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34 章
么動過的鳥食。 空地上沒有鴿子。 他正盯著那片區域發呆,粗糙的手掌里松松地攥著一小撮鳥食,動也不動一下。 程白還記得,她這一位老師下課走如果有時間,總是要順道從這后山轉上一圈,一是散散步,畢竟年紀漸漸大了,該鍛煉鍛煉身體;二就是去看看山上那群鴿子,帶一小袋鳥食,在長椅上坐上一個小時,也沒人打擾,說是能理清一下思緒,現代社會信息太bàozhà了,有時候需要隔絕一下外來的干擾。 哲學系有位教授調侃,說他這是“禪定”。 但往常那種狀態都是放松而愜意的,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心平氣和,是一位能讓人非常信賴倚重的師長。 她站在后面看了好一會兒,想起外界輿論那些毫無根由的攻訐,感覺到了一陣奇怪的迷惘。 終于還是走了上去。 程白喊了一聲:“老師還在這兒啊?!?/br> 趙平章聽見這聲音,才意識到有人來了,一轉頭看見程白,竟然笑了起來。 眼角笑紋都堆到了一起。 “程白啊,你怎么來了?” 程白走到那長椅旁邊,跟這位她昔年以及如今都十分敬重的老師并排坐到一起,莞爾一笑:“剛才去了一趟院辦,方不讓跟我說老師在這邊喂鴿子,我就來了這邊。不過啊,才走到的時候,學生才想起,這大冬天哪里來的鴿子,還以為是方不讓騙我呢。沒想到,老師真在?!?/br> “是啊,冬天哪里來的鴿子……” 趙平章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掌,那滿布著掌紋地手掌里,躺著那一撮顆粒狀的鳥食,然后嘆了一聲。 “我是糊涂了,連這種錯都犯?!?/br> 程白兩手撐在長椅上,只向那灰蒙蒙的天際望。 在這種地方抬頭看天和在現代感十足的辦公室里透過玻璃窗看天,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 這么看會覺得寥廓。 她想起趙平章那份自述,顯得很平靜:“老師曾說過,人的判斷都是主觀的,只要有主觀就不可能絕對完美。概率論上來講,不存在不出錯的可能。人畢竟不是機器。但也正因為如此,法律賦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權’。法官就像是走在鋼絲上的裁縫,既要小心翼翼不掉下去,更要精準地把握好法律的尺度?!?/br> 趙平章也還記得這番話。 程白淡淡地續道:“人的主觀永遠無法突破客觀的限制,這也就意味著當時的您無法不受制于客觀的條件。那不是您的錯,當年的案子也不是今天的鴿子?!?/br> 趙平章聽著,慢慢把掌心里那些鳥食都仔細地放回了袋子里,然后看著掌心里那鳥食留下的殘屑道:“可無論對錯,做過的事情都會留下痕跡,即便不在身上,也在心里?!?/br> 他是一個睿智的長者。 即便是身陷如今這種境地,也并沒有露出多少的崩潰和慌亂,有一種超乎尋常的平靜。 好像這一切都是應該的。 趙平章轉頭,看了自己這十多年來最得意的學生一眼,卻無法抑制地想起了那件案子。 十六年前那一樁震驚國內的“食人案”。 讓十六年前的他站到巔峰,也讓十六年后的他跌落谷底。 02年3月案發。 03年9月做出判決。 前后歷時18個月。 宣判的時候連中央臺的媒體都到了,當晚判決結果就通過各大電視臺傳播到了千家萬戶。 有關于當年那件案子的細節,一直沒有被趙平章遺忘,至今能歷歷地浮現在他眼前。 一群偷獵者進山,遭遇山體滑坡,有兩人被困山洞。 救援隊解救出來時,一生一死。 生者,也就是嫌疑人孫寶山,在長達近二十日被困的時間內,依靠食用死者的血rou存活。 警方在洞內發現了一些重要證據: 1.嫌疑人用于盜獵的獵qiāng; 2.死者殘破的尸體上留有三枚彈孔,由于血rou已經被嫌疑人吃掉不少,所以這個判斷來自骨骼上留下的彈痕; 3.死者的獵qiāng; 4.山洞洞壁上5枚彈孔。 由此,警方有理由懷疑,孫寶山是為了在洞中存活下來,故意開qiāng殺人,并在死者死亡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