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54 章
這可是關乎國運的大事。饒是王安石心志堅定,也難決斷。正因此,這幾日他在書房待得時間更長了,只盼能早日理清思路,寫好奏章。 飛快吃空了碗里的飯和面前那盤菜,王安石撿起帕子隨意擦了擦嘴,就想回書房。誰料剛走了兩步,他足下一頓,望向了旁邊小桌。就見桌上放著一頁印了文字的紙張,吸引他的,倒不是那雖顯青澀,卻風骨絕佳的“日新報”三字,而是下面小了一號的標題。 “復河湟方安邊陲?”王安石撿起了那份小報,飛快看了起來。這篇文,寫的是竟然是河湟對于大唐的意義所在。為何唐宣宗登基之后,要率先收復河湟?占了河湟,又對穩定國朝有什么重要意義。八百來字,片刻就看到了底。王安石的眉峰卻皺的更緊了。 這文寫的不差啊。王安石本人最善寫論,文筆揮灑,氣暢意達,乃是不遜于當世文宗歐陽修的大宗師。能得他“不差”的點評,可見寫文之人的水準??墒沁@樣的文,怎會登在個小報之上? 又看了眼那意氣瀟灑的“日新報”三字,他忍不住繼續翻了起來。小論之后,是一章話本,講的是蘇定方平突厥的故事。文字平平,但是擺在“收復河湟”的論調下,就別有一番味道了。王安石心中隱隱有了些想法,繼續翻看,卻發現后面變成了游記和雜文,還有些市井逸事,之前的猜測,頓時落到了空處。 這跟尋常小報,有些不同啊。又翻回了首頁,看了半晌,王安石突然問道:“夫人,這小報是哪里來的?” 王安石的夫人吳氏,此刻還沒吃完飯呢。聽丈夫問,看了一眼,就笑道:“這是我從韓家香水鋪里買的。小報寫的有趣,還有促銷的招帖,三日一出,買的人不少呢?!?/br> 吳氏有些潔癖,自從來了京城,就愛上了韓家鋪子的皂膏。而且不買那些應季花香的,就愛無色無味的肥皂和手油,時時會去轉上一遭。前兩天去到店里,看到了這小報,就隨手帶了一份。開始只是為了后面的招帖,想要記下鋪子里的促銷時間。后來又發現有市井逸聞和游記雜文,就留在了房中,閑時看上兩眼。沒想到被丈夫瞧見了。 “三日一出?還有其他的嗎?”王安石立刻問道。 “有啊?!眳鞘下勓?,就命丫鬟取了其他的報紙。王安石接過,飛快回到了書房,研究起來。 這報應當是剛剛發的,不過五期,篇篇刊首,都是寫河湟。而緊跟的,則是《蘇定方傳》。為何選蘇定方,而非旁人??峙率且驗樗扒昂鬁缛龂?,皆生擒其主”的赫赫戰功吧?就算李唐一朝,也罕有蘇定方這樣外戰未嘗一敗的名將。征東西突厥、滅百濟、定吐蕃……他收復的地方,豈不皆是朝廷面對的心腹之患?至于刊首言必談唐宣宗,心思更是一目了然。 若是市井百姓,看了這報,會生出什么樣的念想?趁著群情激奮,以河湟為名賣些國債,又有何難? 印這報的,定然跟提出國債的,是同一個人。目光落在了頁腳那一行小字上,王安石思量許久,終于還是提筆,飛快寫了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小報和新聞這兩個詞,都是宋朝出現的。 盧綸那首詩寫的確實是蘇定方,但是不是這場戰爭。而是二十年后,攻伐西突厥部的事情。當時阿史那賀魯率部十萬,圍困蘇定方一萬兵馬。他臨危不懼,力挫強敵不說,還展開了反攻,“賊遂大潰,追奔三十里,殺人馬數萬”。西突厥大潰,阿史那賀魯逃跑時,天降大雪,蘇定方力排眾議,趁雪追擊,在金牙山大破西突厥,活捉阿史那賀魯。 第102章 自凌霄子興致勃勃跑去制鉛活字后, 李格非就打起了精神。三日一出刊的好日子, 怕是不能堅持多久了, 一定要盡可能多的攢稿,避免陷入無稿可用的窘境。 話本的問題,并不用愁。王圓子的《蘇定方傳》大受好評, 連帶他的彩棚都客滿為患。頓時幾個東京有名的說書人都找上門來,西州瓦子的張七勝甚至放言,只要能登他的《衛公李靖傳》, 不要潤筆費都行。如此多的話本, 約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