一棵百年悠久的老榕樹。匾上蓋了塊紅布,早上太陽升了后一扯,這小店便就算正式開業了。 現在春夏jiāo接之際,天頭不冷不熱,吃碗面條身心舒暢。蘇式頭湯面的澆頭形形色色,生煎包的餡子也種類繁多,阿梨會做,同樣的食材,加上不一樣的調味、用不一樣的火,成品便就是不同的風味,各有各的好。 馮氏本就是想尋個稍安穩些的營生,糊口度日,不曾想生意竟一日比一日要有起色。若趕上集市人多些,一日竟能賺到半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