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78 章
想讓他學唐太宗,生啖蝗蟲,替百姓承擔上天責罰?雖說他一心想要效仿李世民,但是食蝗,當真是做不到??! 許是看出了天子眼中的怒吼,甄瓊咂了咂嘴:“官家別不信啊。這東西成日吃稻麥,肥的很,味道頗似雞rou。而且曬干了磨成粉,養雞養鴨養豬,都是極好的。挖掘出的蟲卵,和面炒了,也是香的很呢?!?/br> 大趙朝開始,就有吃蝗蟲的習慣。到了大益朝,能見到蝗蟲的時候都不多了。他幼年跟著師兄們跑去田里,偶爾捉到幾只,烤著吃特別出油,可是難得的美味呢。 趙頊只覺頭都暈了,怎么非但要吃,還吃出花了?聽起來不像假的啊。難不成蝗蟲當真能食?就算是仁宗時下詔治蝗,也是需要酺神祭祀的。哪有讓百姓食蝗的道理? 王安石哪里不知天子所想,立刻勸諫道:“堯、湯皆為圣王。堯時九年大水,湯時九年大旱,又是何故遭逢如此大難?可見天災未必都是上蒼責罰。然而百姓愚昧,不敢冒犯天威。朝廷都要酺神祭祀,民間滅蝗豈肯盡心?倘若蝗蟲能食,畏懼自去,比給糧更勝一籌!不論是吃是殺,官家都當一力推行才是!” 自仁宗朝時,就有滅蝗之法。挖掘蟲卵,焚燒蝗蟲,還曾以蝗換糧。然而天子下詔,官員催辦,只要百姓畏懼不去,總是無法盡心除害。但是蝗蟲能食,就大大不同了。這可是能讓蝗禍消弭的關鍵! 聽聞此言,趙頊都愣了片刻。是啊,若是三代都是圣王,那么這些天譴災害,就難找出根源了。蒼天不喜,如何稱“圣”。若是沒有上蒼責罰的顧慮,究竟是人吃,還是碾成粉末喂給雞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要把其當成災害,來防治乃至消弭。就如同治河筑堤,要提前防范,盡量減少損失。 半晌,他終于緩緩點了點頭:“蝗災,當著力治理?!?/br> 王安石對于天子的回答,也是頗為欣慰,又道:“除了蝗災,還有蝝、粘、桑、螟、蝻等蟲害,若是能一一治理,定能解民間困苦,有力生民。非止農yào,耕種施肥之法,也當寫出成法,傳授與民?!?/br> “可!”農業的重要,可是國之根本,趙頊哪有不答應的?看來要在戶部下設專門的農事局了,督造農具,整合肥田、殺蟲之法。想到這些都是那小道的奇思,趙頊不由轉頭對甄瓊笑道,“這殺蟲yào,怕是也要凌霄子提點一二了?!?/br> “這個我幫幫忙還是可以的。只是回頭出了yào,也要賜我些才行啊?!闭绛傏s忙道。 這種無利不起早的架勢,趙頊早就見怪不怪了,笑道:“將來凌霄子有田,農具、yào劑,都包在朕身上了?!?/br> 反正現在不給錢就行。 甄瓊要的不就是這個嗎?立刻喜滋滋點了點頭。 倒是王安石壓根沒想到,這位凌霄子立下如此大功,竟然只討要了這么點微末賞賜。這人跟想象中的,可大有不同啊。哪有什么得道高人的風范,倒是那寫信來的韓邈,截然不同了。 甄瓊才不管旁人怎么想了。得了天子承諾,就美滋滋的回家去了。 “邈哥!你那故事當真有用??!官家今日找我問話,說是要研制農具和殺蟲yào呢,我都不用費心了!”這樣的好消息,怎能不跟自家官人分享?一回家,甄瓊就尋到了韓邈,叮呤咣啷一通說。 韓邈含笑聽他說完,滿意頷首:“官家上心,自是最好不過。瓊兒也能多些時間陪我了?!?/br> 旁人都以為,這些文章是為了推廣國債,只有韓邈清楚,他是為了“上達天聽”。不論是農具,還是什么殺蟲yào,想要推廣,都需要朝廷來辦。秦州一日不開發,墾荒就是個折本買賣。而瓊兒想要種的地,也難以獲得應有的利潤。那么最好的法子,就是讓天子上心,一力振興秦州經濟民生。不論是新設的榷場,還是農具的研制,無不為此。 這是為了讓瓊兒得利,也是為了讓朝廷得利,更是為了讓天下百姓得利。農具或是農yào,都不是一家能夠獨占的買賣,何不讓其效用最大化呢? 甄瓊可不懂這些,只聽懂了最后一句。嘿嘿一笑,他撲到了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