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11 章
感激一笑,倒空了之前放銅錢的碗,把金塊放了進去,重新倒滿了水。呼了口氣,他再次撿起筷子,輕輕夾出那塊碎金。 “當真高了!高了如此多!”有人叫了起來。 就見那三個碗中,放著真金的碗里,水剩的最多,比那放碎銀的碗還要高出一截呢。兩相比較,那金鐲是真是假,不言而喻。 “好個jiān商!”“拿他們去見官!”“不可放過!”“再測測他家旁的首飾!” 眾人頓時義憤的叫了起來。此刻,就見店里的掌柜匆匆趕了出來,一巴掌扇在了那伙計臉上:“你這殺才是做甚么?!” 把那小伙計打翻在地,他謙卑的沖眾人做了個羅圈揖:“小店也從別處進的首飾,怕不是上了當,實非本意??!這位客官,小店會賠你新鐲,退還銀錢,你看可好?還有兩位幫忙驗金的高人,也請里面坐。小店能得此妙法,當真不勝感激……” 他的話說的分外好聽,倒是讓圍觀者的怒氣小了些。那貨郎聽說能拿到不要錢的金鐲,更是喜上眉梢,哪有說不好的? 甄瓊可沒有進店的意思,自水里撈出了金塊,對那文士點了點頭,轉身而去。唉,現在他也是能隨手買二兩金的人了,還想那么多做什么…… 沒走出兩步,身后突然傳來一聲:“道長留步!” 甄瓊轉頭,就見那文士追了上來,沖他笑道:“多虧道長信我,借金一用,方才解圍。當受在下一拜才是?!?/br> “金子密度本來就跟銅、銀不同,舉手之勞罷了?!闭绛偰臅旁谛纳?,隨意答道。 誰料聽到這話,那文士兩眼一亮:“‘密度’?這詞甚妙。道長莫不是也讀過《孫子算經》?書中云‘每方寸之物重為:金一斤,銀十四兩,玉十二兩,銅七兩半,鐵六兩,石三兩,鉛九兩半?!识也畔氤龃朔ā?/br> “哈?”甄瓊呆了呆,“道兄算錯了吧?金的密度是十九,銀為十,銅為八點五上下。按等比兌換,你那數字不是很對吧?” 對面那人愣了愣:“這還能算?” “你沒算過?重量除個體積,不就是密度了?”甄瓊更無語了。書上看來的,算都沒算過,也敢拿出來現? “重量”和“體積”兩詞都有些古怪,那人卻一點就通,茅塞頓開的“啊”了一聲:“倒是我不求甚解了!道長可愿仔細談談此事?” 這是格物觀的東西,跟他有啥關系?甄瓊敷衍道:“還是不必了,道兄自算即可?!?/br> 這次那文士聽清了他的稱呼,笑了出來:“道長怕是誤會了,在下可不是道士,只是穿了燕服罷了?!?/br> ???穿著道衣卻不是道士?甄瓊這時才明白過來,為啥街上這么多道士,原來還有亂穿衣服的啊。 “道長不必擔憂,在下姓沈名括,在昭文館任編校,絕非什么歹人。只是聽小友所言,似對“密度”一事知之甚深,不知可與在下探討一二?”那個叫沈括的家伙滔滔不絕,殷切問道。 他目中的好奇和熱切,確實是甄瓊極為熟悉的。想了想,甄瓊道:“我正要回家,若是沈官人不嫌棄,不如到我的丹房一敘?” 沈括大喜:“那就煩勞小友了?!?/br> 安平看著二人,雙目直愣,怎么轉眼就一見如故了?道長可從沒邀過人去丹房啊……糟了糟了,要趕緊告知阿郎才行! 作者有話要說: 朋友們,在大宋說出“抵足而眠”就是純純的友情??!不會有任何人誤會的。而住在好友的院子里,肯定住的偏廂,也不用特別解釋。但是甄道長所在的大益朝,什么“秉燭夜談”、“聯袂而至”、“抵足而眠”都變味了。 所以就成了: 韓邈→死黨突然遠道而來,找他有事。立刻讓安平通知甄瓊,出了岔子話沒帶到,損友還耍賤,惹甄瓊生氣了=泡了好久的小道會因為失約生氣了,這不是動心是什么?美滋滋 甄瓊→突然出現個身材比自己好的陌生人,跟韓大官人摟摟抱抱去大酒樓喝酒晚上睡在一起第二天還起不來了=????。?! 這種誤會,屬于美國大妞看到中國閨蜜黏黏糊糊時產生的文化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