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67 章
師弟,掌管著廣善寺的寺庫。也就是說,他掌管了整個寺里的收入。廣善寺這樣的名寺,是真的很賺錢的,信徒遍布,還不用繳稅,還可以自給自足,可想而知他們擁有著怎么樣一筆財富。 看到那么多錢無處可用,慧根大師身體里老聞家奇奇怪怪的生意天賦就覺醒了。 慧根大師最先開始嘗試的是最常見的借貸,把錢借給急需救急的人,然后等對方周轉開了再還回來。一開始是不需要多少利息的,刨去本金,對方想給多少利息就給多少利息。只是本著我佛慈悲的一種想法去幫助人,但又不會讓對方覺得錢是白來的,不懂得珍惜。 這樣的救濟效果十分顯著,甚至比白給還要好。 寺廟里得到的利息,也反而往往是很高的。 再后來就是通過一步步完善這種用“借”取代“給”的方式,而衍生出了更多奇奇怪怪的cāo作。 好比拍賣,也好比典當。 武帝剛當上皇帝的時候,國庫里其實是沒有多少錢的,他當時還不知道他老爹都把錢都搞到了哪里去,只能看著所剩無幾的內庫焦頭爛額。最后連登基大典上的龍袍,都是……改自他爹只穿過一次的舊衣。 不是做不起新的,而是武帝想把錢省下來用到改善民生中更需要用錢的地方。 就是在這個時候,慧根大師千里迢迢從六臺山帶著弟子趕到了雍畿京城,一邊開壇講佛,一邊就像是變魔術一般,給他急需用錢的皇兄,送去了一筆不可思議的財富。 “我也沒想到會這么多,”在那個年月還算年輕的慧根大師這樣對武帝道,“只要皇兄能保證這錢都用在天下蒼生之上,就都給你吧?!?/br> 他愛賺錢,卻從不貪錢。 這大概也是一種境界。 顧喬仰頭看著眼前金燦燦的大師,十分地敬佩。多年后,他在根據自己的手記寫回憶的時候,才意識到,他曾經只是想做官,想青史留名,想光宗耀祖,真正讓他意識到他不只想做官,還想做一個好官的時間點,就是在這一刻。 一個看上去平平無奇,甚至被武帝稱為渾身充滿銅臭味的大師,在某個只道當時是尋常的早上走了進來,帶給了他前所未有的沖擊。 作者有話要說:歷史上,典當、存錢保管等理念,確實是發源于寺廟。 至于最初到底是哪位高僧起了這么一個神奇的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文中的慧根大師是編造的,請勿當真,么么噠。 第五十二章 慧根大師來了之后, 顧喬就很有眼色地先告退了。 偌大的宮殿里只剩下了武帝、太子以及慧根大師, 三人到底說了什么,誰也不知道,一如誰也不知道在太子送慧根大師這位族叔去提前準備好的禪房休息時, 他又與慧根大師說了什么。 顧喬沒有問,不過他大概能猜到他們談話的主題。 有武帝時, 三人討論的無外乎只可能是那個特別沉得住氣的幕后黑手,武帝想要解決對方的迫切之心是如此明顯, 沒能在承仁行宮成事已經讓武帝很惱火了,現下“途徑”六臺山,指不定武帝又有了什么鬼才主意。他需要人來配合他, 而在六臺山乃至全國都十分有名的慧根大師, 就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至于太子會和慧根大師私下里說什么…… 只可能是顧喬與太子兩人不斷靈魂互換的事情了,能夠回血互相救彼此一命的互換,是個好事沒錯, 但也沒有誰會喜歡不斷地成為別人。 顧喬是這么理解的。太子聞道成考慮得要更多一些, 好比在未來某些特殊的時候,他要是突然和顧喬互換了,那很可能會成為他一輩子的心理yin影,他必須提前做好準備!至少不能讓那樣想一想都很可怕的事情發生! 當然,聞道成不會傻到直接問族叔有沒有可能靈魂互換, 慧根大師是個真有慧根的人, 再不可思議的超自然事情,對于相信神佛的他來說也會分分鐘破案。 所以聞道成東拉西扯, 最先鋪墊的是太后的長睡不起。 三皇子正也等在慧根大師的禪房外,見太子和慧根大師由遠及近地走來,并聽到太子這么詢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