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25 章
太子擔心顧喬在大草原上缺吃少喝的時候, 其實吃食并沒有成為困擾顧喬的問題。 迷路之前, 顧喬一行人確實沒有帶多少干糧,就馬鞍后掛著的一些常規標配,只夠他們吃三天左右, 節省一點可撐到第六天早上,但也就僅此而已了。不過, 他們現在已經成功混入了蠻族王帳的廚子隊伍,缺誰都不能缺了廚子的吃食。 事實上, 顧喬不僅沒有餓到,還懷疑自己在重油重鹽重烤rou的大環境下,又胖了好幾斤。不管是成功混入廚子隊伍的, 還是繼續躲在外圍的士兵, 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顧。 真正困擾顧喬的是語言和長相。 就…… 哪怕知道仇人近在眼前,顧喬都不知道該找誰復仇。從畫像上,根本沒有辦法幫助顧喬精準的把王帳內所有蠻族貴族對號入座。 蠻族王更是神秘, 他從沒有上過戰場, 知道他到底長什么樣的人并沒有多少,更不用說這些蠻族貴族長的都是一個樣。大胡子,大肚子,膀大腰圓,剽悍可怖, 真的很難從他們茂密打綹的毛發里看到真容, 在服飾上,這些貴族也有著近似的審美, 穿金戴銀,珠光寶氣,幾乎人人都恨不能把自己裝扮成一個珠寶展示架,腳蹬金色馬靴,腰間別著寶石彎刀。 蠻族和大啟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蠻族在服飾這一類的要求上,并不像大啟那么嚴格,沒那么多的等級分明。從服飾的多姿多彩上肯定能分出貴族和奴隸的區別,但要是想細分大貴族小貴族乃至是蠻族王,那就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了。 因為蠻族王平時也就這個打扮。 最近大概是由于王帳遷移的事情,一下子涌來了無數的蠻族王爺和貴族,他們大多與蠻族王有血緣關系,外貌上就更加相似不好辨認了。 至少對于啟人來說不好認。 最可怕的還是語言。顧喬在邊關六年,自然是特意用心去學過蠻族語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但是讓顧喬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些蠻族貴族說的并不只是蠻族語。在他們說話的過程里還夾雜著一些只有貴族才會懂,連普通蠻族都不知道的,他們自己稱之為神語的東西。 兩種語言混雜在一起,聽起來的效果就是嘰里咕嚕的。 顧喬只能勉強聽個半懂,在苦心孤詣的琢磨神語規律的同時,也努力想要記住每一個貴族的長相和名字,盡量能排除一個算一個。 這也是他們沒能第一時間進行突襲,而是選擇了潛伏的原因,他們需要先搞清楚擊殺目標。 顧喬這邊來的人實在是太少了,他們必須一擊必中,一旦打草驚蛇那就是雞飛蛋打。甚至哪怕他們成功殺了蠻族王和前朝太子,他們基本都不可能撤退了。這是一次自殺式的刺殺,機會只有一次,容不得他們不慎重。 他們一行人混進來倒是挺簡單順利的,還是因為最近來了無數的蠻族貴族,這些蠻族在攻打大啟的同時,也特別喜歡任用啟人。 蠻族多年來一直深受大啟文化影響,不少貴族都迷信大啟的東西才是最好的。 穿著大啟的絲綢,喝著大啟的茶,甚至說著大啟的之乎者也。 官話、蠻族語和神語三種語言就這么自然而然的混雜在了一起,顧喬要不是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估計早就先在語言的海洋里瘋了。 而最備受蠻族推崇的,還要數大啟的美食。 又或者是奇怪的風氣流行,反正在最近的蠻族貴族之間,你不帶個精通大啟廚藝的廚子,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過著怎么樣奢靡有錢的生活。這些給蠻族做飯的廚子,大多都是真正的啟人,他們有自愿來養家糊口的,也有被擄掠來不得已而為之的。 顧喬一行人能夠混進來,靠的就是這些不是自愿來給蠻族當廚子的啟人,他們一家老小都在蠻族手上,反抗不得,卻并不代表著他們不想反抗。 而顧喬等人除了靠著這些俠義之士以外,也是靠了蘇肅傳授的一手好廚藝。 蘇肅在隨著太子到了北疆后,并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甚至因為一手難得的好廚藝而在軍中混的風生水起。這種重口的辣味食材,在冬天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