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439 章
衣又是何物?”憋了許久,趙頊還是忍不住道, “塞外也有棉種,我家韓大官人從西域尋來了良種,肯定能種活的。至于棉衣,就是把棉花彈松,跟絲絮一般塞進衣裳里,作為冬衣最是保暖了?!闭绛傁肓讼?,還大方道,“若是官家給軍隊采買棉衣,我定賣的便宜些!” 趙頊:“……” 別人討好天子,不都是進貢嗎?到這小道面前,就成了打折,還真好意思說出口。不過這小道是個不肯吃虧的,說不定種棉花真能來錢?再者他將來可是要打西夏的,那邊天寒,若是能有代替絲絮、皮裘的棉衣,對于用兵也有利啊。要不他也開幾個皇莊,試著種些棉花? 大宋的天子,再次陷入了沉思。 作者有話要說: 拆除最后一個隱患。青苗法弊病實在太多,也是引發舊黨圍攻的關鍵。如果沒有這個,會不會讓朝廷局勢更為和緩呢? 第177章 折騰了數日, 國庫券的兌換剛宣告結束, 高門大戶就急匆匆派出管事, 前往秦州。幾千畝地,就算對他們而言也是一大筆資產,如今又有大勝, 虜獲良多,指不定還有便宜的勞力,可不正是墾荒的好時機嗎? 雖說有不少人是炒國庫券入套的, 但是秦州之地的好處也是明眼人都看得見。這可都是連成片的田畝, 能使用三牛拉的大犁翻耕,以鐮車收割, 連農戶都不需太多。秦州還有牧場,耕牛也比中原便宜, 朝廷竟然還下旨不收牛犁之類的賦稅,更是讓人喜上眉梢。若是能再修些水利, 耕種個三五載,也是傳世的家業了。 這種消息,讓之前未買到國庫券, 又不愿被吃進高價債券的權貴們扼腕不已。恰巧又有小道消息傳出, 下次國債可能會質押馬場。那可是馬場??!大宋缺馬誰人不知,若是能得一塊地圈地養馬,還不是賺到盆滿缽滿?于是這券尚未問世,就已經有數不清的人翹首期盼。 如此風潮下,之前反對熙河開邊, 認為王韶興邊事是為大宋樹敵的人都少了。不知多少朝臣開始稱贊王韶用兵果決,乃是大宋第一等的戰將。且不說帶兵如何,這人可是二甲的進士出身,總不能跟面有金印的武夫一個待遇吧? 這因利而變的朝堂,自然也讓一些人煩悶壞了。御史大夫司馬光正在其列。原本眾議洶洶的新法,一條也沒攔住,就連最讓人詬病的“募役法”,也被那“地球自轉”的邪說引去了注意?,F在又有大勝和開邊墾荒,更是讓人心難安。朝廷官員逐利如蠅逐臭,這哪還有君子氣度?哪還有士人cāo守? 可是偏偏,連肯聽他直言的人都少了。比起國事,更多人只關注眼前利益。連之前對“募役法”大肆抨擊的,這次都買賣了不少國庫券,甚至有在邊郡置產的??墒侵T多新法中,又唯有這“國債”并非王安石所想,而是前任宰相韓琦的手筆。雖然同樣不成體統,但是朝中不少人都說,朝廷借錢總比常平倉放貸要好吧? 現在弄得不上不下,簡直讓人如鯁在喉。打了勝仗,天子居然有了提拔他任樞密副使的打算。這司馬光怎能答應?下來肯定是要在河湟連年征戰,說不定還要打西夏乃至跟遼國再起刀兵。他這樣的人,怎能做天子窮兵黷武的幫兇?! “夫人,老夫怕是要自請出京了?!泵鎸抑欣掀?,司馬光慨嘆一聲。 張氏聞言微微一笑:“良人去哪,妾跟著便是?!?/br> 賢妻的話,也未能讓司馬光舒展眉頭:“可惜朝中紛亂,將來說不定要惹出多大禍端……” 他豈能甘心?同樣是三朝老臣,如今好友王安石已經簡在帝心,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住持朝政,他卻要避走外任,難免胸中郁郁。 張氏聞言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臂:“良人在野,亦能為君分憂。若是朝廷諸公有甚失措,不是還要靠良人直諫嗎?” 這話讓司馬光面色稍緩,微微頷首。若是去到地方,他也能親眼看看這新政施行是否得當。若是不妥,自當如韓琦一般上書直諫,勸天子迷途知返。 心意已定,司馬光不再遲疑,連上五道折子,以“不通財務”、“不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