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405 章
不住的人已經隱隱哽咽出聲。 平日里,他們說多了“節哀”,但此時,他們根本說不出“節哀”兩個字。 如何節哀?節不了哀。 醫院不是別的地方,這里太多生死,滿目的白色,一如那個剛起床半天,又重新躺回床上去了的人身上蓋著的單子一樣,干凈,也悲傷。 媒體們姍姍來遲,卻沒有深深印在眾人印象中的聒噪、吵鬧,默默地拍了照片,就離開了,等待相關事宜的安排,不給醫院和相關人士添亂。 張老愛干凈,病房很整潔,窗明幾凈。 窗外,樹葉翠綠、花朵團簇,臨近醫院的馬路上行駛過許多車輛,上面有笑著討論接下來去哪里唱k或者出門旅游的人,車里放著抒情或者歡快的歌曲,而病房窗里,則是低著頭,滿面淚痕的人們。 國之脊梁,張地凡院士,去世了。 第117章 錢榮家坐在電腦旁, 看著父親的遺體, 想去最后抱一抱父親, 卻渾身無力到根不起來, 試著用手支撐桌面, 也仍然無濟于事,直到一個護士注意到他的異樣, 走上前, 才將他扶著坐到病床旁邊的凳子上。 然而,護士剛一松開手,只聽“噗通”一聲,他便用力地朝病床跪了下去。 張老享年七十五歲, 被他領養的錢榮家也已年過半百,頭發白了大半,跪在病床旁邊, 強裝堅定地憋著眼淚,額頭卻直bào青筋, 眼眶通紅, 唇緊抿, 顫抖著手,小心翼翼地伸進白色單子下面,握住父親枯瘦的手。 “您說話不算話?!彼袷呛⒆影愕乇г怪? 呼吸都帶著哭顫, “您說過,既然把我從孤兒院領回來, 就會一直照顧我、陪著我,但您食言了?!?/br> 一圈又一圈的人,沉默地低著頭,將病房團團圍住。 明夏站在病房門口,擠不進去,也不想擠進去,不想面對張老已經離去的這個現實。 她想到自己第一次見張老,早在年初的時候,他就已經骨瘦如柴,卻還是在看到她的時候,露出了極為親和的笑容。 “孩子,吃水果嗎?”他這樣問道,就像是人世間再普通不過的一個上了年齡的老人。但事實上,他是從建國最初,就一路跟著國家,不畏輻shè,參與了目前為止的所有核實驗,甚至在原子彈還未發明出來的時候,因著華國當時的落后,直接用自行車輪胎和鬧鐘搞出了一個設備,用于獲取bàozhà數據,進一步推進研究進程,搞出了足以與西方抗衡的戰略武器。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口出狂言,要對華國施行“外科手術”。 張老去世之后,他生前默默無聞的那些奉獻,終于被媒體廣為報道,曾經接受采訪的視頻,也在網上廣為傳播,感動了全華國國民。其中,尤其是一個短視頻,在網上流傳頗廣。 那時的張老就已經狀態很不好了,躺在病床上,卻還在和護士商量,想讓她把自己的平板拿過來,說:“我帶的孩子,今年該畢業了……我得幫他們看論文,不能耽誤孩子們畢業?!?/br> 張老一輩子都在和核物理打jiāo道,即便是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說的也是核物理相關的內容,做的也是整理研究資料的事,那句沒有說完的“α粒子轟擊氮核會……”成了無數通稿的標題,只是看到就已淚目。 張老一輩子沒有結婚,當年,從孤兒院領養了錢榮家回來,也把他培養成了國之棟梁,如今,從事著和自己一樣的核物理研究工作,繼續為祖國做奉獻。 他將自己的一輩子都給了國家,為國家做努力,現在,他去世了,終于不再是他為國家做什么,而是國家在計劃為他做什么。 經華國中央軍委批準,曾經是紅軍一員的張老,與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雷鋒等英烈一樣,成了全軍掛像英模。 應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要求,也是經過錢榮家的點頭,張老的葬禮采取了直播的形式,方便距離首京甚遠的人可以通過網絡對張老進行吊唁。 看著那個蓋著國旗的棺材,屏幕前的人,忍不住落下guntang的眼淚。 他們說: ——張老一路走好,全華國人欠您一句“謝謝”。 ——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