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56 章
刷個遍,播放量也一天比一天高,即使播放量折線圖呈現畸形走向,但為了白涼而來的幾十萬觀眾里,總會有一部分人被劇情或者演員吸引,把整部劇都追完的。 《清官難斷家務事》的播映,使《羽化》感覺到了危機,《羽化》的制片人原本以為他能借著白涼復出后第一部 作品的話題來炒作一波,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一部不起眼的網絡劇,把他們這個計劃給腰斬了。 《羽化》畢竟是大成本的主流電視劇,跟《清官難斷家務事》那種小成本制作的網絡劇不一樣。為了追求質量,他們的后期制作周期一般會長達半年之久,而且后期制作好后,還要宣傳的時間,以及拉贊助,聯系電視臺商議價格,所以即使《羽化》殺青得早,也不如后來拍攝完工的網絡劇開播得快。 倒是因為沒有想到白涼會去跑龍套,白涼這一不按人設劇本來走的舉動,一時間讓一起在古鎮上取過景的電視劇網絡劇都受到了影響,熱情過度的粉絲為了揪出白涼跑過的龍套,列出來同期在古鎮上拍過的電視劇,然后分批去看去找,導致那一批電視劇網絡劇的收視率點擊量都比去年同期要高出很多。 這件事情甚至還上了地方臺的經濟新聞,新聞把這種現象稱為“白涼龍套效應”,并肯定了白涼在影視圈舉足輕重的地位。 白涼帶來的不單只是收視率的提高,那一部部電視劇背后不知道牽扯到多少方的利益關系,甚至說他這一舉動,能拯救數個瀕臨破產的小公司。 經濟學家以他制造的這種現象為話題,深入其中去查找數據和資料,調查出來“白涼龍套效應”背后,數十家公司受益,其中相關的利潤高達數億。 為此白涼還受到了不少財經雜志的青睞,雜志邀請他做訪談,拍封面照,上了國內首屈一指的財經雜志封面,他是第一個以非企業家身份榮登首頁的人物,也是第一個上這個雜志的藝人。 白涼會接受雜志社的邀請,還是看在沈珩也上過這本雜志的面子上,他想既然他們倆不能同框,那能上同樣的雜志也是一樣的。 雜志采訪到白涼對于自己無意創造出來的經濟效應有什么看法,白涼很謙虛地把這個功勞都歸于粉絲,并且很誠懇地表達了對粉絲的謝意。 白涼這個人從出道以來,公眾形象方面做得玲瓏剔透,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來,甚至有媒體夸贊過他的公關能力,稱他的情商都不需要公關團隊了。 他一定是在一個家教很嚴的家庭里長大的,而且家里肯定很有錢,才能讓他見多識廣,不為一點點不足為道的事情大驚小怪。 《清官難斷家務事》經過一個多月的連載,完美收工,不管是在話題熱度上,還是播放量上,他們取得的成績都比同期的幾部網絡劇要好,劇里的幾個新人演員也為此小紅了一把,劇本邀請紛紛而來。 郁浩然以他高冷的英俊的形象吸引了不少女粉,微博粉絲也上了百萬,走在校園里,都能遇到不少找他簽名的小學妹,校門甚至還有蹲點的狗仔。 但他并不以這點小小的成就而自滿,他自我了解到比起白涼,他還差得很遠很遠,如果他為了這部因為白涼而紅起來的網絡劇而沾沾自喜,那么連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他已經升大四,寒假又快來了,寒假之后,他就面臨畢業季,他必須要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做規劃,從今天起走的每一步路,都關系到他的未來會是何種光影。 郁浩然當初接劇本是以學生的身份接的,他沒有簽任何工作室或者經紀公司,雖然給他拋出橄欖枝的公司并不少,但都是一些名不見傳,以壓迫剝削藝人聞名的公司。 他并不想像李子豪那樣,簽進一個吃人的公司,為了紅不擇手段,給的策劃又腦殘,比如說一直倒貼白涼,買水軍以抹黑拉踩白涼上位這種。要不是李子豪長得還算好看,能讓他的女粉為他的顏死心塌地,這種傻bi策劃早就讓李子豪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了。 而且他的目標也不是大紅大紫幾年,然后因為有更年輕更帥氣的后輩出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