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69 章
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符合神州大陸百姓思想的佛門道義,至此,佛教大興。 人常言“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這實際上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成佛還是成魔, 都在世人的一念之間。 佛教的興盛, 是建立在魔道大興的基礎上的,若不是為了對抗魔道的傳道,佛門未必能在太平盛世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路途。 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佛門的經義,修佛者勢必也要了解魔道的經義,在這種過程中,是能在濁泥中打磨出自身一顆圓融的佛心,還是淪陷于魔道快意恩仇的桀驁不馴?這個,誰也說不清。 但是在易塵看來,先前的佛門,顯然是不夠純粹也難擔大任的。 畢竟如今神州大陸上的佛門勢力尚且處于摸索的階段,“佛祖”的概念都尚未明確,只有一個被強行捧上神壇的“佛子”芬陀利。對于自身的道,佛子自己都有些舉棋不定,更別提成為天下人之表率,勝任“佛祖”之尊位了。 但是當易塵聽說芬陀利超度凈化了yin骨之時,她便意識到,佛門大興的契機到來了。 試問,佛教與道教最大的區別在哪里呢? 很簡單——道教修今生,佛教修來世。 “輪回”是佛門道義中最基礎的概念之一,因為輪回道而衍生出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因果業障的概念也因此而生。而對于凡人來說,修長生逍遙的道教要講究根骨機緣以及悟xing,但佛教只需你行善積德,修來世善果,顯然比道教更加通俗易懂一些。 簡單來說,道教太過高貴冷艷,佛教門檻稍微低點,六道輪回眾生平等,看得見希望的總比可望而不可即的更容易被世人所接受。 畢竟,能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畢竟只是少數,更多的人會習慣于認命,甘于平凡其實也并沒有什么不好。 易塵拿出手絹擦了擦莫喑嘴邊的粥漬,小小的孩子安安靜靜地窩在易塵的懷里,易塵喂一口粥他就抿一下勺子,木呆呆的臉蛋上依舊是揮之不去的空洞的神情,但是當易塵喂得慢了的時候,這還不到膝蓋高的小孩也已經會伸出手催促般地搭上易塵的手腕,木愣愣地拍兩下。 ——也算是有很大的進步了吧。 喂了粥水,易塵估摸著孩子已經有八分飽了,便將懷里的小娃娃抱起來朝外頭走去,準備圍觀一下佛子的風采。 莫喑離開那yin暗的地下宮殿之后就一直離不了人,易塵必須時時刻刻將他抱在懷里。 將他放開一時半會這孩子也不會鬧,但剛剛恢復了些許的神智會重新變得混沌,易塵有一次把他放床上離開了一小會,回來就看見這孩子一臉麻木地敲擊著床板,從那之后,她就再也不敢放莫喑一個人呆著了。 易塵抱著莫喑來到大殿上時,一踏入門檻就聞見了濃重的檀香味,殿宇中煙霧繚繞,頗有幾分仙氣渺渺的錯覺。 一位身穿粗布麻衣的青年正背對著殿門的方向盤腿坐在蒲團上,有規律一般地敲擊著木魚,全神貫注的模樣,連易塵進來了都沒有察覺。 易塵舉目四望,就看見大殿的另一頭,道思源正捧著道經一臉肅穆地坐在蒲團上,嗓音清正地念誦著經文。 這個半佛半道的超度方式看得易塵風中凌亂,她很像說些什么來表達自己內心復雜的心緒,但兩個當事人看上去都很認真的樣子。 “易姐?!币е粋€包子的喬鹿靈遠遠地看見易塵抱著一個小男孩站在殿門口,立刻睡眼惺忪地湊了過來,“早啊?!?/br> “早?!币讐m無語地瞥了一眼這個已經對人生自暴自棄的姑娘一眼,顛了顛手里的nǎi娃娃,“你師父呢?” 被易塵顛得臉頰上的rourou微微一顫的莫喑呆呆地抬手捂住了自己的臉蛋,大眼無神地朝著喬鹿靈望了過去:“……?” 喬鹿靈這些天一直都在哭自家那不存在的倒霉孩子,此時看見莫喑就忍不住捧心,道:“不知道啊嘿嘿,因為不想看見師父那張臉我就把他鎖房間里了……算了不說那個了,這孩子真可愛啊叫什么名字?咿唔,真像我家飛沉小的時候啊嗚嗚嗚……” 說道傷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