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70 章
必然是要撤職的,但是那一萬頃地,到底有還是沒有,也讓他難以決斷。畢竟一個是急于立功的邊臣,一個是自己派去的親信,該信誰,實在是個問題。若真沒有一萬頃地,他卻發了國債,要拿什么來兌現? 沒法兌現,他又跟周赧王有何區別?天子言而無信,可是要動搖國本的! 也許是王韶急于立功,夸大其事了?王韶之前還提到,讓朝廷收攏邊郡商賈,統一發賣貨物,以此充實軍費呢。這荒地,是不是也是為了攻打河湟,找來的借口? 正想著,內侍突然來稟,說是沈括求見。 難不成是司天監里的觀天鏡終于做好了?趙頊精神一震,坐直了身體:“宣他進殿?!?/br> 心中略有期待,然而沈括帶來的,卻不是觀天鏡的消息,而是兩塊蓋著布的板子。 “臣聽聞熙河丈量田畝之事,心中大惑,命匠人趕制出了兩塊沙盤,還請官家御覽?!闭f著,沈括親手揭開了第一塊板子,“這沙盤上,正是皇城與外城之別。宮城周七里余,外城周四十八里余,就如這木樣所示。整個東京城,占地約八百頃,一望可知?!?/br> 這確實是一望可知。趙頊見過太多次東京城的輿圖了。不論是實物還是木樣,都熟悉的不行。這么大的一塊地,只有八百頃?那萬頃又該有多大? 心底一沉,趙頊不由皺起了眉頭。然而還未等他說什么,沈括又揭開了第二塊板子上的幕布。一塊比東京城大上百倍的木樣,出現在面前。 上面有山有河,還有幾座堡壘、城池,看著并不熟悉,然而一旁寫著的“秦州”二字,他還是認識的。 “這竟是秦州的模樣嗎?”趙頊的目光,在兩個沙盤上來回轉動。這對比可太大了,較之一州之地,東京城簡直小的不值一提。 “一州之地,少說也有一二十萬頃地。臣雖不知從渭源城到秦州,究竟哪里有荒地,但是一頃之數,怕是不實。渭源至秦州邊境,就有兩百里路。再加上秦州本身人丁稀少,想來荒置的不在少數。官家也可讓勘測之人仔細丈量,獻上沙盤,不就一目了然了?”沈括沒有親身到過渭源,自然制不出詳盡的沙盤。但是道理都是共通的。比例尺放在那兒,還怕量不準嗎? “定然能量準了!”趙頊已經恨恨地咬起了牙,“若是這次再有人說田地都有主,只有一頃閑田。朕倒要問問他,秦鳳路到底有多少丁口?如此多的地,賦稅莫不是被人貪去了?!” 還有王韶,也要制出同樣的沙盤,講清楚荒田都在哪里才行。話說回來,這沙盤也挺有用處啊。繪出山川地形,可比簡單的排兵chā旗要直觀多了。將來打仗,都要制這種沙盤才好! 作者有話要說: 這萬頃和一頃,還真是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只能說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啊。 還有沈括是實打實的地理大家,制出了“飛鳥圖”,相當于今天的航拍地形圖。沙盤也是他在定州巡視時開始制作的,神宗極感興趣,委任他制天下輿圖。他在各地為官,堅持了十二年,終于制出了《大宋天下郡守圖》。后來遼宋爭地,他以此圖和木質模型,駁回了遼國的無理要求,捍衛了大宋尊嚴。 第108章 原本, 王安石埋頭寫了數天的奏書, 準備上書天子, 力陳“一頃地”的荒唐。只盼能讓天子定下決心,嚴懲秦鳳路主官,換上一個真正可用, 能配合王韶的主政之人。誰料還沒等他發力,兩個大大的沙盤,就讓天子定下了決心。該降罪的降罪, 該調走的調走, 還遣了宮中制沙盤的匠人,隨著內侍一同前往秦州, 和王韶共同繪制荒地的沙盤。 這可就不是筆頭官司了。數字、地形、方位,全都能直觀的展現在沙盤之上, 想要弄虛作假,哪有那么容易? 此法之妙, 讓滿朝文武啞口無言。也讓王安石覺出了一種古怪的熟悉感。這手法,還真不像是一般朝臣能使出來的。那獻上沙盤的沈括,也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 怎么會想出這么個出人意表的法子, 來破此局呢?上一次讓他如此驚訝的,還是日新報那小報。這次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