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93 章
顧秉鈞教授:時間有點晚了,論文明天我再幫你看吧。 顧秉鈞教授:還有,你剛剛發的這個“周氏猜測”的證明,真是自己寫的? 嗯? 對哦,她完全可以推脫說這個不是她寫的,只是無意中看到的! 明夏手指在屏幕上噼里啪啦地打回復。 看到消息,顧秉鈞恍然大悟。 原來不是她自己寫的啊。 他就說呢,才讀高三的一個小女孩,還生活在小縣城,接受的也是不夠前沿的教育,到底得多天才,居然把這么多年都沒人能證明的“周氏猜測”給證明出來。 但她說她認識把這個證明了出來的人,他就一點都不驚訝了。 半個世紀以前,哈佛大學心理學家stanley ilgra提出了“six degrees f separatn”,即“六度分割理論”,就是指,在這個社會里,任何兩個人之間建立一種聯系,包括這兩個人在內,只需要經過六個人。 無論這兩個人是否認識,生活在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他們之間只有六度分割。 因此,明夏和那個數學大牛認識的話,只能說世界很小,人脈太巧,也不是沒有可能。 他又回了消息。 顧秉鈞教授:那請問一下,你可以把證明理論的人的聯系方式給我嗎? 顧秉鈞教授:你還小,看的書不多,可能不知道,他證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是足以震驚學術界的,幾十年都沒有人證明出來,但他做到了。 明夏:…… 她認識的在研究數學的人…… 除了溫雅柔和吳琪琪,也就只有王飛了吧…… 但他們連學校組織的那么簡單的數學考試都拿不到滿分,說他們能證明出這么一個那么多數學大佬都沒證明出來的理論,誰信? 總不可能是學校的老師們把這個“周氏猜測”證明出來了,還特意把思路整理成文檔,發給她這么一個什么數學獎都沒拿過,也就考了幾次滿分高中數學的學生看吧? 老師們腦子又沒壞。 說是在雜志或者知網或者書上看到的? 可她也編不出來自己到底在哪里看到的啊。 至今,“周氏猜測”都沒有人證明,如果發表出來了,一定是經歷過一個漫長的時間線的,學術界肯定會有消息,不可能顧教授一點風聲都沒聽到過。 ………… 明夏思來想去了半天,怎么都想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去回復消息。 那邊,顧秉鈞也是等了半天,都沒見明夏回復,聊天框上面也沒顯示“對方正在輸入……”的字樣。 研究學術的人,xing格古怪的有許多。顧秉鈞以為,這么久都沒消息,是那個證明了理論的人不想加他好友,便又發了一條消息給明夏。 顧秉鈞教授:如果他不想加我,不用強求,這是他的自由和權利。 顧秉鈞教授:但是,最近這段時間,可以麻煩你幫忙傳話嗎?我真的很想和他多聊聊“周氏猜測”的相關內容。 顧秉鈞教授:作為道謝,這段時間里,你寫了論文,或者在數學或英語方面產生了什么問題,可以隨時找我詢問,我會在看到消息后盡快回復。 顧秉鈞教授:我的妻子名叫唐欣然,是京華大學人文學院外語系的副教授,主修英語和語言學,應該可以給你提供一些幫助。 顧秉鈞教授:當然,如果是其他學科,和數學或語言、人文有關的,比如物理、歷史或者其他小語種,我們也可以幫你。 顧秉鈞教授:能證明“周氏猜測”的人,在學術界的地位,一定不低。我很珍惜這個機會,希望你能再幫我和他說一下,我很有誠意。 拿著手機,心里方得不行,完全不知道該怎么回復的明夏:…… 對不起,她就是個廢柴,能不能別珍惜了! 啊啊啊啊啊??! 她之前是到底為什么要手賤,看到“周氏猜測”就看到了唄,覺得可以證明就覺得唄,何必自己非要有事沒事就去算兩下,然后又覺得不記錄下來太虧了,還特意整理成一個文檔。 讓你作! 翻車了吧! 但不得不說,顧秉鈞發的這些回復,提醒了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