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83 章
時都假公濟私的全給邵明音唱。 邵明音知道那樣一個環境是唱不了小眾歌的,就也只說了一兩首經典老歌,第二天晚上他來酒吧后果不其然就看到在靠近舞臺那一桌坐著的宋洲,宋洲一見是邵明音,熱情地跟見弟妹似的,招呼著人和自己一起坐還各種請酒。他太殷勤了,邵明音也是懂人情世故的,直覺宋洲是有話要和自己說。等啤酒喝了一瓶了,宋洲面對邵明音,yu言又止的樣子也藏不住了。 “邵警官,我記得你在的派出所管區是木山街道吧?!?/br> 邵明音點頭。 “那、那你覺得那片環境怎么樣???” 宋洲問的這個問題太大了,邵明音一直也不知道怎么回。木山街道按行政劃分其實算是個鎮,下面有七個村。溫州的農村環境能不好嘛,小洋樓平地起,道路建設三百六十度無死角覆蓋,良田中間都有條水泥小道,兩邊種著四季常青的香樟。 但這樣的環境說不好也確實能挑出不少毛病。比如在制鞋業密集的木山街道,城鎮化和工業化早已讓街道的大部分村社沒了田園牧歌的模樣。 這種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十幾年前的木山街道除了現如今叫得上名的大品牌,更多的是勞動密集型的小廠,老板也不只是本地人——五湖四海來溫州尋找就業機會的人也有不少翻身做老板租房子自己干,經年累月,做溫州鞋的早已不再只是溫州人——在十年前,一些本地人只需要把自建房租出一部分給外地人做廠房,那筆房租的收入就足夠一家人悠哉。在金錢和需求的誘惑下村村戶戶都在農用地上蓋起了違章的廠房或者用于租住的小隔間,那是本該種著綠油油稻谷的良田,但良田五年的收入未必有建成廠房后一年的收租高。 “你是溫州人,你應該比我清楚,溫州制鞋業轉型整頓到現在,雜亂差的小作坊基本都被淘汰了,”邵明音頓了頓,“各個村能拆的違章建筑也都拆了,到現在有些農田上還是一片廢墟?!?/br> 打過水泥樁的良田已經不再是良田了,那已經是一塊廢地,誰愿意去清掃廢地上破碎的磚塊和鋼筋呢。如果說08年的金融動dàng更多是大廠的危機,那么違章建筑的拆除對溫州的小規模鞋廠來說既是重創也是轉型,小作坊要么咬咬牙升級進入正規工業園區,要么卷鋪蓋走人,回老家或者是去周邊城市尋求發展,如此經年累月的治理和割舍,溫州鞋才在今天逐漸擺脫“假貨”“質量差”的負面標簽。 “警官我實話和你說,我最近在追個人,說起來你也認識,就那天梁真比賽時提前出門的大長腿。他也外地來的,就住木山街道那一塊兒?!彼沃蘅戳丝磁_上的梁真,“他白天在一個工業區的鞋廠上班,晚上會來這兒唱,等真兒唱完就輪到他了?!?/br> 宋洲報了個地名,邵明音對那兒還挺熟的,因為每次回家都會開車路過。 “那地兒沒什么鞋廠的職工公寓啊,”邵明音想了想,“那里挺偏的,都是些村里老人把自己的房子弄成隔間租出去,因為收租便宜,外地人也不少?!?/br> “啊,”宋洲有點失落的,看那樣子是還不知道美人具體住哪兒,邵明音這么一說他更是沒了頭緒。 “警官要不你也幫我分析分析,”宋洲挺病急亂投醫的,“我宋洲活了二十多年玩了二十多年,還頭一回碰上這么滴水不進的,”宋洲開始數,“花不要,錢不要,他每天晚上結束的點都是沒公jiāo的,他自己騎自行車回去,我說送送他,他也不要。這天氣騎自行車多遭罪啊,我就車開后頭跟著怕他遇上什么危險。每回開到村里那種小巷子,他七拐八拐人就不見了?!?/br> “感情的事兒……”邵明音又開了一瓶啤酒,“人家對你沒感覺,你也強求不來?!彼?,是突然想到什么段子,“我可是聽說你們溫州人出了名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要娶就娶溫州姑娘,要嫁就嫁溫州郎,你不是說人外地來的嘛,說不定看的通透,一早就知道你是玩玩的,所以才不搭理你?!?/br> “這次不一樣,”宋洲雖然這么說,但心里還是有點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