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60 章
氛都變得柔軟起來。 這樣的氛圍也感染了蕭與時,他凝視著她,薄唇微微上揚,眼睛里劃過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不常笑,只要展顏,五官泛開的溫情必打動人。 沈如磐看著他,也笑了。 第21章 不該有的動心 再往前是一個廣場, 有很多商販出售東西二德的紀念品。明信片、紀念幣必不可少, 甚至還有“紅綠燈小人同款氣球”。 紅紅綠綠的小人本就可愛,1:1比例仿制的氣球人偶更是軟萌吸睛,一只只飄在空中, 融入夕陽余暉, 畫面清奇浪漫。 沈如磐被吸引了,買了一大把牽著好玩。恰好迎面遇到中國來的旅游團,一對年輕的夫妻帶著剛滿周歲的女兒。小朋友將將學會說話, 見到繽紛的氣球, 圓溜溜的眼睛透出驚奇, 咿呀地說:“球球,球球?!?/br> 沈如磐抽出一只相贈。等到小朋友被年輕的父母抱遠,她感慨:“這么小就出來看世界了?!?/br> 蕭與時接過話:“現在很盛行家庭旅行?!?/br> “可我從小到大都沒有和父母旅行過……” 她小聲嘀咕,蕭與時卻聽得一清二楚。他只聽她提過母親,從未耳聞她的父親, 不禁問:“伯父很忙嗎” 沈如磐嗯了一聲, 沒有細說。 夕陽斜斜地沉下去,光線逐漸失去暖度。薄暮下的柏林,歷史氣氛逐漸沉淀下來,柏林墻上的涂鴉也好像變成了累累傷痕和沉重的歷史包袱, 凸顯出壓抑。 柏林墻的盡頭是著名地標,奧康伯姆橋, 一座雙層拱橋。 橋是由紅色磚墻砌成, 高大冷峻的建筑外貌曾是冷戰時期東西二德的分界線, 也是連接東歐和西歐的唯一鐵路通路。如今鐵路早就棄用,現代輕軌仍然從橋的最上層通過。 沈如磐之所以了解這些,是因為她的父親是國內著名的橋梁設計師。準確說,她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世家,祖父、祖母、叔伯,都是橋梁工程方面的高知專家。 沈如磐遠眺著雙層拱橋,神色流露怔忡。蕭與時感覺到她有心事,想問問她怎么了,她適時提議道:“我們去橋上走走吧?!?/br> 進入橋的內部,能看見橋頂上懸掛了很多舊的鞋屢,一只一只連綿不絕通向彼岸,仿佛是紀念冷戰時期普通民眾想跨越障礙但又無法實現的遺憾。 沈如磐推著輪椅來到橋中央的位置,繼而起身走到橋邊。 橋下是著名的施普雷河。她望著波光粼粼的河水,隔了好久,用追憶往事的口吻若有所思地說:“說起來,我算是出生在德國?!?/br> 蕭與時轉頭看她,意外極了。 “我的父親是橋梁設計專家,八十年代來西德進修。我的母親則是花樣滑冰國家隊隊員,來東德接受最先進的競技訓練。兩人第一次相遇,就是在這座橋上?!?/br> “是不是覺得很奇妙?兩個毫無關聯的中國人,居然在這里互生好感。異國情緣讓他們的相遇增添了幾分浪漫,也讓他們很快陷入熱戀?!?/br> 父母的事情是沈如磐一直守口如瓶的秘密,然而面對蕭與時,她有了傾訴的**:“雖然有柏林墻這道障礙,我的父母仍然每天不懼麻煩地通過檢查關口相見,一起結伴去亞歷山大廣場看電影,也一起在柏林墻西邊的涂鴉涂上雙方的名字,甚至很快有了我?!?/br> 聽起來她的父母感情很好。蕭與時問:“然后呢?” 沈如磐搖搖頭:“我的到來終結了他們的愛情?!?/br> 她說:“回國奉子成婚后,父親幾乎沒有任何改變,依舊頻繁出國學習jiāo流。母親一方面缺少父親的陪伴,一方面因為提前退役以及疲于照顧年幼的我,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她把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怪到父親頭上,漸漸地,兩人聚少離多,好不容易相見又總是吵架?!?/br> 她講到這里啞然一會,不急不緩總結:“我3歲時,他們的感情徹底破裂。我從此跟著母親生活?!?/br> 蕭與時記得,3歲也是沈如磐開接觸花樣滑冰的年紀。 她繼續說:“我的父親談吐幽默,家境良好。我的母親年輕漂亮,和父親站在一起郎才女貌。兩人明明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偏偏活成