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88 章
的錢,就能留下好幾張國庫券了。這可是他第一次出名的作品啊,當然要珍藏幾份了。 甄瓊簡直都沒話說了:“……你這毛病,早晚改改吧。畫得原圖不是還留在手里嗎?國庫券印了那么多,哪還值錢?” 人家買國債是賺錢,你買倒成了貼錢了。哪有這樣的傻貨? 米芾卻搖頭晃腦道:“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國庫券早晚還是要還回去的嘛,怕是沒幾個會專門買來收藏。等我成名了,就值大錢了!” 行吧,你高興就好。 甄瓊也懶得說他了,米芾卻意猶未盡,又問道:“聽聞今天一天,國庫券就賣光了。甄兄搶了多少?” 甄瓊就等他問這句呢,立刻嘿嘿一笑:“貧道買國庫券,還用搶嗎?都是三司親自著人送上門的!” 米芾登時睜大了眼睛:“你買了多少?人家竟然還給送來?” 他一早就命仆役等在三司門口了,也是千辛萬苦才搶了這么幾張出來。這小道竟然連排隊都不用? “區區六千貫,不值一提啦?!痹捠侨绱苏f,甄瓊還是把“六千貫”三字,咬了重音。 米芾:“……” 娘的,娶個有錢的了不起嗎?將來他也要選個嫁妝豐厚的才行! 第115章 國債販售一空的消息, 須臾就傳到了宮中。趙頊聽聞此事, 驚得從御座上跳了起來, 急急問道:“當真都售完了?” 三司使陳升之此刻已掩不住面上喜色,笑道:“回稟官家,銀錢已清點一遍, 二十萬貫足額無差。全都售出了!” 趙頊扶住了桌案,只覺一陣發暈。這可大大出乎了他的預料。不是說朝中都不看好國債嗎?就連那些宗親、勛戚,也都畏畏縮縮, 根本沒幾個人愿意應承此事。怎地才一天工夫, 二十萬貫就賣了個干凈? “究、究竟是誰人買的?”實在忍不住,趙頊追問道。 “都是城中百姓所購。買一券二券者數不勝數。三司門前排了長隊, 連路都堵住了。還是下官從開封府借了差役,才勉強穩住局面?!标惿幌氲浇袢站跋? 也不由長嘆一聲,“官家仁德, 民心可用??!” 這可不就是民心所向嗎?身為天子,趙頊自然知曉,東京城丁口百萬, 是個前朝也無法媲美的大都。但是就算是他, 也從未想過,這百萬人,會拿出家底來購買國債!畢竟國債第一次發行,歷朝歷代都未有過。哪怕只是圖那點微薄錢息,也得信任朝廷, 信任他這個天子,才會把真金白銀拿出,換那么一張紙回去。 一人買十貫、十五貫的國庫券。二十萬貫,須得多少人來買?只是想想,就讓趙頊渾身戰栗。什么民心所向?這便是民心所向??!若是如此,以后不設質本,豈不也能發行國債了? 正當他激動難言,思緒萬千時,一旁站著的王安石,沉聲道:“萬民信賴官家,官家也當守諾。萬萬不可因小利,折損民心?!?/br> 這話讓趙頊渾身一顫,清醒了過來,用力點了點:“王卿說的不錯!” 百姓的信賴,不是用來揮霍的。國債還當按原計劃,分毫不差的還給百姓。也唯有這次全部兌付欠款,下次的國債發行,才能引來更多人支持,借來更多的錢。如此一來,就算突遇災疫、兵亂,也不至于落到無錢可用的窘境了。 在桌前踱了兩圈,趙頊開口道:“秦州墾荒,須得加緊cāo持。還有那‘農田水利法’,當盡快頒行!” “農田水利法”,正是王安石籌備的諸多新法中,頗為關鍵的一項。旨在興修水利,淤田肥地,使得田畝增產,以實國庫。這也是他“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的理念所在。而這想法,又跟之前改良農具,設農務司,在秦州拓荒的舉措不謀而合?,F在有了國債利好的消息,天子定念,決意由此推行新法,也不奇怪。 然而聽聞此言,王安石卻在心底輕嘆一聲。此法令雖好,卻不該是此刻施行的。按照原本的計劃,最先頒布的,應當是“均輸法”才對。 自大宋立國以來,朝廷收取的賦稅、糴買、供品,多為實物,需要自各地押運入京。然而對于這些物品,并沒無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