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13 章
該不會讓人吐出來。 四下無人,四福晉半倚在欄桿上,感覺已經舒服多了,“吃梅子倒是不會吐,但梅子也不能當飯吃?!?/br> 頂多就是喝白粥的時候,多吃上幾顆而已,免得連白粥都吐上來,說起來她還真是羨慕五弟妹,民間有句話沒說錯,能吃是福。 吃梅子不會吐,毓秀倒是有了主意,“我倒是知道一樣吃食是用梅子做的,四嫂你在這兒等等,我這就去吩咐廚房的人?!?/br> “不用那么麻煩了,屋里這么多人還等著你呢?!边@若是平時的話也就罷了,今日畢竟是小阿哥的滿月酒,毓秀作為主人家按理來說是不應該離場的,更不能離開太久了。 “沒事,有三嫂和七弟妹幫我照應呢?!必剐銛[擺手,當著太子妃和大福晉的面兒,她就不信有人敢搞事情。 毓秀想到了吃食是甘露餅,北方很少吃這個,不過她卻是讓人高價請了幾位南邊的廚子來府里,這甘露餅就是其中一位敬上來的。 這甘露餅是以糯米粉、白糖、青梅絲為主料,不過這只是最基本的做法,在甘露餅的基礎上,可以添加餡料、撒糖霜或者芝麻,毓秀最喜歡的便是荔枝甘露餅,用荔枝做餡,然后再在餅上撒上糖霜。 不過,四福晉如今情況特殊,毓秀自然不能按照自己的口味來,吩咐廚房做的是最簡單的甘露餅,沒有餡料,也沒有另外往上撒東西,不過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保留青梅的味道,但愿四福晉能夠吃得下去。 廚房的人大概是覺得簡單的甘露餅沒有辦法體現他們的廚藝,所以哪怕用料極簡,但是在糕點的花樣和擺盤上卻是花了功夫的,小小的甘露餅被捏成小動物的樣子,小兔子、小老虎、小馬、小刺猬,雖然沒有上色,但是一個個看上去憨態可掬,煞是可愛。 四福晉都有些舍不得吃了,她不是沒見過這樣的手藝,只是向來不怎么在吃上下功夫,也沒怎么留意過,甚至平日里很少點菜,全都是讓廚房照著份例上菜,雖說一年四季的吃食不同,不過年年如此,再是精巧的東西,也不覺得有什么了,更何況廚房的份例菜,即便是美觀,那追求的也是端方大氣,不是這一盤小小的甘露餅,憨里憨氣的,十分有趣,若是弘暉在這兒的話,大概會比她更喜歡。 “甘露餅的主料就是青梅絲,四嫂你嘗嘗?!迸疵自揪蜎]什么特別的味道,自然不影響青梅絲的味道。 四福晉拿了一個在手上,撲鼻而來的青梅味,很是清爽,一點兒都不讓人覺得油膩和惡心,吃到嘴巴里,也是滿口的屬于青梅的酸味兒,其中又夾雜了淡淡的甜。 兩塊甘露餅下肚,四福晉一點要吐的意思都沒有,“五弟妹費心了,這東西確實不錯?!边@甘露餅雖然和青梅的味道差不多,不過跟青梅可不一樣,這玩意兒是能裹腹的,只有把糧食吃到肚子里去,肚子里的孩子才能養得好。 “四嫂客氣了,我也就是突然想起來了,不過既然這甘露餅有用,我就讓廚子把方子寫下來,四嫂今日回去的時候帶走,這是南邊的人慣吃的東西,方子倒是不怎么稀奇,就是京城之中少有吃這個的人罷了?!必剐悴]有居功,這算是誤打誤撞了,甘露餅并非是多珍貴的東西,食材簡單,食譜就更簡單了。 不得不說,不管是宮里,還是八旗子弟家中,吃的更多的還是滿菜,當年先帝在時,專門負責承辦朝廷宴事的光祿寺就推出了‘六等滿席’和‘三等漢席’,也就是說滿漢是分席的,滿人和漢人在參加宮中宴會時,呈上來的飯菜也是不一樣的。 如今雖然滿人大都也吃漢菜,但是仍舊以滿菜為主,漢菜有著幾千年的傳承和積累,哪怕認真研究,窮其一生都不一定能吃得完,更何況大部分人都不在吃食上下功夫,所以別說是南邊的糕點了,便是北方的糕點,也未必就能在皇子貝勒府吃全。 一塊甘露餅就能夠解決四福晉的孕吐問題,可見漢菜文化的博大精深,毓秀越發堅定了此生要享受美食的想法。 此時已經到了熱河行宮的胤祺,大概是受福晉的影響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