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拾陸、中宵
自大軍開拔離京以來,每日棧道上到了時候便有驛騎如流星,馬蹄踏過只留一陣輕塵,向京城進發,一日日的,從未間斷過。 軍報總是第一時間送到李檀的案上,因著這些情報,如今她便是對自己殿里也把得極嚴,除了必要的走動外不許有任何人進 出,所有的行動都必須在兩人以上相互作證,如看到有人落單,一律帶下詳審。 便是這樣,她每日看完給她的那一份密報看完后都會立刻焚毀,上朝時面上永遠只討論官方送來的軍情,李檀總是不動聲色地 坐在高處看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吵著糧草、布軍、行進路線的所有細節,分辨那些義正詞嚴后的機巧心思,再三言兩語暗暗拔 掉隱在面下的釘子,將櫝玉在遠方的路掃得干凈一些,再干凈一些。 李檀每日里都在殿內點著燈到深夜,批不完的折子、看不盡的輿圖、推演不夠的軍情,鎖了宮門,獨自一人待著。 離了櫝玉,她把自己放逐進這孤島里,頭一次,能夠完完全全地沉浸在對他的心思里,不需要左右為難,不需要步步驚心,她 仿佛自暴自棄,終于在所有人都看不到的地方放下所有抵抗,承認那骰子里早已鑲了一顆朱砂的紅豆。 每日與軍情一起送來的,還有一封密信,只給她的。 或是怕出紕漏,這些信里從來都是規規矩矩,言必稱母后,所談及的也都是地方山川風貌、奇聞怪趣,只是在最后,總忍不住 寫下“望安”二字,落下一滴朱砂紅。 李檀知道,那仿佛只是朱批御筆上無意滴落的污點,實際上是她的那顆紅豆。 李檀將今日的信展開來,嘴唇微微動著,默念了一遍,最后停在那句“望安”上,燭火被夜風吹得有些散,遠處淡淡的流影便 在李檀臉上搖曳,或許是光影的緣故,將她的表情襯得格外柔和,遠遠看去仿佛如蘭般清淡的笑顏。 李檀折了手里的信紙,來到燭火前,將那薄薄的紙張湊近如豆的燭火,只停了一瞬,然后就燃了。 每日一封信,她無法隨身藏著,所以寧愿燃了,也不能留下一點把柄。李檀腳下落了一點灰,她吹滅了燈,終于在深夜去歇息 了。 之后,密信越來越簡短,最后送來的不再是字句,而是西北山間里開的一朵野花,山澗里撿到的一塊薄片石子,或是一本當地 流行的話本子,不一而足。 十日之后,終于傳來好消息,皇帝御駕親征,一馬當先,士氣無人可當,雍國公率余部應援得力,大挫北狄軍隊,接連收復此 前失了的二城,如今正整頓兵馬,待稍作休息補充后便趁勝追擊。 這個消息如同一陣風吹開了多日來隱隱籠罩在朝堂上的擔憂、不安和質疑,如櫝玉此番真能大敗北狄,那么他等于完成了此前 大齊諸帝都未能實現的偉業,一時間多少贊譽之詞如水涌來,人人都仿佛從一開始便青眼獨具、鼎力支持,皇帝的英明,太后 的果決,成了這大齊朝如今頂頂重要、最最值得夸贊的事。 李檀默默聽著眾人的恭維,勉強翹起唇角,心中卻壓抑不住躁動的不安,手指暗暗收緊,寶椅上繁復的刻紋壓入手心里,有些 發疼。 此后幾日,李檀都沒有睡好,秋老虎日益厲害,明明夜里是涼的,可總有些說不清的燥熱難堪,李檀在榻上輾轉半宿,還是起 來了,纖白的腳背從搖曳墜地的裙擺中露出一截,復又掩住,就這么赤腳一步步走到廊前,望著如水般涼薄的月色,一言不 發。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忽然的燈盞突然一點點亮了,匯出一條隱隱的光道,往李檀這里涌來,李檀站在高廊上,慢慢閉了眼,睫毛微微顫動著,逐漸 連整個身體也開始顫抖起來,她握住自己冰涼的手指,用力扣緊,讓自己停止顫抖,然后睜了眼,往光亮處迎去。 西北來訊,皇帝率先頭部隊主動出擊,路遇北狄埋伏,墜馬,如今暫時下落不明。 * 紅豆出自于溫庭筠《南歌子》 一尺深紅勝曲塵,天生舊物不如新。 合歡桃核終堪恨,里許元來別有人。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中宵出自于黃景仁《綺懷》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墻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后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都是我比較喜歡的兩首詩,所以私心分享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